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何君林
人物名片
葛良鵬,博士,研究員,現任重慶市畜牧科學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長,曾獲重慶市科技進步一等獎、重慶市科技進步二等獎、中國實驗動物學會科技進步二等獎。
提到農業科研,提到畜牧科技,提到生物技術,我們會想到什么?如果想找到確切的答案,想獲得一種具體的感受,或許我們可以走進坐落在渝西大地的重慶市畜牧科學院(以下簡稱市畜科院),靠近那些埋頭躬耕的科研人員。
在這里,我們將邂逅重慶市畜科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長——“80”后青年農業專家葛良鵬。高大的身材,一副充滿陽剛之氣的硬漢形象,讓人頗感意外,似乎一下子很難把他跟想象中戴著眼鏡、時常眉頭緊鎖、不時陷入凝思的專家畫上等號。但事實告訴我們,他確實是生物工程研究領域的青年專家,是市畜科院生物工程研究領域的領軍人物。
地處渝西的榮昌,不能說偏遠,但確實是個小地方。出生于安徽的葛良鵬,也許從未想過自己會跟榮昌這個小地方發生什么關系。他一路求學,一直讀到博士,最終的歸宿無疑就是從事科研工作。
現在人的普遍心態是往大城市奔,就算不能到一線城市,也要沖向新一線城市,至少是省會城市。然而,從陸軍軍醫大學博士畢業后,葛良鵬卻被榮昌這個小城市吸引住了,只因市畜科院坐落在這里。
從事科研不是圖熱鬧和光鮮,而是需要堅實的平臺。而市畜科院便是葛良鵬心中理想的平臺,于是他義無反顧投奔而來,十余年扎根榮昌科研一線,開展生物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研究,并取得一系列高水平成果,對推動榮昌區科技進步和科技創新做出了重要貢獻。

人源化抗體小鼠培育。
在這里,他帶領團隊培育出目前我國唯一的人源化抗體小鼠,打破了國外多年的技術壟斷,為我國抗體產業的源頭創新提供了核心工具保障,目前該成果已在榮昌區進行轉化,并推廣至多家上市醫藥公司。
他還帶領團隊在榮昌建立了目前我國唯一的無菌豬繁育和應用平臺,在國際上率先建立了豬的超大基因基因編輯技術,組建了重慶市醫用動物資源開發與轉化應用工程技術中心,被科技部命名為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使榮昌在醫用動物研究開發的相關領域處于國內領跑、國際先進的水平。
十余年來,葛良鵬盡情揮酒自己的激情與才華,主持了多項國家和省部級重點項目,發表SCI 論文30 余篇,獲國際國內專利7 項,成果轉化2 個,省部級獎勵3項,先后受到表彰。他的相關事跡在《科技日報》《重慶日報》和中國農村網等主流媒體進行報道,展示出別樣的風采。
在市畜科院,如果院方允許,我們會見到赫赫有名的人抗體轉基因小鼠CAMouse。而這,就是葛良鵬帶領團隊奉獻的杰作之一。用葛良鵬的話說,在市畜科院,人源化抗體基因工程小鼠CAMouse堪稱“大明星”。
“人源化抗體小鼠是開發全人抗體藥物的核心工具動物,其使用基因工程的技術手段,將鼠的抗體基因置換為人的抗體基因,使小鼠直接表達人類抗體蛋白,用于腫瘤、自身免疫疾病等重大疾病的治療性抗體藥物開發。”只要提到人源化抗體小鼠,葛良鵬就顯得神采飛揚。
據介紹,截至2017 年10 月,美國FDA 批準了25 個全人抗體藥物,其中18 個來源于人源化抗體小鼠,占獲批全人抗體的70%以上,年產值200 億美元左右。但由于人源化抗體小鼠培育難度較大,全球僅成功培育出極少數幾個品系,此前一直被國外壟斷。
國內之前由于缺乏人源化抗體基因工程小鼠這類核心關鍵技術,導致抗體藥物開發的源頭創新不足,目前自主開發的抗體藥物僅有10 個,大多數以仿制為主,年產值不足百億元,且80%以上的市場份額被國外公司所控制。
科學沒有國界,但產品卻是有國界的,中國不能總是依靠仿制,那樣是沒有前途的。葛良鵬生出一種強烈的愿望,那就是培育出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人抗體轉基因小鼠,并與國內外醫藥企業共同協作,研發更好的藥物,共同促進中國抗體產業的健康發展。
