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11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人民大會堂親自為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授旗并致訓詞。同年,全國17萬公安消防部隊官兵脫下軍裝,集體退出現役,和武警森林部隊一起轉制后,組建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轉眼一年過去了,改制后的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的建設和發展情況如何?相信成為很多人都非常關注的焦點話題。
11月6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并邀請了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副局長瓊色,消防救援局副局長兼教育訓練司司長張福生,森林消防局副司令員閆鵬,應急管理部新聞發言人、新聞宣傳司司長申展利女士,就外界比較關心的消防救援隊伍一年來的發展情況予以解答。
“一年來,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完成120多萬起應急救援任務,營救疏散66萬多名遇險群眾。”據申展利透露,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組建以來,成功處置了山東壽光洪澇、云南麻栗坡泥石流、金沙江和雅魯藏布江4次堰塞湖、山西沁源森林火災、江蘇響水化工廠爆炸、四川長寧6.0級地震、貴州水城山體滑坡、“利奇馬”超強臺風等重特大災害事故,以實際行動維護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
據申展利介紹,一年來,應急管理部全面推進消防救援隊伍改革建設發展。除了簡介完成以上應急救援任務外,還重點開展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大力加強思想政治建設。應急管理部黨組針對改革過程中指戰員思想實際,集中開展“牢記總書記訓詞、建設過硬隊伍”專題教育,緊密結合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加強各級主官政治輪訓,教育引導廣大指戰員把思想統一到訓詞精神上來,凝聚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切實打牢永遠做黨和人民忠誠衛士的思想基礎。
二是大力加強隊伍正規化建設。應急管理部對消防救援隊伍實行嚴密的組織、嚴肅的紀律,按照紀律部隊標準嚴格管理、嚴格要求,堅持24小時駐勤備戰,保持正規的戰備、訓練、工作和生活秩序。推動出臺22項改革配套法規政策文件,研究制訂《內務條令》《隊列條令》等內部管理規章,切實用鐵的紀律打造鐵的隊伍。
三是大力提升隊伍履職能力。對標應急救援主力軍和國家隊職能定位,著眼“全災種”“大應急”任務需要,著力從救援理念、職能、能力、裝備、方式、機制等6個方面推動隊伍轉型升級。在全國分區域布點組建27支地震、山岳、水域、空勤專業救援隊和6支跨國境森林草原滅火隊伍,組建中國救援隊并實施了首次跨國救援。
“消防隊伍的改革轉制,涉軍地、跨部門,關注難度很大,社會度很高。”
過去一年來,我國近20萬消防官兵轉隸劃歸應急管理部,涉軍地、跨部門,可以說難度非常大。談及消防救援隊伍新舊體制的銜接問題時,張福生表示,一年來,應急部黨組堅決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按照邊轉制、邊建設、邊應急的基本思路,蹄疾步穩地推進消防隊伍的改革。近20萬消防官兵已經完成了身份的轉改、職級的套改和授銜換裝,首次招錄了1.4萬余名新消防員,目前進入了入職培訓的階段。中國消防救援學院也已經掛牌,今年完成了首次招生。
“消防救援隊伍轉制后,成為了我國應急救援的主力軍和國家隊,職責大幅拓展,任務大量增加。”瓊色表示,消防救援隊伍在原有防火滅火和以搶救人員生命為主的應急救援任務基礎上,水災、旱災、臺風、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和交通、危化品等事故的救援,都成為了救援的主責主業。
據了解,面對“全災種、大應急”任務需要,加快轉型,完善機制,錘煉隊伍,提升本領,應急管理部主要做了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完善應急救援機制。制定部級應急預案和分災種響應手冊,制修訂應急響應、專家智庫、通信保障、物資調派等制度機制,組織開展高層建筑、地下工程、城市綜合體、石油化工等8個重大滅火救援課題攻關,分類制定地震、臺風、堰塞湖等10余種災害事故救援預案,編制各類災害處置規程,強化戰勤物資儲備,推動60個后勤保障編組建設,初步形成了扁平化的應急救援指揮體系。
二是加強專業隊伍建設。加快構建“全災種、大應急”的救援力量體系,在全國布點組建了27支地震(地質)、山岳、水域等專業隊和2個搜救犬培訓救援基地,在全國31個消防救援總隊均組建了100至300人的省級抗洪搶險救援隊。
三是推動救援裝備升級。開展高層建筑、地下工程、石油化工等滅火救援專業裝備技術攻關,推廣應用裝備革新成果,一年來新增消防救援車3400余輛、防火和滅火搶險救援器材230多萬件套。建強各級應急通信保障隊,配齊關鍵通信裝備,狠抓實戰指揮平臺等重點建設,初步構建了覆蓋全國、貫通各級、響應迅速的應急通信保障體系。
四是提升綜合救援能力。在全隊伍組織開展全員崗位練兵和比武競賽,練體能技能、練戰術指揮、練協同保障。分專題開展核生化、危化品、高層滅火和車輛事故救援、潛水救援、繩索救援等高難度的技術培訓,并在歷次重大救援行動后及時召開戰評會,總結地震、洪澇、堰塞湖等典型戰例,提升專業施救能力。
談及森林消防隊伍轉制一年來的情況,閆鵬表示,今年是我們森林消防隊伍轉制的第一個年頭,受氣象、火源等因素影響,部分重點林區森林火災高發頻發,我們的滅火任務同比激增2倍以上,已近3倍。以犧牲人員所在的四川森林消防總隊為例,從年初到3月31日,就先后出動滅火35次。“3·30”事件發生后,指戰員們又連續撲滅了涼山、攀枝花等地的7起森林火災。應該說,面對這么繁重的任務,面對這么大的犧牲,各級指戰員身心都承受著巨大的考驗。轉制一年來的成績充分表明,這是一支可以讓黨和人民放心的隊伍,始終展現出從人民軍隊傳承過來的不計得失、不畏艱險、英勇頑強、無私奉獻的隊魂和精神。
(文/劉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