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成剛
【關鍵詞】 ?教育新常態 高中德育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 ?G633.2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24-078-01
早在2014年,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職務的習主席用“新常態”將我國的社會經濟形態進行了高度總結。而這一關鍵詞也逐漸應用于我國社會的各個領域當中。對于教育新常態的表現,教育的本質由知識傳授朝著全面發展的方向不斷過渡,教育的重點也逐漸側重于個性創新與品德培養。因此,貫徹教育新常態下的高中德育教育,要立足于更高的價值追求。通過訂立科學化、合理化的德育培養目的,創新多元化的德育教育策略,來為高中生普及優質的思想品德教育。
一、教育新常態下高中德育存在的問題
(一)德育的地位不足
高中生的教育應當遵循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原則,而德育是這五項教育的基礎。高中德育工作從小處講會影響學生的成長上限,從大處講會影響民族與社會的未來發展。但從現今高中學校的實際辦學理念來看,德育工作明顯沒有放在主要的位置上,大多數高中學校過于側重學生的智力教育,將提高升學率作為主要的教學目的。由于社會上的就業壓力日益繁重,通過高考得到一個好成績,在未來擁有名牌大學的文憑也成為教師、家長、學生主要的學習目標。基于這種客觀現實,高中學校的許多工作都在為高考所讓步,這也導致了德育工作沒有良好的開展環境,處于一種被動施行的地位。
(二)德育教育活動的立意不足
高中德育教育的開展需要通過恰當的活動來體現,如果沒有具體的運營計劃,高中德育就如同無根之萍,難以體現出品德教育的內涵。當今許多高中學校的德育教育明顯存在比較嚴重的問題,首先是活動內容的嚴重脫節。德育工作不能單純的以空洞的思想教育為主,而是要以學生作為主體,立足于生活實際,由此才能體現出良好的教育意義。大多數高中將德育工作重點放在了理論知識的學習上,使德育教育顯得十分枯燥乏味。其次是活動內容的單調,活動是體現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與主要載體。推行具有深刻內涵的德育活動,才能在學生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當前高中德育活動普遍有數量少、目的模糊、形式單一等弊病,因此也無法體現德育工作的教育價值。
二、教育新常態下高中德育應當施行的對策
(一)家校同育,溫情感化
高中德育教育推行困難,與學生家庭的聯系息息相關。筆者曾在私下里與同事聊天得知,同事任教的那一班學生竟然超過半數都是單親家庭。家庭的不完整勢必會導致學生情感的匱乏,使學生的心理遭受到嚴重的影響。如果想要順利的開展德育教育,教師必須要得到家長的支持,才能讓學生的品德培養貫穿始終,避免受到溺愛或單親等不良的教育影響。筆者反思任教的班級中,也有一名“刺兒頭”學生屬于單親家庭的類型。該生父母離異,父親長期在外打工,由爺爺奶奶代為照顧,多有溺愛的行為。該學生平時性格比較暴躁,經常出口成“臟”。筆者深入了解到該生的情況,通過積極家訪,與學生的爺爺奶奶建立了良好的德育合作關系。同時,筆者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將自己代入到該生的家長位置,用真心溫暖該生的心扉,最終成功感化了這名學生,讓他成為了一名彬彬有禮的好少年。
(二)優化德育教育的課程
在新常態的教育背景下,筆者認為當前的高中需要優化品德教育的課程。比如中華傳統文化的滲透培養,在我國數千年思想文化的傳承中,蘊含著許多德育教育的經典著作,如《弟子規》《論語》等等。筆者經常在課程階段結束或者課余時間,對學生們講一些古代高尚品德的故事,以幫助高中生體會到我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民族榮譽感,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培養良好的道德情操。
(三)創新德育考評機制
不管德育工作在任何形式下開展,都要建立良好的考評機制,健全德育制度,保障德育教育的順利施行。筆者從事教師行業這15年來,曾經參考當今多數高中的德育考評制度,其中仍舊存在著不完善的地方。比如高中生的整體評價以考試成績為主,德育的考評也未能用一種直觀的方式予以體現。對此,筆者嘗試在任教班級優化德育考核標準,設立道德標兵,并取得了優異的品德教育成果。
在近兩年的教學實踐中,筆者以《中學生守則》《學生手冊》《高中生日常行為規范》等模范條例作為基礎,設置了道德評分的考核制度。每當月考、期中、期末等重要考試結束后,筆者參考高中生各階段的日常行為表現,根據道德考核標準予以評分,此道德分數可以統計于考試分數中。換言之,即使有學差生某項科目考試不及格,如果德育分數優異,也可以折合成該科目的考試分,以達到及格線。雖然這種考評方式無法應用于年級中的排名,但卻可以幫助學差生免于因不及格而遭受家長的問責。筆者始終恪守“學業差可以再修,品德劣影響一生”的教育準則,愿意為成績不佳卻心性良善的學生背書,給予他們真誠的信任與努力的機會。通過大膽的教學嘗試,筆者任教班級的德育教育收獲了優秀的成果,同時也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信心與熱情。
結語
教育事業是國家的百年大計,而施行教育要從品德培養做起。在教育新常態的背景之下,高中學校要提出“立德樹人”的德育目標,勇于面對一切未知的挑戰,將壓力轉變為動力,將高中生的“德才共育,健康成長”作為教育的根本追求。高中教師要將德育教育融入到學校生活學習的點點滴滴中,以培養高中生高尚人格與優良品德為己任,為高中德育教育開拓嶄新的局面。
[ 參 ?考 ?文 ?獻 ]
[1]杜文明.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甘肅教育,2019(13):51.
[2]馬躍.探討教育新常態下高中德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7(37):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