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原
摘 要:在廣場的多元化與多樣化的不斷發展下,衍生出廣場中的形態也是多種多樣,各種形態在不同方面也能帶給體驗者不一樣的視知覺體驗。設計師要充分了解不同人群一系列的行為反應,對各種形態也需要有良好的認知與把控能力。文章重點分析廣場當中多樣的形態運用在多方的設計上給不同人帶來的各種視知覺方面的感受,分析形態和行為之間的關系,滿足使用者的行為需求,從而設計出具有更好體驗性、人性化特征的廣場。
關鍵詞:廣場規劃;形態多樣性;環境;行為
廣場的設計過程中要考慮諸多因素,要滿足使用者的各種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交往需求、精神需求、文化需求等。在設計過程中,各種限制性問題的出現也對設計方案造成了一定的困擾,例如尺度問題、自然地勢問題、當地的文化背景問題、社會問題等。人對環境的認知受到多方面的影響。
尺度過大會讓人產生一種空曠感、孤獨感,所以適當的圍合與遮擋會讓人減少心理上的孤寂感,產生一定的安全感。通過利用形態的圍合會使人有一個視覺的中心點,中心點的標志性的主題符號形態與景觀小品的無意識性形態的影響會加固人們對廣場文化的印象與認知。人的第一視覺點很重要,會迅速產生對其觀察品的記憶,形態的統一性會產生相應的舒適性,標志性的形態在觀察者的視野里出現,視覺的感知會調動人們的相關記憶,讓個人去給其下定義,使相應的設計達到設計者本身都未知的效果。道路動線也是通過各種形態的重組搭配產生的,主要的形態會成為相應的主要節點,使得使用者產生方向感與歸屬感。
一、人的行為
(一)生理行為
廣場可以滿足人對各種活動的場地需要,如鍛煉、音樂、藝術、談話聊天、陪家人玩耍和商業買賣等各項活動,相當于滿足人們日常需要的一個綜合體。
1.不同年齡的生理行為
第一,老年人的生理行為節奏緩慢,因為隨著年齡增長,身體機能減弱,需要適當的運動與新鮮的空氣,平時在生活中可以注意到,老年人多以緩慢的運動為主,如太極、下棋、遛鳥等。第二,年輕人需要賺錢,所以經常會看見廣場中的一些商業活動,如街頭歌手與街頭舞者。第三,兒童愛動,所以以劇烈的動態運動為主。
2.不同性別的生理行為
男性在廣場中起主導的地位,通常以劇烈的運動為主,如滑板、籃球、輪滑、單車等;女性則會選擇一些比較靜的運動,如瑜伽、舞蹈、唱歌等。
(二)心理行為
心理行為稱為隱性行為,通常會無意識地引發一系列的生理行為,廣場可以滿足人心理上的需要,在一定的條件下滿足人們親人性、親水性的天性。
不同年齡的心理行為如下:
第一,老年人現在通常獨居,與兒女不在一起,通常會感覺到孤單,而廣場恰恰會提供給老人們聚集在一起聊天、運動的場地。老人在鍛煉身體的同時更滿足了心理所需,也是一種心靈寄托,其對生活的態度也會變得積極。
第二,年輕人的工作競爭激烈,壓力過大,廣場可以有效地提供他們休息、暫時回避現狀、調整心態的一個地點。通過廣場中開放空間的各種活動,和各種形態組成的私密空間,年輕人可以有效地緩解和合理地發泄自己的情緒,調整自己的狀態,使自己能在各種壓力下有一個更好的狀態。
第三,兒童則會更好地去觀察,觀察景觀節點形態的多樣性,從而引發聯想,對幾何形態、符號、顏色有更進一步的理解,對自己的思維有更進一步的提升,激發想象力。兒童在廣場的活動中能夠真正與陌生的同齡人交流,從心理上帶來影響,使其鍛煉與人交流、相處的能力。
二、點、線、面在設計中的應用效果
(一)點
點是最基本的形態元素,也是景觀中最小的設計元素,點可以起到聚集人的視線、點明設計主題、豐富景觀效果與增強景觀完整性的強調作用。通過大小不同的排列形式、排列方向等各種變化來平衡景觀的協調性,增強整體效果,使整體富有韻律性、節奏感,形成具有擴張性或聚集性的景觀視覺效果。各個景觀點的出現也有效地將廣場的整體大塊劃分成不同的景觀小點,有效起到平衡作用,將人的密度打散,保證整體的持續性和良好的運作性。
(二)線
點移成線,線的出現也決定了整體的設計理念與設計風格。水平線與垂直線會給人穩定、開闊、莊嚴的感覺;斜線與折線則體現了打破原有規則的感覺,帶來變化與未知性,運用到大的景觀效果中會體現不同的層次感,例如下沉廣場,會將空曠的廣場劃分得有層次性,整體的設計尺度也會被分散成不同大小體塊,更便于設計者對設計的把控;曲線則給人趣味性、活潑性,帶來溫柔舒適的感覺。了解線在不同狀態下的特質能夠更有效地把握整體的設計風格。
