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銳,代本才,劉長春
(1.河南中帥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 鄭州 450001;2.河南省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有限公司,河南 鄭州 450002)
N-烴基取代羥胺是羥胺的一類重要的衍生物,其結構相當于 H2N-OH 分子N上的一個或兩個氫原子被烴基所取代。該類化合物在精細化工合成、染料合成、農藥合成、藥物合成、核廢料處理、清潔能源及高分子材料等方面用途廣泛,隨著化學工業的快速發展,其用途也不斷擴展。如N,N-二乙基羥胺(DEHA)具有優良的還原能力,是一種重要的游離基抑制劑,在共軛烯烴生產阻聚、橡膠生產端聚抑制、不飽和油類和樹脂抗氧化、環境光化學煙霧抑制、換熱設備緩蝕等方面有著重要的應用[1];N ,N-二甲基羥胺(DMHAN)可以作為有機無鹽還原劑應用于核電站乏燃料后處理[2-3];N-異丙基羥胺(IPHA)還原性良好,常被用作阻聚劑、除氧劑等[4-5];N-甲基羥胺可作為 1,3-偶極環加成反應試劑、N-甲基化反應試劑和生物酶反應中電子轉移的載體,以及核廢料處理和回收等[6]; N-(2-甲基苯基)羥胺是一種高效、低毒、對使用者和環境均安全友好的新型廣譜Strobin殺菌劑等[7]。
N-(叔丁基)羥胺(N-(tert-Butyl) hydroxylamine),分子式:C4H11NO,分子量89.14,CAS No.: 16649-50-6,由于特別容易氧化變質,通常做成鹽酸鹽儲存,即鹽酸N-(叔丁基)羥胺(N-(tert-Butyl) hydroxylamine hydrochloride,分子式: C4H11NO.HCl,分子量125.6,CAS No.:57497-39-9)。近年來的研究發現,除常見的工業應用外, N-叔丁基羥胺作為抗氧化劑,還能清除細胞內的活性氧,延緩與活性氧有關的細胞衰老和凋亡,其可能機制是作為線粒體抗氧化劑,清除了活性氧。可應用于逆轉與年齡相關衰老及退化,如延緩人體肺成細胞衰老,避免人體視網膜病變而導致的視力損傷等生物醫藥領域[8-10]。
目前,N-叔丁基羥胺及其鹽的合成主要采用硝基、亞硝基和肟衍生物的還原,這幾種方法普遍存在還原深度難以控制、副產物多、成本高等缺點,因此目前市場上 N-叔丁基羥胺及其鹽價格昂貴,產量很低,嚴重限制了該類化合物的廣泛應用[11-12]。本文以叔丁胺為起始原料,經過縮合、氧化、水解、成鹽制備得到了N-叔丁基羥胺鹽酸鹽。相關化合物通過NMR、HRMS、IR、UV等進行了結構表征,并利用TG-DSC和PXRD技術研究了目標化合物的晶型特征。路線所用苯甲醛可以反復回收利用,操作簡單,成本低,利于工業化生產。合成路線如下:

圖1 N-叔丁基羥胺鹽酸鹽合成Fig.1 Synthesis of N-(tert-Butyl) hydroxylamine hydrochloride
Bruker Tensor-27 紅外光譜儀(德國 bruker 公司);Bruker AVANCE III 400超導核磁共振儀(德國 bruker 公司),Micromass Q-TOF液-質聯用儀(美國Waters公司),NETZSCH STA 409 PC/PG 熱分析儀(德國NETZSCH公司),Panalytical X'Pert PRO X-射線衍射儀(荷蘭PANalytical公司),安捷倫8453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美國Agilent公司),MP430全自動視頻熔點儀(濟南海能儀器股份有限公司);DF-101S集熱式恒溫磁力攪拌器(鞏義宇翔儀器有限公司),RE-52C旋轉蒸發儀(鞏義宇翔儀器有限公司),DZF真空干燥箱(北京科偉永興儀器有限公司)。
