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飛 蘇毅鴻 楊兵 黃發光 張少欽
摘? 要: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以來,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顯著提高,人們的消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其中水果消費行為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水果消費支出增加,消費方式多樣化,購買行為渠道也發生了變化。在水果消費的未來發展趨勢上,果農和果商也要轉變觀念,生產高質量水果、增加消費渠道,增加產品多樣化。政府也要加大水果產業鏈的投入。
關鍵詞:水果消費;行為的變化;發展建議
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在過去的40年間,中國對內改革,堅持經濟建設為中心,推進技術進步;對外開放,接納對華投資,推動經貿發展,促進經濟增長。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顯著的提高,中國的貿易體系、區域開放水平、投資環境、稅務體制等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隨著生活水平的增加,消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消費行為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其中水果消費行為也包含其中,人們的水果消費行為也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水果消費支出不斷增加,水果消費多樣化,購買渠道多樣化,這對未來中國水果消費市場的發展的趨勢又有一個新的定位,我國要抓住目前中國水果消費市場的需求從供給側方面進行改革,生產高質量產品,果農和果商也要轉變自己的觀念,政府也要增加基金投入,擴大水果產業鏈。
一、水果消費行為的變化
(一)水果消費支出增加
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中國的消費水平顯著提高,中國的社會主要矛盾已從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飲食也已經由過去吃飽到吃好發生了轉變。水果消費也隨之發生變化,人們每周購買水果的消費次數顯著增加。在大數據的統計下,根據阿里巴巴發布的數據來看生鮮成交額顯著增加,人們的購買行為也發生了變化,夏天購買水果的銷量比冬天的多,傍晚購買的水果的銷量大于一天的其他時間段。
(二)水果消費多樣化
收入增加,消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購買水果的消費行為也更加注重水果的質量和新鮮度,如果水果不新鮮,消費者的購買行為也會下降,不會和過去一樣,消費水果會普遍根據生活水平和價格進行妥協。與此同時,消費者對于外省的水果和反季節水果好奇心比較大,愿意購買去品嘗一下新鮮度,滿足自己的好奇心,有些家庭甚至對進口水果的消費也產生了大量的需求。根據阿里巴巴大數據關于海口生鮮進口額增加顯著,比如消費者對于越南的芒果情有獨鐘;由于地理位置和氣候的原因福建省的消費者偏愛臺灣的鳳梨,還有味道奇特的泰國的榴蓮。還有的消費者對于中國盛產的葡萄還有智利的車厘子有時候分辨不清楚,但是為了品嘗新鮮度還是會選擇購買智利車厘子。
(三)購買行為渠道發生變化
改革開放,中國經濟的騰飛,中國互聯網技術不斷發展和一些水果微商和電商的不斷涌起,消費者的購買方式也發生了變化,購買方式多樣化,購買渠道多樣化。消費者除了可以選擇到附近的水果超市進行購買而且還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進行線上購買,如果想吃外國的水果不僅可以網上下單,還可以送貨上門,既方便、又快捷,為消費節省了很多時間去做其他的事情。
二、水果消費的未來發展趨勢
(一)果農根據消費需求變化生產高質量產品
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水果的消費質量的提高,消費者已經告別水果消費是稀罕物的時代。面對消費者對水果的高質量需求,果農要根據時代變化生產有特色、高質量產品。果農可以根據自己種植水果的經驗和地域、氣候的原因,生產有特色的水果。比如在晝夜溫差大的地方生產含糖量大的水果,在富含硒素地區的地方種植富含硒的水果。果農在種植蘋果的時候可以在蘋果上印上含有喜氣的字樣,增加蘋果的特色等。果農還可以根據現在大數據的應用分析在哪個地區、在哪段時間消費者對哪種水果的消費量比較大,在進行水果種植的時候有個很好的參照物。
(二)水果商根據消費需求增加消費渠道豐富產品多樣化
隨著互聯網的應用,電商、微商的不斷發展,水果商也要增加自己水果的消費渠道,可以同時進行線上和線下,線上也要豐富自己產品的多樣化。可以根據現在中國的發展趨勢和上班族比較看中的時間成本進行水果送貨上門服務。與此同時,水果商還可以根據消費者對水果多樣化的需求、口味多樣化、節省時間成本和周圍的市場需求生產水果撈。消費者可以根據需求挑選自己喜歡的多樣水果,進行口味調試,方便快捷。水果商還可以在水果的包裝上進行改變,由過去的水果銷售購買依靠籃子和塑料袋,轉變現在進行既環保又美觀的禮品包裝進行轉變,而且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消費生活水平提高,經濟收入的增加,消費者對精美包裝的需求會不斷增加。
(三)政府可以加大水果產業鏈的投入
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經濟雖然快速發展階段,但是我國經濟的發展方式已經由高速發展階段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進行轉變,果農的產業鏈條比較單一,水果的生產和銷售不統一。一些地方的果農水果滯銷和水果脫銷現象時常發生。供給不一致,供給側方面的改革都需要政府不斷加強對果農種植方面的引導,需要地方政府尋找合適銷售渠道。當然要增加果農和果商的收入就要不斷完善水果的產業鏈,種植水果的地區可以結合當地的特色進行水果深加工進行銷售,而不是僅僅進行半成品銷售。在一些偏遠地區和一些山區當地政府可以發展水果生態園采摘,由學校和當地政府進行宣傳提高其知名度,政府也可以對有些環境比較優美,水果具有當地的特色進行生態園建設投資,還可以發展旅游產業,不僅提高了果農的投入還增加了當地政府的收入。
參考文獻:
[1]水果網絡營銷的主要約束與應對策略[J]. 顏穎.? 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06)
[2]水果銷售渠道主要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 烏云花,黃季焜,ScottRozelle.? 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 2009(04)
[3]中國居民膳食指南[M]. 人民衛生出版社 , 中國營養學會, 2016
[4]我國網購生鮮農產品的發展概況分析[J]. 李楠,李佳潔.? 中國食物與營養. 2016(01)
[5]中國城鎮居民蔬菜消費行為研究——基于人口統計特征視角[J]. 戴化勇,陳金波.? 農業技術經濟. 2016(12)
作者簡介:
江? 飛(1994-),男,漢族,安徽亳州人,金融學專業 ,研究方向:金融學。
蘇毅鴻(1990-),女,漢族,福建泉州人,教師,中級經濟師,研究方向:金融市場。
楊? 兵(1998-),男,漢族,四川省渠縣人,金融學專業,研究方向:金融學。
黃發光(1998-),男,漢族,福建龍巖人,金融學專業,研究方向:金融學。
張少欽(1998-),男,漢族,福建莆田人,金融工程,研究方向:金融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