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云 曹京濤
摘要:本文分析員工離職后申請專利的權利歸屬問題,從《專利法》和《專利法實施細則》的相關規定,并結合實際案例,分析專利的申請權歸屬于原單位、員工,還是新單位。
關鍵詞:職務發明創造 員工 離職 權利歸屬
隨著社會的發展,員工離職已經是一種常見現象,而員工的離職后,往往會將在原單位掌握的技術應用在新單位。如果員工在離職后,提出專利申請,這個專利的申請權是否應該歸屬于原單位、還是應該歸屬于員工或其任職的新單位呢?本文就該問題進行分析。
一、職務發明創造權屬基本規定
(一)職務發明創造的概念
根據《專利法》第六條第一款規定,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為職務發明創造。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于該單位;申請被批準后,該單位為專利權人。由此可知,職務發明創造的完成方式有兩種類型:一是發明人或者設計人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所完成的發明創造;二是發明人或者設計人主要是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完成的發明創造。
(二)職務發明創造的判斷
《專利法實施細則》第十二條規定,專利法第六條所稱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所完成的職務發明創造,是指:(一)在本職工作中作出的發明創造;(二)履行本單位交付的本職工作之外的任務所作出的發明創造;(三)退休、調離原單位后或者勞動、人事關系終止后1年內作出的,與其在原單位承擔的本職工作或者原單位分配的任務有關的發明創造。專利法第六條所稱本單位,包括臨時工作單位;專利法第六條所稱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是指本單位的資金、設備、零部件、原材料或者不對外公開的技術資料等。
(三)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及所取得的專利權的歸屬
根據《專利法》第六條第一款的規定,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于該單位;申請被批準后,該單位為專利權人。也就是說,該單位有權以自己的名義向專利行政部門提交專利申請,并將作出發明創造的發明人、設計人寫入發明人、設計人欄內。
根據《專利法》第六條第三款的規定,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單位與發明人或者設計人訂有合同,對申請專利的權利和專利權的歸屬作出約定的,從其約定。這一規定,有利于鼓勵個人發明創造的積極性,也有利于充分發揮單位物質技術條件的作用,避免閑置。
二、職務發明創造權屬糾紛案例
本部分以湖南省2018年度十大經典案例——遠大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訴湖南鑫實偉業環??萍加邢薰?、李勝雄13項專利權(專利申請權)權屬糾紛案為例進行分析。
(一)基本案情
遠大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遠大集團”)是一家大型集團公司,旗下公司主要從事空氣凈化機、新風機、中央空調、能源管理等業務。李勝雄自2006年2月16日起開始在遠大集團工作,在2015年4月3日離職前長期擔任該集團空品技術部部長職務,全面負責空氣凈化機、新風機等空氣凈化產品的設計、研發工作。2015年4月3日,李勝雄從遠大集團離職。2015年7月,李勝雄入職湖南鑫實偉業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鑫實偉業公司”)。2016年2月4日,李勝雄作為發明(設計)人、鑫實偉業公司作為申請人申請了13件專利(以下簡稱涉案專利)。遠大集團認為,涉案專利屬于李勝雄執行遠大集團工作任務時所完成的職務發明創造,相應專利權或專利申請權應歸屬遠大集團,遂以李勝雄和鑫實偉業公司為被告訴至法院,請求判令涉案13件專利權屬于遠大集團所有。
(二)裁判結果
長沙中院判決確認涉案13件專利權(專利申請權)屬于遠大集團。鑫實偉業公司不服一審判決,提出上訴,湖南高院作出終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本案中,根據《專利法》及《專利法實施條例》的上述規定,勞動、人事關系終止后1年內作出的,與其在原單位承擔的本職工作或者原單位分配的任務有關的發明創造屬于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所完成的職務發明創造,即職務發明,而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于該單位,申請被批準后,該單位為專利權人。在這類案件的審理中,“與其在原單位承擔的本職工作或者原單位分配的任務有關”的認定是審判難點。在案件審理中,法院以職務發明的立法規定為依據,明確“與其在原單位承擔的本職工作或者原單位分配的任務有關”的認定標準應審查的要素,即發明人在職時承擔本職工作的具體內容和任務要求、涉案專利涉及的內容和目的、涉案專利與發明人本職工作的相關度、發明人的技術背景和技術能力等。法院在厘清職務發明認定標準的基礎上,依法判決涉案13項專利(包括部分專利申請權)歸遠大集團所有。
三、職務發明創造權屬相關規定
實際中,除了上述分析的職務發明權利歸原單位所有外,還有一種情況,即員工離開原單位后到新單位就職,主要是利用新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從事與原單位相同的研發任務,作出了與原單位交付的任務相關的發明創造。這種情況下,原單位和新單位均可能主張是本單位的職務發明創造。對于這種情況,《專利法》和《專利法實施細則》沒有明確規定。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印發全國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工作會議關于審理技術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紀要的通知》第六條的規定,完成技術成果的個人既執行了原所在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工作任務,又就同一科學研究或者技術開發課題主要利用了現所在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技術成果的權益,由其原所在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和現所在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協議確定,不能達成協議的,由雙方合理分享。由此可知,對于原單位和新單位都主張是本單位的職務發明創造的情況,如果符合所述第六條的規定,由原單位和新單位協商或者雙方合理共享。
結語
根據上述分析可知,對于職務發明創造的權利歸屬問題,首先,申請專利的權利及所取得的專利權都屬于單位,員工具有署名權,即作為發明人或設計人的權利。其次,對于員工離職的情況,原單位和新單位都主張是本單位的職務發明創造,如果符合所述第六條的規定,由原單位和新單位協商或者雙方合理共享。
參考文獻
[1] 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2018)湘民終658-670號.
曹京濤對本文的貢獻與第一作者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