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全市農技協工作會和農技協轉型升級服務鄉村振興研討會近日在涪陵同時召開。會議邀請專家、學者為農技協轉型發展出謀劃策。
在2019 年重慶市農技協工作會上,萬州區、巴南區、江津區、彭水縣等區縣科協作了大會交流發言,回顧2018 年農技協工作成果,積極構建基層農技協組織,助力農技協綠色發展轉型升級。各區縣圍繞鄉村振興、農技協轉型升級,開展了一系列有益探索,并在人才培養、農業指導、組織建設、規模化運營、服務“三農”等方面積極實踐。

7月2日,江蘇省泗洪縣臨淮鎮溧河村水生植物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社員在采收藕帶。
為改善洪澤湖水域生態環境,近年來,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擴大荷藕、菱角、芡實等水生植物的栽植面積,既凈化了水質,又助漁民增收。
新華社發
許昌亮 攝
針對基層農技協建設工作,市科協相關負責人強調,要加強農技協組織體系建設,構建市、區縣、鄉鎮“立體式、跨區域、網絡型”農技協組織體系,鼓勵多種形式的融合發展,重點支持新型主體型、規模經營型、專業標準化型、全程服務型及跨區域型等農技協的發展,還應加強農技協人才隊伍建設,儲備一批為促進農業科學技術轉化和推廣普及的骨干力量。
在農技協轉型升級服務鄉村振興研討會上,重慶農業科學院院長唐洪軍立足于重慶地形、氣候等特點,作了《關于重慶現代山地高效農業發展的思考》報告。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李曉林教授作了《科技小院——新時代農業科研、科技服務與人才培養有機融合的新模式》報告。
重慶集大城市、大農村、大山區、大庫區于一體,怎么加快現代農業的發展步伐?“我們要發揮立體氣候明顯、特色產品豐富的資源優勢,發展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唐洪軍說,“發展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產業振興是關鍵,要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兩山’理論,走深走實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的‘兩化路’。”
此次市農技協工作會和農技協轉型升級服務鄉村振興研討會通過學術報告等形式加強了溝通和交流,深入探索鄉村振興戰略的頂層設計,為推動重慶農業健康、繁榮與可持續發展做出積極貢獻,也為重慶市農技協創新發展提供了智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