陳翠蓉
摘要: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加快了城市化的建設進程,但是對于部分農村地區來說,其自身的建設發展在整個國家社會建設的過程中依舊處于較為落后的狀態,并且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其中就包括農村財務管理工作中的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產生了不良的影響,還阻礙了農村的整體發展,本文則是針對農村在財務管理工作出現的問題,討論有效的對策。
關鍵詞:農村;財務管理;問題對策
引言:
一個地區經濟的建設發展離不開有效的財務管理,對于農村而言也不例外,而且良好的經濟建設能夠在農村的發展過程中起到非常大的促進作用,因此,農村的相關管理人員需要對財務管理工作加以重視,并針對財務管理問題制定出有效的解決措施,以此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
一、當前農村財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農村的財務管理工作缺乏完善的制度體系
農村的財務管理工作缺乏規范性,究其原因,就是沒有完善的管理制度體系,并且缺乏管理制度體系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農村財務管理比較混亂,沒有規范的工作流程,尤其是在會計賬目的管理中,在農村一般都是利用流水賬的形式記錄各種財務收支狀況,但是相關管理人員并沒有將財務收支的詳細情況記錄在案,以至于在后期的財務管理工作中容易出現賬目混亂的情況,并且對于相關資金收支情況無法具體且明確的展示出來,導致整個財務管理工作缺乏有序性[1];其次,農村的財務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的會計內控機制,大多數農村地區在財務管理工作中基本上只有一位工作人員進行財務管理,并且農村的財務管理工作也沒有細化,經常會出現財務管理工作人員身兼數職的狀況,在這種情況下,農村的財務管理工作是難以將自身所具備的價值與作用有效發揮出來的。
(二)農村財務管理人員自身的專業素質普遍不高
對于財務管理工作來說,其自身的起步時間不算晚,但是在我國農村地區則不一樣,財務管理出現的時間比較晚,其發展時間也比較短,又因為多數農村地區并不重視財務管理工作的發展,即使設有專門的財務管理人員,也沒有負責財務工作各個方面的相關專業人員,只有一位財務人員負責所有工作,以至于財務管理的工作效率大大降低,另外,不少農村地區的財務管理工作人員,自身的專業知識與技能都存在著嚴重不足的情況,與財務管理有關的法律法規更是缺乏相應的了解,對于財務管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也不能及時有效的解決,而且在財務管理中會出現各種專業的數據信息,相關財務管理人員則會因自身能力有限,難以對這些數據信息進行科學有效的分析,最后難免會出現失誤,致使財務工作出現問題[2]。
(三)農村在財務管理方面缺少監督力度
農村地區在進行財務管理工作的過程中,并沒有將財務支出的相關狀況公開明示,導致絕大多數村民都不了解自己村里的財務支出情況,也無法對村中的財務管理工作進行民主監督。另外,雖然有些農村地區將內部的財務管理進行了公示,但是也僅僅是流于表面形式,更多的問題還隱藏的很深,而村民也無法發現這些問題,表面上村民能夠對財務管理工作實行監督,卻難以發揮民主監督的真正作用,導致農村的財務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的監督,影響財務管理工作的發展。
二、應對農村財務管理工作問題的有效策略
(一)建立健全的農村財務管理工作制度體系
農村地區在開展財務管理工作時,要遵守國家制定的財務管理法律法規,確保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合法性,而農村所屬的相關地區政府也要結合當地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對農村的財務管理制度體系進行科學合理的優化,從而讓農村財務管理工作能夠緊隨新時期的經濟發展趨勢,進而使得農村的財務管理工作需求得以滿足。另外,農村地區還要建立相應的財務管理內控機制,加強對農村財務的管控力度,并對農村的財務收支進行嚴格的管理,同時還要強化農村的財務預算管理,將財務預算與收支進行緊密的結合,形成一種較為系統化的財務管理體系。除此之外,農村所屬地區政府也可以制定相應的激勵機制,調動農村財務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使其能夠提高財務管理的工作效率,促進財務管理工作有效性的提高。
(二)提高農村財務管理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
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離不開專業人才,只有相關財務人員自身具備較高的專業知識能力,才能夠勝任財務管理這份工作,因此,作為財務管理工作人員,一定要利用業余時間進行學習,豐富自己的財務管理知識儲備,提高自己的財務管理能力,另外,農村地區也可以組織財務管理人員外出進修,而農村所屬政府也可以組織專業的教育培訓,同時還要將最新的財務管理知識技能融入培訓內容中,使得財務管理人員自身的相關知識技能得以更新,從而為農村的財務管理工作貢獻出更大的力量[3]。
(三)加強監督力度,完善監督機制
農村地區可以設置相應的財務監督小組,讓全體村民參與到對財務管理工作的監督過程中,保護農村居民的民主權力,與此同時,農村所屬地區政府也可以定期對農村的財務管理工作進行嚴格的審查,避免遺漏財務管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以此加強對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監督力度。另外,農村地區也要建立相應的監督機制,將其分為內部與外部兩方面,對內可以將農村近期的財務收支狀況以及未來的財務管理計劃公示給村民,主動接受廣大群眾的檢查與監督,并激發出村民的監督意識,讓村民能夠主動監督村里的財務狀況。除此之外,農村地區還可以建立專門的監督部門,讓財務管理工作人員與村民代表充當監督人員,實行對內監督,以此促進財務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
三、總結
通過上述分析,農村若想在經濟方面獲得較大的進步,并以此促進自身的發展,解決財務管理問題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途徑之一,基于此,農村要加強財務管理力度,提高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規范性,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從而有效促進農村發展。
參考文獻
[1]徐靜. 農村財務檔案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A]. 中國武漢決策信息研究開發中心、決策與信息雜志社、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如何建立科學決策機制理論研討會——決策論壇”論文集(下)[C].中國武漢決策信息研究開發中心、決策與信息雜志社、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2015:1.
[2]晁思佳. 農村集體經濟財務管理的探討和建議[A]. 北京中外軟信息技術研究院.2015第一屆世紀之星創新教育論壇論文集[C].北京中外軟信息技術研究院:,2015:1.
[3]王麗東. 強化農村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產生的原因及對策分析[J]. 農村經濟與科技,2017,28(22):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