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瓊瓊
摘? 要:正確的科學的認識促進實踐的發展,錯誤的愚昧的認識則阻礙實踐的發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源于中國社會偉大實踐,是伴隨不斷發展進步的中國社會偉大實踐而形成的正確的系統的認識。我們如何應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來指導經濟發展?我認為加強自身學習才是解決之道,即仔細品讀《擺脫貧困》等著作,深刻領悟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
關鍵詞:實事求是;腳踏實地;擺脫貧困
一、簡介《擺脫貧困》
《擺脫貧困》,是1992年出版的,作者是時任寧德地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書中收錄了1988至1990年間習近平同志在寧德工作的部分講話和文章,全書11萬多字,闡述了閩東地區如何擺脫貧困早日致富等戰略思想和實踐觀點。原福建省委書記項南為此書作序:雖然近平同志已調離寧德,但今天是從昨天走過來的,他留下的這份精神財富,肯定會對繼任者起承前啟后的作用。該書經過20多年的實踐檢驗,歷久彌新,顯得十分重要。在當前中國經濟轉型、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全面開展的背景下,《擺脫貧困》是值得我們借鑒的做好新時期各項工作的行動指南。
二、簡析《擺脫貧困》
該書是習總書記立足當下、以古鑒今的深邃見解;是習總書記心懷天下、腳踏實地的真實寫照;是基層干部與群眾艱苦奮斗、魚水情深的生動展示。“擺脫貧困”遠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物質脫貧,更是一項偉大事業。
第一,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該書指出:解放思想是擺脫貧困的關鍵。這讓我想到了要破除鄉村振興過程中深入民族靈魂的去農思想。計劃經濟時代,在廣大農民思想深處培育出了一種根深蒂固的觀點:生活在農村就是“受罪”。村里后輩,在那個時代聽到的來自父輩們最多的鼓勵就是:“你要努力讀書,這樣你也能吃國家糧;如果你不好好讀書,長大了就得在農村活受罪!”他們即使自己離不開農村,也都寄希望于后代,費盡心思、想方設法幫自己的子女逃離農村,改變農民身份。幾十年后的今天,村里人依然覺得當農民是一件不光彩的事。可見去農思想嚴重制約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導致城鄉差距越拉越大。
時任寧德地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在書中給我們啟示:怎樣擺脫貧困促進發展?核心意義并不僅是物質上的脫貧,更在于擺脫貧困意識和思路。因此,我們要摒棄去農思想和以被評為“國家貧困縣”為榮的貧困思想,貧困地區在接受政府資金、政策“輸血”的同時,也要以品牌為抓手,學會自我“造血”:我們永州市冷水灘區鄧家鋪村解放思想、因地制宜,將油菜花旅游品牌做大做強,在美麗鄉村建設工作中被評為“市級美麗鄉村示范村”。可見只有先擺脫了我們頭腦中的貧困,才能使我們所在的區域擺脫貧困,才能推動我們整個國家和民族走上振興繁榮之路。
第二,滴水穿石,腳踏實地。習近平同志說他在上山下鄉時,看到滴水穿石的自然現象,領悟了不少生命和運動的哲理:石,堅硬無比,水,柔情無限,但水最終穿石贏得了勝利。1990年1月,習近平同志在寧德地委工作會議上作《堅定方向,艱苦奮斗,滿懷信心,再創寧德地區工作新業績》的報告時指出:各級領導干部要時刻牢記“欲速不達、過猶不及”的辯證思想,克服經濟建設中的不成熟思想、不穩定情緒和不持久行為,要在任期內留下長勁和后勁,不能只熱衷于做質變的突破工作,而更要注重做量變的積累工作,寧德發展經濟只能充分發揚“滴水穿石”精神,做長期艱苦奮斗的努力。因此1990年3月,習近平同志寫了《滴水穿石的啟示》一文,高度贊揚“滴水穿石”的精神。
我相信我市我區在繼承本文“滴水穿石”精神的基礎上,立足于本市本區實際,鍥而不舍、腳踏實地,就像一滴滴水對準一塊石頭一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滴下去,定能鑄造出滴水穿石的神奇,這樣的工匠精神定能把我市我區引上發展之路!
第三,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1990年4月,習近平同志在《把心貼近人民——談新形勢下領導的信訪工作》一文中強調:“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全心全意為群眾辦實事,說起來容易,可辦起來難啊,做一件、做一天容易,可堅持到底難啊”。所以,貫穿《擺脫貧困》全書的一個旗幟鮮明的觀點就是群眾路線。貧困地區通常是受地理位置、歷史條件等所限,如果要從根本上改變貧困、落后的面貌,需要黨的領導和廣大人民群眾發揚“滴水穿石”般的韌勁和默默奉獻、大無畏的艱苦創業精神。
群眾需要黨的領導。沒有好的領導,群眾的積極性不能提高,也不能穩定持久。好的領導就要有威信,沒有威信就不能真正地領導群眾。好的領導,要從全心全意、至死不渝為人民辦好事、辦實事中逐步樹立起威信;好的領導,要從對客觀規律的認識和掌握中逐步提高水平,而這些都蘊藏在廣大群眾的實踐中。因此,要提高領導能力,就要善于從群眾的實踐中總結規律,獲得真知。所以,無論是從發揮黨的領導作用,還是從調動群眾積極性,都要求我們各級領導干部始終同廣大人民群眾保持密切的血肉聯系,要發動群眾,依靠群眾,就是要深入實際,深入群眾,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擺脫貧困》一書中包含了太多重要的論述,讀來發人深思。實踐證明,實現全面發展,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必須要有“滴水穿石”、腳踏實地的實干精神,必須要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當前,我市我區正處于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美麗新永州的關鍵期,前進道路上充滿了困難和挑戰,所以我們很有必要靜下心來好好品讀此類讓我們思想得以升華,給我們發展道路上重要啟迪的原著。
參考文獻:
[1]鄭宇澤.從《擺脫貧困》中看哲學工作者的使命[J].中共石家莊市委黨校學報,2016,18(10):24-26.
[2]周丕新.強化農村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的思考[J].政協天地,2017(09):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