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稻田養鴨已經成為田間地頭比較常見的種養模式。除了能做兩種產業,掙兩份錢,稻田養鴨的好處還在于,鴨子可以吃掉稻田里的雜草和害蟲,對于稻田的生態環境具有保護作用。
最近,日本研發出了一款新型機器人,可以代替鴨子,完成它們在稻田里除雜草和害蟲的任務。減輕了農民養鴨的負擔,讓種田變得更省力。
稻田養鴨是一種既環保又高效的綠色循環種養模式,不過對于一些農民來說,種水稻的同時還要養鴨子,實在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畢竟,養鴨子和種田不一樣,要一年四季照顧著,雖說售賣的價格不錯,但投入的時間和成本也相應增加了。
有沒有一種方法,既能除掉水里的雜草和害蟲,還能不那么費時間的養鴨子呢?最近,日本的一家公司就研發出了一款機器人,可以替代鴨子在稻田里發揮的功能。
這款機器人長得并不像鴨子,它大約1.5公斤重。方方正正的,看上去更像是家里用的掃地機器人。
養鴨子的人都知道,稻田里的鴨子之所以能達到除水草的功效,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鴨子的腳蹼在水里翻騰,可以把水攪混。稻田里的水變得渾濁,光線就不容易透過去,這樣水里的雜草就無法進行光合作用,達到除草的效果。當然,水面上的水稻是不會受到影響的,可以照樣沐浴陽光。另外,把水攪渾還可以增加水里的氧氣,促進水里的微生物活動,對于水稻來說,這些微生物是再好不過的營養。
這款機器人就是利用“把水攪渾”的原理,達到了和鴨子腳蹼一樣的效果。拆開機器人,可以看到它的底部安裝了兩個橡膠刷,機器運作時,這兩個橡膠刷可以攪拌稻田里的水,把水變得渾濁,從而達到抑制雜草生長的作用。
另外,這款機器人的身上還配備了GPS導航系統,和WiFi連接以后,它能按照導航的指示,在水稻的間隙里游動,絕不會影響水稻的生長。值得一提的是,和鴨子的攪拌比起來,這款機器人的攪拌能力更大,而且能夠24小時工作,從勞動力上來講,可謂一“機”頂十“鴨”。不僅如此,這款機器人采用的是太陽能發電,只要有陽光照射就能運行,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
目前,這款代替鴨子的機器人,即將面向日本農民進行銷售,接下來,也計劃銷售到亞洲其它國家,包括中國。
目前這款機器人還只是第一代,研發者還打算在此基礎上加入傳感器和觸手,達到捉拿害蟲的功能。同時,現在這款機器人的售價還是比較高,后面還要面臨減少成本的考驗。盡管如此,這款機器人還是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畢竟,現在應用于水稻田的農業機械還是比較少的,這樣的嘗試是值得大家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