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玲

自小有個帶著燒雞香味的夢想
1984年,李丹霞出生于河南新安縣鐵門鎮的一個廚師世家。因當地流動人口眾多,父母在她3歲時開了一家燒雞店,取名為“老李燒雞”。父親堅持買活雞回來親自處理,拒絕食品添加劑,只用自制的鹵汁和滋補的中藥材,做出的燒雞口味受到顧客歡迎,生意很紅火。
李丹霞從小幫父母打下手。一次,父母正忙時,一位顧客來了,她自告奮勇地向顧客推銷燒雞,像個大人般裝袋、收錢,并禮貌地送走了顧客,李丹霞很有成就感,覺得賣燒雞很幸福。
李丹霞上高中時,已開分店的“老李燒雞”在新安縣城很有名氣。看著大批的回頭客,她對媽媽說:“既然新安人這么喜歡燒雞,其他地方的人也一定愛吃。將來我要把咱家燒雞賣出新安以外的城市。”媽媽嗔怪她:“你一個小孩子操心賣燒雞干嗎?把心思都用到學習上去!”媽媽的話不無道理,李丹霞只好將這個帶著香味的夢想深種在心底。
2004年,丹霞進入河南師范大學學習。她非常想念家里美味的燒雞,只要看到燒雞店就會走進去,仔細品味其與自家燒雞口味的區別。4年后,她考上廣西大學應用數學專業研究生,畢業后在北京一家國企做數據分析師,年薪20萬。2011年,李丹霞與來自河南駐馬店的李宗仁一見鐘情。李宗仁曾是吉林大學高材生,大她兩歲,是北京一家大型外企的軟件工程師。兩人戀愛后,李丹霞時常提起家里香氣撲鼻的燒雞,惹得李宗仁饞涎欲滴。每每這時,李丹霞就會拉著他一道去吃燒雞解饞,告訴他自己心底帶著香味的小夢想。
2013年初,李丹霞與李宗仁喜結連理。不久,李丹霞懷孕了,更加想念家鄉燒雞的滋味。李宗仁第一次提出創業的想法。李丹霞樂了:“好啊,我早就想回老家賣燒雞了!”李宗仁怔住了,他一直以為妻子只是說說而已,真讓他回老家開燒雞店,他不敢贊同,便說:“賣燒雞豈不是浪費了咱們多年學的專業知識?創業應該從自己熟悉的項目做起啊。”李丹霞解釋,“賣燒雞就是我最熟悉的事啊,我從小就是聞著燒雞香味長大的。再說咱們雖有高學歷,但上學不只是學習,也是培養學習能力。我相信,同樣賣燒雞,上過大學和不上大學是不一樣的。”話雖如此,李宗仁仍無法接受這樣大跨度的轉行,而李丹霞心中賣燒雞的夢想卻趁機發芽,悄悄地茁壯成長。
跨界創業推廣安全食品
一段時間后,李丹霞辭職回老家待產。趁著李宗仁送自己回家的機會,她用自家的燒雞征服了他的味蕾,不停勸他,“ 喜歡吃燒雞的人很多,而咱家燒雞已有近30年歷史了,有很好的口碑,我們要是回來賣燒雞,有資源和優勢!”但李宗仁仍不舍放棄優越的工作和軟件工程師的身份,李丹霞父母也不贊成,說他們都學了那么多年,應該從事一些高技術的行業,唯有李丹霞認為自己有責任將家族小店發揚光大。
李宗仁回北京后,李丹霞天天都想著怎么說服他。一天,一則關于食品安全的文章刷爆了她的朋友圈,震驚之余,李丹霞也轉發了這條朋友圈,并告訴丈夫:“我們家的燒雞來源可靠,吃起來放心。我們為何不嘗試把這種純綠色的食品推廣出去呢?”李宗仁再也坐不住了,想到令人擔憂的洋快餐,想到和妻子兩地分居的不易,他終于接受了李丹霞的建議,決定幫助妻子實現她多年的夢想。
