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林草”,這個概念讓傳統林草邁入了“智慧時代”。近日,在關帝林局森林防火指揮中心,通過一場演示,讓人真切地感受了一次森林防火監測與預警系統高效運作,室內與室外遙相呼應,空中與地下協同作戰場景帶來的震撼。
6月9日,山西省關帝山國有林管理局智慧林草信息化中心的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這個中心從2019年開始建設,目前已經完成兩期建設任務,分別是大數據中心和試點項目,其中主要包括數據庫、智慧林草管理平臺、防火監控系統等。平臺預設了11個子系統,現已完成了數據管理系統、巡護監控系統和防滅火指揮系統建設。通過這個平臺,大到全局的森林資源狀況,小到每個林場、每個林班、每個小班的各種因子,都能清晰可見。人工GPS巡護、視頻監控、無人機巡航、衛星監測這四套系統相互補充,可及時發現火情,無論哪個系統監測到火情,指揮中心的系統都會自動報警并精準定位,指揮部人員在這里就可以立即啟動相應的撲救預案。”
智慧林草通過充分利用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通過感知化、物聯化、智能化的手段,形成林草立體感知、管理系統高效、服務內外一體的林草發展新模式。近年來,國家不斷加強林業智能化信息化建設,相繼出臺了《中國智慧林業發展指導意見》《全國林業信息化建設綱要》《關于促進林業和草原人工智能發展的指導意見》等文件。在這一背景下,關帝林局在山西省先行先試,高起點規劃、高質量發展,率先啟動了智慧林草建設項目。
目前,關帝林局采購了兩臺大功率無人機,在二道川林場開啟無人機管護試點,進行遠程重點巡查巡護和應急巡查巡護。全場4個遠程視頻監控前端、5個視頻卡口路段監控、7個智能語音防火提示裝置,對轄區森林火情、林情、人員活動情況24小時實施有效監測。采集野外信息,獲取轄區范圍內的圖像、溫度、濕度、風力、風向、雨量、土壤墑情等數據信息,利用平臺分析處理,為森林資源管理提供決策依據。實現全天候觀測,一旦發現火情,迅速啟動應急預案,進行撲救,消滅火情。
“過去要爬到深山老林搞調查,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現在手持手機,輕輕一點屏幕,便能了解森林資源的動態變化情況。”二道川林場一位工作人員感慨道。
逐夢揚帆,再起航。智慧林草的夢想在關帝林局已變成現實,在未來發展的道路上,關帝林局將用創新時代的工筆寫下新的追求,為智慧林草的發展探索出一條切實可行的道路。

6月10日,觀眾參觀展會上的一臺口罩生產設備。當日,廣州國際防疫物資展覽會在保利世貿博覽館舉行。本次展會面積共計3.6萬平方米,設有防疫產品、設備、綜合服務、原輔料等4個展區,參展企業約600家。
新華社記者鄧華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