于是,他牽頭培育出目前中國唯一的人源化抗體基因工程小鼠CAMouse,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為我國抗體藥物開發提供了源頭創新保障,將結束我國抗體藥物主要以仿制為主,核心知識產權和產業發展的主動權受制于人的被動局面,有望使重慶在我國抗體藥物產業中占據特殊地位。
令葛良鵬感到欣慰的是,他牽頭培育的人源化抗體小鼠成果已在榮昌區就地轉化,成立了重慶金邁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目前,重慶金邁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掌握有目前我國唯一自主培育的人源化抗體小鼠,已吸引多家國內外大型生物醫藥公司前來洽談合作,并已授權多家上市生物醫藥公司進行使用,對促進我國抗體醫藥產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說到“豬”這種家畜,人們肯定都不陌生,常言道:沒吃過豬肉,難道還沒見過豬跑?但事實告訴我們,肯定很多人都沒見過“人源化抗體豬”,也沒有見過“無菌豬”,甚至都沒聽說過。
那就讓我們追隨葛良鵬的科研步伐,去見識他帶領的團隊正在研究的“人源化抗體豬”,還有已經培育出來的“無菌豬”。
據介紹,人源化抗體豬的原理與人源化抗體小鼠類似,但由于豬具有個體大,繁殖率高,易于進行生物凈化的特點,在SARS、Ebola、Zika 等突發性重大生物安全事件,以及生化武器防控方面,可利用人源化抗體基因工程豬在短期內生產大量預防性全人多克隆抗體,進行預防控制,因此在國家公共衛生安全和軍民融合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和地位。
由于該項目難度極大,目前全球僅有美國Rivivicor 公司和市畜科院在開展此項工作。盡管Rivivicor 公司起步較早,但葛良鵬領銜的團隊在國際上率先突破豬超大基因(>500kb)轉基因的關鍵技術,取得階段性成果,在國際上第一個培育出轉入免疫球蛋白輕鏈超大基因轉基因豬,由此取得這一領域的領先地位。預計在未來的3~5年,將在重慶培育獲得世界上第一個能用于生物安全防控的人源化抗體豬。
雖然我們暫時還不能目睹“人源化抗體豬”的風采,但葛良鵬帶領團隊經過多年的技術攻關,成功突破無菌豬培育的核心關鍵技術,在榮昌建立了國內目前唯一一個無菌豬繁育平臺,并在國內首次培育獲得了“無菌豬”。看上去“無菌豬”和普通豬在相貌上并沒有什么差別,但“無菌豬”的生活待遇卻比普通豬要高很多倍,住的是無菌房,呼吸的是無菌空氣,食用的是無菌飼料和飲水。
無菌豬是一種不含任何微生物的特殊模式動物,在醫學、生物學、畜牧獸醫學等領域均有廣泛的用途。將嬰幼兒腸道菌群移植到無菌豬體內,能夠模擬兒童腸道消化吸收特點和免疫系統的發育,是進行兒童疫苗和嬰幼兒奶粉質量評價的重要模型。將患者自體干細胞植入特定器官發育阻斷的豬胚胎,飼養于無菌環境中,有望在豬體內培育出患者自體的器官組織,是解決目前臨床器官移植短缺的重要方向。利用無菌豬還可建立一系列特殊用途的動物模型,用于特殊膳食產品開發、疾病診療新技術和藥物開發等。
據說,“無菌豬”應用平臺投用后,國內外多家企業和多個地區紛紛開出優厚條件,向葛良鵬拋來“橄欖枝”,但他都毫不猶豫拒絕了,堅持將成果在榮昌區進行轉化,成立了重慶市百斯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目前,該公司作為目前我國唯一擁有無菌豬平臺推廣權的商業公司,已承接了多個院士、大學校長團隊以及英、美等國頂尖科學家的合作項目,對吸引國內外頂級智力資源前來榮昌開展項目合作,提高和宣傳榮昌科技水平、培育高新技術成果起到了積極的助推作用。
“雖然榮昌是個小地方,但市畜科院卻是一片沃土。院里領導的思維非常超前,積極幫助科研人員搭建研究平臺,對科研人員的研究總是給予最大的信任和包容。”葛良鵬說,“只要自己深耕苦研,一定會在畜科院生物工程研究領域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