2014年,兒子出生后,李丹霞和李宗仁對洛陽燒雞市場進行了詳細的調研,發現洛陽城至少有30家知名度高、口碑好的老店。對此,李丹霞父母很擔憂:“你們在洛陽人生地不熟,同行又多,未必能打開市場,不如老老實實地在新安干。”李丹霞卻很有信心,她告訴父母:“我們從北京回來賣燒雞,就是為了倡導健康飲食,把咱家的綠色燒雞帶出新安縣,打進洛陽城。”
當年5月,他們在洛陽澗西區開起了一間不足10平方米的燒雞店。因食客們早已有自己青睞的燒雞店,不愿嘗試新款燒雞,前來光顧的顧客寥寥無幾。為吸引顧客,李丹霞夫妻倆不僅服務熱情,還在店里的醒目位置張貼海報介紹自家燒雞的制作流程,并配圖說明只采用生長一年半左右的放養雞。經過一系列的努力,生意略有好轉,但與新安的店比起來仍不夠興旺。有時,看著少人問津的燒雞,他們甚至懷疑自己的初衷。
讓我的燒雞走向全世界
就在二人迷茫之際,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現了。一天上午,店里來了一位七十多歲的大爺,一進門,他就驚喜地對李丹霞和李宗仁說道:“總算找到你們了,我都饞壞了!”在品嘗一小塊雞肉后,老人激動得連連點頭:“就是這個味兒!”
原來,老人以前一直在鐵門鎮工作,吃了20多年“老李燒雞”。退休回洛陽后,還對“老李燒雞”念念不忘。當天早上聽人說“老李燒雞”來洛陽了,便馬上趕來店里。得知李丹霞夫婦的經歷與眼前的困境后,老人說道:“你們倆真有理想!放心,洛陽人一定會喜歡你家燒雞的。況且洛陽有很多從新安回來的退休老人,大家都曾是‘老李燒雞的老主顧,我會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大家!”
果不其然,隨后的幾天,不斷有曾在新安吃過“老李燒雞”的老顧客前來購買燒雞,在他們的帶動和宣傳下,越來越多的洛陽人成了“老李燒雞”的鐵桿粉絲。與此同時,李丹霞和李宗仁回鄉賣燒雞的傳奇經歷也傳遍洛陽城,很多人慕名前來購買燒雞。一次,一個中年人滿頭大汗地來到店里,他告訴李丹霞夫婦,自己舍近求遠,從30多公里外的大東南而來,就是想嘗嘗這純天然的燒雞。兩人被他深深感動之時,也敏銳地覺察到了商機,又先后在洛陽開了兩家分店,很快擁有了各自區域的客源。2016年,李丹霞又將眼光瞄準互聯網,讓燒雞通過網絡平臺售往全國各地。
事業成功的同時,李丹霞又生了小兒子,在鄭州買了兩套房子,李宗仁還將父母接到身邊照顧,李丹霞則一邊開店一邊不放棄學習,并于2017年9月考取了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博士。很多顧客問她:“既然已經賣燒雞了,為什么還要去讀博士?”她回答說:“站得高才能看得更遠。雖說我們是創業搞經營的,但無論做哪一行,都需要不斷學習。”
讀博期間,李丹霞也盡可能地幫助店里賣燒雞。讓他們欣慰的是,他們的燒雞不止在實體店熱賣,在網絡平臺也很暢銷,還有顧客將燒雞帶到韓國、日本、法國等國家。去年世界杯期間,李丹霞家燒雞的香味又飄到了俄羅斯。在“舌尖上的美食——尋找洛陽‘好味道網絡評選大賽”中,李丹霞家的燒雞奪得第一名。
2019年新年,李丹霞夫婦的第5家燒雞店正式開業。開業當天,李丹霞告訴顧客們,自己的目標是在洛陽開十家分店,未來還要將燒雞店開到全國各地,這是她未來五年的小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