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讓人難受的,不光烈日,還有成天圍繞在身邊的蚊子。
蚊子一般都會在水上產卵,所以潮濕的水池、沼澤、湖泊甚至積水潭都是蚊子聚集地。蚊子的繁殖周期只需要20天左右就可以從卵變成蚊蟲,而且其繁殖速度非常迅速。
20世紀60年代,迪士尼公司創始人華特·迪士尼看中了位于美國佛羅里達州奧蘭多沼澤地上的一大片荒地,面積大、價格低,華特·迪士尼毫不猶豫全買了下來。之后,便有了風靡全球的世界上最大的迪士尼度假區。
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奧蘭多的迪士尼樂園蚊子特別多,它們攜帶的病毒可能會使人生病,嚴重時還會致死。迪士尼客流量很大,而且以兒童為主,噴殺傷力很強的殺蟲劑并不可行。為了給游客們提供一個安全舒適的環境,迪士尼管理方專門成立了“蚊子監控計劃”小組,想出了一些很新穎的方法:
第一種,利用“二氧化碳”陷阱。因為蚊子主要是靠溫度和氣味來追蹤人類,在長距離的情況下,它們主要靠生物釋放出的二氧化碳作為追蹤目標。所以在迪士尼樂園內,小組成員們就分散著放了60多個不同的網狀陷阱,每天都在釋放二氧化碳來引誘蚊子,然后將裝滿蚊子的陷阱帶回實驗室,對它們進行生物分析。研究它們是什么種類、處于生命周期的哪個階段、有多少已經準備好產卵了,還會看哪個網里的蚊子比較多,來判斷哪里是蚊子喜歡去的地方。
這樣還不夠,他們還想出了第二種方法:養雞。雞被蚊子叮了以后,并不會像人類一樣被傳染到西尼羅病毒和寨卡病毒而生病,相反,它們本身會產生一種抗體。這種抗體不僅會保護它們不因病毒生病,還會將它們血液中的病毒含量降到很低。這種雞被他們稱為“哨兵雞”,小組成員們經常會從散布在園內的不同雞群中抽取血液,來看雞們體內是否有這種抗體、抗體的含量是多少,以此來判斷哪塊區域的蚊子身上攜帶的病毒較多。
靠著這兩種偵查方法得到的數據,迪士尼規劃出了一個蚊子分布圖,也由此得知具體應該在哪里進行重點殺蚊。
每天日出和日落,是蚊子最猖狂的時候,迪士尼度假區就會進行一天兩次的殺蚊劑噴灑,覆蓋的范圍包括道路、田野、水道、防火障等,跨度長達138.4公里。
為了不把殺蚊劑噴到游客身上,園方會相對應減少游客活動區域的噴灑。在一些蚊蟲疾病的高峰期,類似于1990年和1997年的腦炎,園方則會在游客進園時發放通知,希望他們盡量在日出日落的時候減少戶外活動,或者穿長袖外套。
經過迪士尼人的不懈努力,蚊子終于得到了控制,來這里游玩的人基本不用擔心被蚊子叮咬。
迪士尼良好的環境和游玩體驗有口皆碑,人們往往認為他們有什么特殊的魔法能抓住游客的心,其實用心對待游客才是迪士尼最有價值的魔法,即使他們的對手是只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