叔丁胺為化學純試劑(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苯甲醛(天津市科密歐化學試劑有限公司)、甲苯(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碳酸鈉(天津市光復精細化工研究所)、乙醇(天津市光復精細化工研究所)、98%濃硫酸(開封芳晶化學試劑有限公司)、乙酸乙酯(煙臺市雙雙化工有限公司)、冰醋酸(煙臺市雙雙化工有限公司)、無水乙醚(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均為分析純試劑,間氯過氧苯甲酸(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含量為85%,氯化氫乙醇(山東西亞化學工業有限公司)含量為30%,水為純化水。
1.2.1 N-亞芐基-叔丁胺的合成
在帶有磁力攪拌和分水器的1L三口燒瓶中,加入苯甲醛85.0g(0.8mol),叔丁胺64.7g(0.88mol),甲苯500mL,控制溫度120~130℃油浴加熱回流8h。反應結束后降溫至50℃以下,減壓蒸餾除去甲苯和過量的叔丁胺,濃縮殘余物為黃色油狀物,稱重123.0g,產率為95.4%。
1.2.2 2-叔丁基-3-苯基氧雜氮丙啶的合成
在帶有磁力攪拌和恒壓滴液漏斗的2L三口燒瓶中,加入N-亞芐基-叔丁胺120.0g(0.75mol),甲苯400mL,80.0g碳酸鈉(0.75mol)溶于500mL水配成的溶液,常溫攪拌15min。將162.7g(0.79mol)間氯過氧苯甲酸溶于500mL甲苯和250mL乙醇的混合溶液中。控制反應體系0~10℃條件下,向反應體系滴加間氯過氧苯甲酸的甲苯-乙醇溶液,40min滴畢,繼續0~10℃保溫反應1h,靜置,分出水相,有機相分別用飽和碳酸鈉溶液和水洗滌一次,無水硫酸鈉干燥,抽濾,濾液減壓蒸餾,濃縮殘余物為黃色油狀物,稱重118.0g,產率88.8%。
1.2.3 N-叔丁基羥胺的合成
在帶有磁力攪拌的2L三口燒瓶中,加入2-叔丁基-3-苯基氧雜氮丙啶115.0g(0.65mol),乙醇450mL,96.0g濃硫酸(0.98mol)溶于450mL水配成的溶液,20~25℃攪拌反應48h。減壓蒸餾,濃縮除去乙醇,濃縮殘余物加入450mL水及500mL乙酸乙酯萃取,靜置,分出有機相,水相再用500mL乙酸乙酯萃取一次,合并有機相,減壓蒸餾,濃縮除去乙酸乙酯,有機相回收得到苯甲醛,可循環使用。水相滴加45%的氫氧化鈉水溶液調節pH值約8,加入乙酸乙酯500mL萃取兩次,靜置,分出有機相,無水硫酸鈉干燥,抽濾,濾液減壓蒸餾除去乙酸乙酯,濃縮殘余物為淡黃色油狀物,稱重50.0g,產率86.3%。
1.2.4 鹽酸N-叔丁基羥胺的合成
在帶有磁力攪拌和恒壓滴液漏斗的1L三口燒瓶中,加入N-叔丁基羥胺44.6g(0.50mol), 500mL無水乙醇,20~25℃下滴加30%的氯化氫-乙醇溶液75.0g,30min滴畢,繼續保溫20~25℃攪拌30min,20~25℃下滴加250mL無水乙醚,慢慢析出白色結晶沉淀,繼續保溫結晶4h,抽濾, 45℃減壓干燥8h,得白色結晶,稱重56.5g,產率90.0%。
利用熔點儀、超導核磁共振儀、液-質聯用儀、紅外光譜儀、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等對四種化合物進行結構表征,并用差熱分析儀和X-射線衍射儀表征了目標化合物鹽酸N-叔丁基羥胺的晶型。
淡黃色油狀物,1H-NMR(CDCl3,400MHz),δ(ppm):1.29(s,9H),7.37(m,3H),7.73(s,2H),8.26(s,1H)。13C-NMR(CDCl3,400MHz),δ(ppm):29.6,57.1,127.8,128.4,130.0,137.1,155.0。HRMS(ESI+):m/z: calcd for C11H15N, M+:161,[M+-15]:146。
淡黃色油狀物,1H-NMR(CDCl3,400MHz),δ (ppm):1.17(s,9H),4.68(s,1H),7.33~7.46(m,5H)。13C-NMR(CDCl3,400MHz), (ppm):25.2,58.3,73.5,127.4,128.3,129.6,133.2,135.5。HRMS(ESI+):m/z: calcd for C11H15NO,M+:177。
淡黃色油狀物,1H-NMR(CDCl3,400MHz), δ (ppm):1.26(s,9H),6.15(br,NH-OH)。13-C NMR(CDCl3,400MHz), (ppm):23.16, 58.56。HRMS(ESI+):m/z: calcd for C4H11NO:89.0844,[M+H]+:90.0917。
