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強強
摘? 要:當小微企業已經成為國內經濟發展最為活躍的主導力量之一時,融資難卻成為擺在企業發展壯大之路上的攔路虎。解決難題不僅需要深化傳統金融服務機構結構性改革,而且需要加強企業管理,提高風險管理水平,以及政策性扶持等。只有多措并舉才能推動小微企業在融資活動中實現主動,進而創造更加良好的發展空間。
關鍵詞:小微企業;融資;原因;對策
當“雙創”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大勢所趨時,小微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在中國大地上蓬勃發展。有關統計顯示,我國小微企業數量在國內企業總數占比中已超九成,提供就業崗位占比超八成,創造GDP占比超六成,更上繳了半數以上的財稅收入。
一、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原因剖析
(一)企業自身基礎薄弱、風險防范能力有限
小微企業絕大多數不具備國有大中型企業的資金、資源實力,本就處于殘酷市場競爭環境下,加之不少小微企業所有者或管理者自身水平所限,對于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的認識比較缺乏戰略規劃和經營策略,因此在融資活動中系統性、規范性匱乏,直接或間接地制約了風險防范能力的提升。
(二)金融服務機構存在結構性缺陷
規模化大型商業銀行在融資貸款活動中往往存在流程長、步驟多、手續煩瑣等系列問題。而較小型城市商業銀行因其出現時間較短而在管理方面具有更多的分散化特點,面對小微企業融資需求時具有更高的決策自主權。后危機時代中,受到市場環境長期不利的負面影響,金融服務機構出于安全因素考慮和信息不對等因素的負面影響,在面對小微企業融資時也易出現融資貴、難、慢等問題。
二、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對策
(一)深化傳統金融服務機構結構性改革
改革傳統商業銀行管理結構的核心之一在于將傳統的多層集權結構盡快調整為相對分散的扁平結構,給予基層貸款主體以更大的自主決策權。在形式上,商業銀行調整貸款額度的服務窗口只是融資服務歸屬部門的變動,但本質上則是傳統金融服務機構結構改革的一大進步。零售窗口的融資貸款給予了基層經理更大的自主決策權限,不僅充分簡化了小微企業融資流程步驟,更全面降低了企業貸款成本支出。這也是當前眾多股份制商業銀行深化結構性改革的主要舉措之一。
(二)加強企業管理,提高風險管理水平
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不能僅僅依靠金融服務機構改革,而是必須企業自身積極配合管理手段的創新。在企業經營信息披露方面,除了建立健全常態化、長效化、透明化的信息披露機制外,更要自始至終堅持企業信息的真實性、全面性、客觀性,從而不斷提升企業誠信水平,為融資活動奠定更加良好、扎實的信用基礎。同時,通過更加科學、規范和系統的現代企業管理,小微企業能夠不斷加強自身抵抗外來風險的意識和能力。高水平的風險防范與管理機制不僅是小微企業應對日益嚴酷市場競爭的核心要素,也是企業獲得更多金融服務機構認可的重要手段。
(三)政策性扶持
作為新生事物的小微企業不能離開管理層的大力幫助,通過政策性扶持,小微企業的融資活動才能更有底氣、更有依據。比如2011、2012兩年間,銀監會密集出臺了包括《關于支持商業銀行進一步改進小企業金融服務的通知(銀監發[2011]59號)》、《關于支持商業銀行進一步改進小型微型企業金融服務的補充通知(銀監發[2011]94號)》、《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2012年第1號令)等政策性規章,這不僅在具體操作層面實現了小微企業融資活動中全權風險的大幅下降,也釋放出了顯著的政策信息,即,小微企業融資活動將得到管理層長期、大力的引導與扶持。
(四)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基金作用
隨著小微企業在市場發展中驅動力量的持續加大,管理層對于小微企業融資難、貴、慢問題的關注和重視與日俱增。早在2015年《國務院關于促進融資擔保行業加快發展的意見》(國發〔2015〕43號)出臺后,各地政府性融資擔保基金(機構)系統建設不斷提速。但目前在對小微企業的政府性融資擔保行為中仍然存在針對性不強、力度不足等問題。就此,國務院近日頒布了《關于有效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基金作用切實支持小微企業和“三農”發展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9〕6號)。
根據《意見》要求,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基金作用的核心之一是重點支持單戶擔保金額500萬元及以下的小微企業和“三農”主體,優先為貸款信用記錄和有效抵質押品不足但產品有市場、項目有前景、技術有競爭力的小微企業和“三農”主體融資提供擔保增信。各級政府性融資擔保、再擔保機構要堅守支小支農融資擔保主業,確保支小支農擔保業務占比達到80%以上;合作機構支小支農擔保金額占全部擔保金額的比例不得低于80%,其中單戶擔保金額500萬元及以下的占比不得低于50%。
為不斷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擔保費用負擔,各級政府性融資擔保、再擔保機構要在可持續經營的前提下,適時調降再擔保費率,引導合作機構逐步將平均擔保費率降至1%以下。同時要堅持實行差別費率和清理規范收費。
不僅如此,在持續完善銀擔合作機制的同時還需強化財稅正向激勵、構建上下聯動機制、逐級放大增信效應、優化監管考核機制,從而以全方位、立體化的體制機制構建助力小微企業融資活動不斷降成本、提效益。
結束語:
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不僅需要管理部門持續給予政策性扶持,而且需要各級金融服務機構積極轉變經營思想,給予小微企業融資更多關注和重視。企業自身也需要加快管理現代化與科學化的主動轉變,以更高管理水平提升風險防范能力,使自身在融資活動過程中掌握更大主動權。
參考文獻:
[1]吳晗,段文斌.銀行業市場結構、融資依賴與中國制造業企業進入——最優金融結構理論視角下的經驗分析[J].財貿經濟,2018,05:7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