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芮嘉
摘? 要:在目前形勢之下政府職能轉變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歷史趨勢,傳統的政府職能多以行政管理為主。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人民對法治和自由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適時地轉變政府職能可以高效地推動政府的行政效率,更好地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文本以公共管理為基本框架,淺談在當前形勢下政府職能的轉變。
關鍵詞:公共管理;政府職能;職能轉變
一、引言
公共管理最早可以追溯至上個世紀初期的西方國家,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公共管理已經有了相當成熟的體系。但是面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公共事務的處理也欲趨繁雜,公共管理相關領域已經發生了深刻地改變。特別是公共管理視角下的政府職能轉變日益成為社會的熱點問題,以下從多個角度探討政府職能轉變的方向。
二、目前我國政府職能轉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職能轉變過程中導致民眾對政府的信任度缺失
在政府職能轉變過程中,民眾對有些重大的突發問題還沒有適應職能轉變下政府的處理方式,此舉必然會導致民眾對政府的信任度下降。
(二)公共管理基礎上的職能轉變造成相關群體利益受損
政府部門在公共管理的過程中,會利用政府的干預及調節力度對一些產業進行調整,該調整勢必會損害相關群體的利益。
(三)職能轉變中存在行政效率低下的問題
政府部門特別是地方政府機構之間配合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升,特別是在面對利益涉及者相對較多的問題上甚至會出現部門之間的利益對抗,所以一定程度上延緩了解決問題的進程。同時地方政府目前還存在涉及一些問題時不作為亂作為,導致職能轉變框架下政府行政效率低下。
(四)政府在職能定位問題上模糊不清
目前有相當部分的政府部門在進行公共管理時沒有能夠正確地定位自身部門的職能,在現實管理過程中經常會出現權力使用超出界限或者瀆職的情況,甚至會出現在公共管理過程中相關部門會利用制度的缺陷借以謀求利益,而在絕大部分情況下,政府的利益與普通民眾的利益存在沖突,會產生嚴重的后果。
三、如何有效實現公共管理視角下的政府職能轉變
(一)公共管理轉變應當以增加民眾對政府的信任為目的
普通民眾對社會公平和對生活水平提高的基本訴求是政府部門在新時期下重點應當解決的問題,相關研究表明,對政府的信任感會直接影響普通大眾對社會生活的滿意程度。所以在新形勢下,在增加普通民眾對政府的信任為基本框架下轉變政府公共管理是目前研究的重點。
首先政府應當充分發揮新媒體在當前形勢下的作用,新媒體作為普通民眾了解社會的重要窗口,它提供了普通民眾與政府相關部門之間溝通的橋梁。例如,重大事件及時有效地發布會極大增加普通民眾對政府的信任感。截至目前,全國政務部門的微博已經達到17.6萬個,全年的微博閱讀數量高達3800億次。所以在面臨重大輿情問題時,政府部門應當及時通過微博等新媒體工具第一時間內向普通民眾通報相關情況,切實保障普通民眾享有充分的知情權。此外,政務部門的微博應當注意多部門協調運營,即在發生涉及多個部門的重大問題時,相關部門的微博應當注意及時發聲,缺失任何一個部門的輿情通報都是對普通民眾信任感的弱化。
(二)公共管理應當充分平衡各方利益
任何一次公共管理的轉變都有可能造成相關人群的利益受損,所以政府在公共管理轉變過程中應當充分平衡各方利益,以免造成嚴重的后果。如在以往數次的經濟調控中,都會有一些經濟問題嚴重的金融寡頭利益受損,從而會造成一些企業管理人員的恐慌。同時在社會生活中,既得利益者與利益受損者會產生激烈的沖突,如何減少此類問題的發生是中國社會面臨的重要課題。
如政府部門在對蔬菜市場進行價格調控過程中應當充分注意各方利益,因為菜農、超市、民眾是獨立于政府以外的個體,如果價格調控不當,肯定會影響相關群體的利益。但是一定量的政府干預也是必要的,因為如果菜農和超市之間囤積蔬菜,引發菜價的上漲就必然會損害普通民眾的利益。但是政府在市場調節過程中也應當注意張弛有度,因為如果過于限制菜價,會影響市場秩序和損害菜農的利益。因為隨著人力成本和其他成本的不斷攀升,蔬菜的價格應當在合理的范圍內進行適當漲價。綜上所述,政府在公共管理過程中如何找準各方利益者的平衡點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重要的,只有這樣政府部門才是切實履行相關職責。
(三)提高公共管理下政府的行政的效率
首先應當合理優化政府行政機關,因為精簡的部門設置是行政效率的保障。在實際執行過程中應當注意中央和地方的關系問題,改變傳統權力過于集中的問題,因為這樣可以有效減少問題的處理層級。按照一定的行政簡化要求,做到多余的職能部門要取消,業務存在重疊的部門應當合并等。其次政府部門應當著重更新相關人員的行政觀念,因為當前形勢下,普通民眾的邏輯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所以政府人員在實際問題的處理過程中應當注意樹立時間觀念,時間意味著效率,而這與政府人員的素質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政府部門應當引入良性的競爭模式,建立專業素養較高的行政隊伍。最后要強化行政監督,因為良好的行政效率離不開普通大眾的實時監督。
(四)強化政府部門為民眾服務的意識
對于政府部門來說,樹立為民眾服務的意識是極其重要的,因為政府的根本宗旨就是為人民服務。為此政府相關部門應當積極定期組織部門內部人員學習相關知識,建立完善的民眾問題反映渠道,切實保障普通民眾在接受政府公共服務時的監督權力。首先政府部門應當建立多種信訪渠道,可以通過電話、網絡等多個渠道聽取民意。其次相關部門可以定期組織部門人員進行社會實踐活動,比如參加義務勞動等,且可以將參加類似活動的情況與政府人員的績效掛鉤,有利于增強相關人員的參與積極性。
總結: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得到了快速地發展,在此背景之下公共服務越來越受到普通民眾的關注,同時對政府部門特別是敵方政府部門的工作要求也越來越高。公共管理直接關系著社會穩定等重大的問題,所以公共管理研究一直是社會研究的重中之重,政府部門在自我完善中不斷調節自身定位,切實讓普通民眾感受政府在公共管理中所帶來的改革成效。
參考文獻:
[1]政府職能轉變的績效評估研究——以合肥市為例[J]. 陸維玲.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 2017(01)
[2]新公共管理視角下的地方財政專項資金管理模式研究——以連云港市商務發展專項資金為例[D]. 董志山.廣西大學. 2017(06)
[3]新公共管理模式下的政府職能轉變分析[J].李志鑫.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