鹽酸N-叔丁基羥胺樣品為白色結晶粉末,測定其熔點為183.2~185.8℃。將其配制成水溶液,測定其紫外吸收光譜,結果水溶液中在200~400nm范圍內無明顯吸收峰,與分子中無共軛發色基團相符。


表1 鹽酸N-叔丁基羥胺鹽紅外光譜數據Table 1 Infrared Spectrum Data of N-(tert-Butyl) hydroxylamine hydrochloride
樣品的核磁共振氫譜數據為:1H-NMR(DMSO-d6,400MHz), (ppm):1.26(s,9H),10.73(br,N-OH),11.33(br,NH,HCl),解析如下:1H-NMR譜給出3組峰,其積分比(由低場至高場)為2∶1∶9,共12個質子,與鹽酸N-叔丁基羥胺鹽分子結構中質子個數相符。結合H-HCOSY譜, 11.33(2H,br)的寬峰,相當于2個質子,結合其化學位移值歸屬為分子中成鹽的NH與HCl的質子,在H-H COSY譜上與之耦合的 10.73(1H,br)寬峰歸屬為分子中-OH的質子, 1.26(9H,s)的單峰歸屬為分子中叔丁甲基上的質子。
樣品的核磁共振碳譜數據為:13C- NMR(CDCl3,400MHz), (ppm):23.17, 58.57,解析如下:13C- NMR譜上有2個峰,對應于分子中的4個C(3個CH3的碳峰部分重疊),由HSQC譜可知其中有1個連接氫的碳峰。根據DEPT135、DEPT90譜可知,化學位移為 58.57的峰為季碳(1個), 23.17的峰為伯碳(1個)。結合H-HCOSY、HSQC、HMBC譜,分別歸屬譜峰如下: 58.571(季C)化學位移和HMBC譜上的相關峰可歸屬其為分子中與N相連的季碳。 23.169(伯C)化學位移和HSQC譜上的相關峰歸屬其為與季碳相連的三個甲基C,它與季碳共同構成分子中的叔丁基。
樣品的高分辨質譜數據為:HRMS(ESI+):m/z: calcd for C4H11NO:89.0844,[M+H]+:90.0917,解析如下:高分辨質譜圖表明樣品的準分子離子峰[M+H]+為90.0917,推斷其分子量為89.0844,與N-叔丁基羥胺的理論精確分子量89.0841相比,誤差小于5ppm,元素匹配結果表明其元素組成為C4H11NO,與N-叔丁基羥胺的結構一致,表明其元素組成正確。
利用差熱-熱重(DSC-TG)分析和粉末X-射線衍射(PXRD)技術對制備的鹽酸N-叔丁基羥胺樣品進行了晶型表征,DSC-TG和PXRD圖見下圖2和圖3。DSC-TG分析以Al2O3為參比物,Ar=60mL/min,升溫速率6℃/min,升溫范圍30~220℃,樣品量5.475mg。DSC-TG圖表明樣品熔融分解,其Onset值為183.2℃,Peak值為185.8℃,樣品中不含結晶水,也非溶劑化物。

圖2 鹽酸N-叔丁基羥胺TG-DSC圖Fig.2 TG-DSC Curves of N-(tert-Butyl) hydroxylamine hydrochloride

圖3 鹽酸N-叔丁基羥胺PXRD圖Fig.3 PXRD of N-(tert-Butyl) hydroxylamine hydrochloride
查閱相關文獻,未見關于鹽酸N-叔丁基羥胺的多晶型報道,所制備樣品的粉末X-射線衍射具有如圖3特征衍射峰(Cu靶,40kV,40mA靶),結果表明,樣品的結晶度較高,X射線在衍射角為9.510°、10.930°、17.470°、19.020°、21.860°、29.150°時衍射強度較高,最高衍射峰在19.020°,樣品為結晶度較高的粉末,相關特征衍射數據和特征X-射線粉末衍射圖可用于指導純晶型樣品的鑒別、純度分析和質量控制,保證制備過程中的晶型穩定性,從而保持相對穩定的理化特性。
以叔丁胺為起始原料,經縮合、氧化、水解、成鹽合成了一種重要的N-烷基取代羥胺生物N-叔丁基羥胺鹽酸鹽,反應總產率65.8%。利用NMR、HRMS、IR、UV等測試技術對相關化合物行全面結構表征,并利用DSC-TG、PXRD對目標產物進行了晶型表征。合成工藝所用苯甲醛可以反復回收利用,操作簡單,成本低,利于工業化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