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忠誼
重慶市水產技術推廣總站

6月重慶、湖北及全國監測平均價格
價格走勢原因:
從生產來看,盡管存塘魚逐漸減少,但主產區淡水魚庫存量依然較大。消費方面,市場水產品整體消費偏弱,導致魚價漲幅明顯不及豬肉等相關農產品。6月份氣溫上升,運輸成本增加,批發價和重慶井口市場魚價均出現小幅上揚,但重慶產地價和零售價表現平穩。
6月重慶井口水產品價格批發均價11.85元/kg,環比上漲2.87%,交易量7 485 t,環比增加200 t,增幅2.8%。
7月份,高溫天氣逼近,“長途魚”到貨量進一步下降,地產魚銷售進入旺季。一是氣溫、水溫繼續上升,運輸成本增加,推動魚價上升;二是處于淡水魚生長季節,商品魚庫存繼續下降,主產區供應減少,池邊價提高;四是飼料價格提高,養殖成本增加。因此,7月份魚價出現穩中有升態勢。

一是科學投喂。7月份是全年氣溫和水溫較高的月份,養殖的水生動物進入生長旺盛期,要根據天氣變化,及時調整投餌率。二是切實加強魚病防治。定期消毒、換水,使用光合細菌、硝化細菌、EM菌等有益微生物制劑調節水質。三是預防洪災。定期檢查并維護漁業設施,疏通進、排水管道,固定圍網;同時密切關注天氣變化,隨時應對強降雨災害天氣造成災難性損失。四是強化管理,充分發揮增氧機作用。每天中午12點到下午2點、黃昏到次日清晨期間啟動增氧設備,確保水產品健康生長。五是及時捕撈上市。將達到上市規格的水產品及時銷售,減輕池塘庫存壓力,降低市場風險,增加養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