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雪云
摘? 要:人力資源對于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本文對青陽縣人力資源配置的現狀以及人力資源配置重難點進行了分析。對于青陽縣精準配置人力資源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人力資源配置;青陽縣域經濟;新思維
準確把握青陽縣域經濟新一輪的增長點,是當前工作的首要任務,而優化資源配置是把握經濟新增長點的核心原則。隨著科技進步,自然資源的稟賦相對于制度安排、人力資源,對經濟發展的影響越來越小。這一點在青陽縣產業發展規劃中已有所體現。當前,青陽縣人民政府主要依靠推進制造業加快發展、促進民營企業經濟發展、降低企業成本,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而實際上,人力資源也屬于資源的一種。隨著我國市場化進程,人力資源的重要程度正逐漸顯現。因此,把握青陽人力資源的基本特點,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對于青陽經濟發展具有戰略意義。
一、青陽縣人力資源配置現狀
隨著供給側改革的持續推進,青陽立足特色優勢,主打工業旅游雙支撐,抓緊推動經濟動能轉換以提高經濟增長速率和質量。2018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突破百億大關,增長5.6%;財政收入16億元,增長7.9%;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2億元,增長11.5%;城鎮、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3%和9.2%。盡管從政府數據來看青陽縣的經濟總量十分喜人,但是具體到部分經濟指標的增長率,有關經濟指標增幅有所放緩。因此,青陽縣的農業、工業、服務業的多產業改革有待進一步優化。
發展動能轉換離不開人力資源的有效配置。當前,青陽縣新一輪就業工作正逐步展開。2018年,青陽縣實施多項民生工程,創業就業技能培訓2184人,城鎮新增就業2761人,農村轉移勞動力3021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17%;落實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就業政策,新增城鎮就業崗位2500個、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000人,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 2019年,青陽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布《青陽縣2019年就業創業促進工程實施細則》,旨在支持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強化就業服務對接、推進創業平臺建設。
青陽縣人力資源配置民生效果顯著,就業實施也正逐步優化。但當前諸多就業政策仍局限于民生保障,對人力資源的重要作用以及人力資源精準配置的戰略意義并無深刻認識,人力資源配置并未接軌縣域經濟發展動能轉換。因此,未來就業工作應以更加積極的態勢,精準配置人力資源,滿足農業、工業、服務業的用工需求,保障民生,推動縣域經濟更好更快發展。
二、青陽縣人力資源配置重難點
人力資源配置的核心在于供給側與需求側的有效對接。當前,青陽縣人力資源供給側與需求側均存在影響精準配置的方面。
(一)需求側。自2008年成立人力資源服務中心以來,青陽縣積極建設企業用工信息互動平臺。人力資源服務中心在各地建立招工聯系點,確定信息聯絡員,及時、準確發布用工信息。即便如此,企業仍然存在招工難、員工更換頻率高等問題,企業用工成本始終得不到緩解。其中根本原因在于,企業往往只會發布基本用工需求,例如招工數量、性別要求等內容,而忽略企業相關工作所需的其他要求,例如需要經常加班、工作強度大、熟練度要求高等因素,導致招聘結果雙方均不滿意。此外,“招到人,聘對人”不應被當做企業用工的基本需求,而應將其視為企業用工的首要需求。
(二)供給側。青陽縣正逐步加大人才儲備力度,分別與合肥工業大學、池州職業技術學院、蕪湖職業技術學院、合肥安廣??茖W院、黃山技校、青陽二中、銅陵技校、蒙城職校等進行合作,定向培養招聘,基本形成招工、培訓、就業一條龍服務模式。然而,人才儲備僅僅是人力資源供給側的一個方面。當前,青陽縣總人口27.2萬人,農村實有勞動力13.6萬人。在推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城鄉就業一體化方面,人力資源配置并未將農村勞動力視為供給側的應有內容。此外,退伍軍人安置工作中,如何發揮出退伍軍人的技能優勢,精準匹配技能優勢與用工需求,也是人力資源供給側的應有之義。
三、青陽縣精準配置人力資源的對策
促進就業是青陽縣人力資源配置工作的核心內容。當前青陽縣農業、工業、服務業正齊頭并進,人力資源有效需求正逐步增強。因此,促進就業是保證青陽縣主要產業持續發展的關鍵一招,是穩定經濟增長的重要抓手。宏觀把握整體就業狀況,指導就業工作基本方向;微觀精準配置人力資源,調和供給側與需求側的信息不對稱,正如鳥之兩翼、車之雙輪,保障青陽縣域經濟穩定增長。具體如下:
(一)就業政策要穩,營造穩定的就業環境。當前青陽縣各項就業補貼政策正陸續制定,鼓勵失業青年就業見習,扶持農民工返鄉創業,保障就業困難人員的基本生活。除此之外,在就業環境上,保證企業用工公平競爭,優化勞動維權機制,有利于進一步激發就業創業活力。因此,就現階段而言,青陽縣應在保持當前就業政策道路基礎上,構建更多創新平臺,增強創新性人才引進與培養,營造穩定的就業環境。
(二)人力資源需求要準,精確滿足企業需求。當前青陽縣就業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一方面企業缺工依然存在,另一方面大量新成長勞動力、高校畢業生或由于缺乏就業技能影響就業。而市場對有技術等級的勞動力需求明顯高于市場普通勞動力。因此,一方面企業需要明確用工具體要求,及時發布,及時更新;另一方面,青陽縣應當與企業積極合作,按需培訓技能,不盲目,不隨意。最終精準對接企業用工需求與人才供給,降低企業人才引進成本。
(三)人力資源供給要活,保證就業積極性和就業滿意度。就業是自由的,企業用工流動是自然現象。但必須了解用工流動背后的根本原因,及時收集相關信息,對非因企業需求與人力供給不匹配的其他原因堅決查清。無論是工資拖欠、工作時間不滿意,還是勞動合同未簽訂,都要直接解決問題,根本改變就業市場風向,保證勞動力就業滿意度,提高就業積極性,最終盤活人力資源供給側,推動人力資源的精準配置,努力使得青陽縣向著充滿發展潛力的現代化縣城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