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何君林

炎熱的夏季,走進榮昌區龍集鎮六合村6 社,置身“新農夫葡萄園”,我們將收獲沁人心脾的甜密。從美人指到金手指、玫瑰香等高端特色品種,從紅提到巨峰、夏黑等暢銷品種,多達12 個品種的葡萄有的已經成熟,有的正在成熟,紛紛從密集的葉子中間顯露出來。
在葡萄園穿行,我們看到的不只是一串串誘人的葡萄,還會見到葡萄園的主人——六合村6社村民夏方容。此刻,夏方容正埋頭鏟除園子里的雜草,當她起身時,隨手將一根葡萄藤牽順,從葉縫間灑漏下來的陽光讓她額頭的汗珠折射出一種別樣的光彩。
早些年,葡萄和夏方容沒有絲毫關系,在她的視線之外。那些年,夏方容和丈夫背井離鄉,在四川邛崍打工討生活。她是一家針織廠的技術骨干,丈夫是家具廠的師傅,日子不溫不火,像眾多打工者一樣平淡。
時間進入2011 年,住在老家的公公患了癌癥,婆婆的身體也日漸衰弱,怎么辦?夏方容和丈夫反復商量,最終決定辭職回家照顧兩位老人。然而,回鄉后兩人都沒有工作,家庭經濟狀況急轉直下,生活捉襟見肘。
天上不掉餡餅,地上不會長錢,兩人整天愁眉不展。在焦愁中隱隱有一絲光亮在夏方容心頭閃了一下,她不僅看到自家周圍有很多土地無人耕種,還想起在邛崍打工時房東家的葡萄園。
為什么不可以把這些地承包下來種植葡萄?她暗自問自己。
這就叫“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經過考察,結合龍集鎮當地的地理環境和市場需要,夏方容決定種植高品質葡萄,并采取顧客上門采摘的銷售模式。計劃很美好,但要變成現實卻是另外一回事。
大面積種植葡萄,需要資金和土地作支撐。為籌措資金,夏方容不僅拿出自家的積蓄,還四處向朋友借錢。總算湊齊第一筆啟動資金,承包土地卻出現了問題,村民表現不積極,不放心把土地交給她。沒有更好的辦法,只能挨家挨戶做工作,耐心講解、說明、懇求,可謂是掏心掏肺、費盡口舌。
為了承包土地,夏方容幾乎把想要說的話都說出來了,沮喪得都快放棄了,才在村干部的幫助下把土地落實下來,那時已經是2013年了。雖然過程很艱難,但終于看到土地歸攏到手,夏方容露出了久違的笑臉。

都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當夏方容開始在承包地上真刀真槍開干的時候,卻發現困難和挑戰接踵而來,種植難度超過了預期。比如,高端葡萄品種都顯嬌氣,比普通葡萄更怕曬怕澇,管理方式差異極大。還有,龍集的地形與四川邛崍那邊完全不同,地勢沒有那么平坦,種植起來極其不易,人工成本很高,效率極低。
開弓沒有回頭箭,再難也只能咬牙堅持,只能把一個個困難克服。夏方容在前期投入的基礎上,再向銀行貸款10萬元,建起大棚,開挖溝渠,對其進行精細化管理。同時,在鎮政府的幫助下,葡萄園外的公路全部改成水泥路,園內也鋪設了1.2 m 的水泥便道。
葡萄園就像自己的孩子,需要精心呵護。于是,白天夏方容和丈夫到地里打理葡萄園,晚上在燈下潛心學習葡萄種植技術和管理方法。功夫不負有心人,到2015 年夏天,新農夫葡萄園終于迎來掛果成熟并大獲豐收。看到一串串沉甸甸的葡萄掛滿枝頭,夫妻倆開心得像過年。
同樣令夫妻倆開心的是,這些葡萄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采摘。每年6月到10月,葡萄園迎來采摘高峰,不少榮昌城區的游客自駕來采摘。有些游客還在園里吃農家飯,再買點葡萄酒和土雞,要玩一天才回城區。不僅如此,周邊一些區縣如大足、永川以及四川隆昌、瀘州等地的游客也聞訊而至。
如今,新農夫葡萄園規模不斷擴大,規模子擴大到1.3 hm2,種植葡萄樹達3 000多株。另外,夏方容還從新疆引進許多新型品種如“美人指”“玫瑰”等。她還堅持每年都給大棚換膜,施有機肥,使葡萄園每667 m2產量達500 kg。
下一步,除了擴大葡萄園規模,引進多品種葡萄外,夏方容還計劃將家里的農房利用起來,打造成為一家娛樂休閑的葡萄園農家樂。看到她信心百倍的樣子,我們不得不相信,“甜蜜的事業”確實已經在她心頭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