安藤忠雄代表作“住吉的長屋”反復運用水平線與垂直線,使整體效果給人干凈、穩定的感覺,充分考慮到日本當地的人文條件,與周圍的建筑景觀保持著和諧卻不統一的效果,項目整體的氛圍塑造出寧靜的私密感,仿佛與外界隔絕般的安逸狀態,真正找到了自己心靈的世界。
(三)面
線的各種形式的移動也形成了各種有規則或者無規則的二維無厚度的平面。基本的幾何圖形有矩形、三角形、圓形,還有不同的方式衍生出的其他幾何圖形、曲線圖形、不規則的有機圖形等。
矩形的應用是整體景觀建筑中最為常見的,也是最為普通的應用方式。因為矩形是人們對建筑景觀在心里所認為最原始的建筑形狀,能夠融合在各種景觀設計當中而不顯突兀,毫無違和感。三角形則會使整體效果更具動感、穩定感。圓形具備簡潔性、向心性,運用在景觀節點當中更具整體感,有一定的聚集力,吸引人的視覺點。廣場設計也通常將大面積的圓作為整個廣場的中心點供人們做鍛煉、溝通、買賣等集體活動使用。圓的向心力能使人從心理上感受到廣場的主體位置,從而圍繞其活動。圓的組合使用會讓整體景觀空間更具跳躍力。橢圓形比基本的圓形增加了動感,運用在景觀中也會達到不一樣的效果。有機不規則形狀的隨機性則會區別于規矩的幾何圖形,使每一個景觀都具有未知性,也會給設計增加許多不確定性的亮點。
Fran Silvestre是西班牙著名的建筑大師,他的設計沒有任何多余的裝飾。Balint House項目位于瓦倫西亞的郊外,建筑整體設計引用了橢圓形態,弧形的建筑立面干凈利落,將周圍優美的自然景觀與建筑完美地統一起來,為這幢兩層住宅營造出優雅和諧的視覺印象。建筑干練的曲線極富感染力,橢圓形在其中的應用更是巧妙,使整體建筑造型更加具有現代感與藝術感。
面與面的相連與交叉會圍合出不同大小、不同形態的空間,配以綠植的點綴、水景觀的襯托會形成滿足不同人心理需求與生理需求的空間。
三、不同形態的雕塑景觀與地形
廣場中各種形態的雕塑景觀或組合小品會形成相應的視覺焦點,增強廣場的故事性,會起到一定的引流作用。有趣的雕塑形態、景觀小品與功能性設施(如座椅、指示牌、垃圾桶等)相結合會使人長時間停留在廣場內,從而也會促使人們進行消費行為,買杯咖啡或者買份甜點坐下來休息一會兒。當然還會有人不愿意進行消費,此類人們留下來也是有意義的。人的群體數量的增多也會將廣場整體氛圍更好地營造出來,至少為喜歡熱鬧的消費者提供了一個舒適的環境。不同種形態的錯落也導致了下沉式廣場這種地形廣場的出現。下沉式的廣場既豐富了層次性,也解決了偌大的廣場過于空曠的問題,豐富了廣場整體的人流動線,也有了明確的空間界定。東京的Futako Tamagawa廣場就是很典型的雙首層式下沉式廣場,將負一層空間的首層化,減少地下空間的壓迫感,引導人流進入下沉商業,打造雙首層之感,有效地增加容積率,提高社會效率,創造更大價值。將自然地貌形態與設計相結合更能夠使設計真正適應環境,創造出真正的綠色建筑,使設計融入自然,也能讓人們感受到設計與自然帶給我們的雙重魅力。好的廣場設計更能夠調動城市活力,如韋萊涅城市中心步行街區(圖1),將“更多的綠色”與“更多的城市表演空間”相結合,增加城市包容力,給城市注入新的生命力,增強城市地標性。各種折線而成的階梯將地塊分成大小不同的區域,每個區域也有相應的功能。階梯狀的排列讓設計整體的層次性大大加強,也同樣弱化了休憩空間的界定,仿佛我們每走一步都能坐下休息一下,大大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休憩空間的隨機性吸引更多老年人,層次的豐富增添了廣場的趣味性,既給了老年人之間交流空間,又給小朋友提供了玩耍的娛樂空間。廣場中各個體塊也被直線分割得大大小小,但是每個小體塊中心明確,所以形成了相應的表演空間,人們坐在階梯上看著藝術活動,既加強了交流,也滿足了各個年齡段人們的心理需求。純粹的顏色配以晚上燈光的烘托,使人仿佛坐在了一個劇場里,平靜愜意之感油然而生。
形態的多樣造成了不同種廣場形式的出現,在心理與生理上都給人以不同的感覺。在設計中形態的運用,能更好地體現當地的文化性、地域性,更能夠在多方面為城市帶來煥然一新的面貌,注入新鮮的活力,增加城市生活的多樣性。
參考文獻:
[1]王霞.基于人的行為的廣場設計研究[D].景德鎮陶瓷學院,2012.
[2]黃伶俐.廣場設計中的環境與行為心理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6(7).
[3]陳嵩,苑群.淺談地中海建筑風格[J].科技風,2011(8).
作者單位:
魯迅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