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萌 祁滿利 陸欣怡


摘 要:文章結合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大學生活動中心改造項目,分析獨立學院學生特點,結合本校辦學方針,制訂出最優化的設計方案,使其既滿足獨立學院大學生的活動空間需求和情感訴求,又能結合學校辦學方針,樹立標志建筑,使得大學生活動中心兼顧學生生活、娛樂、學習,又能夠滿足學校對內對外召開大型活動的標準。文章進而又對活動中心空間的區域劃分、室內導視系統的協調統一做了功能化的分析探索。
關鍵詞:獨立學院;大學生活動中心;改造;設計
基金項目:本文系江蘇省高等學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201813655015Y);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016SJD760130)研究成果。
獨立學院作為高等教育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強調創新型、應用型、實踐型人才培養,獨立學院的風格化教育也側重大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大學生活動中心作為自主學習、自由探索、學術交流的平臺,承擔著該學校第二課堂和素質拓展教育的雙重任務,是增進師生關系、提高社交能力的重要場所,也是高校文化的傳承空間,肩負校園文化建設的重任。因此,大學生活動中心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與高校的發展息息相關。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以下簡稱南航金城學院)自成立到現在已有十幾年的發展歷史,學校的專業設置、人才培養、實踐教學模式在遵循母體學校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辦學模式基礎上,重視基礎理論研究和知識傳授,強調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
南航金城學院大學生活動中心位于學校南北區中部,建于2005年,建筑總面積9645平方米,建筑外觀質樸、簡練,供在校生13000余人使用,由于歷經10年風雨,很多設施老化,內部功能分區不合理,不能滿足越來越多的使用需求。在活動中心的功能化空間設計中,針對高校學生對于活動中心的功能訴求,在空間改造方面不改變原有建筑體,結合現有的空間項目進行創新,最大化利用空間,布局分配合理的同時設計出具有學校特色又具現代感、讓學生產生歸屬感的特色活動空間。
一、當代視角下活動中心設計的演進軌跡
我國對大學生活動中心設計的關注起步較晚,從20世紀末少數院校才開始在校內設活動中心,僅限于室內空間的活動,缺乏對大學生活動需求的認知服務,形式單一,內容局限。近年來,高等學校對于學生綜合素質培養教育有所提高,國內的大學生活動中心也變得更加有學校的特色和代表性。比如南京大學仙林校區的大學生活動中心,活動中心內設1125座大劇場、294座小劇場和報告廳、多功能大廳、活動用房等。國外的加州大學圣迪亞戈大學生活動中心,從區域分區、環境采光、行走路徑等進行了分析,極大程度地滿足學校學生的生活、學習和娛樂需求。
在此基礎上,結合國內外幾所典型的大學生活動中心特點分析,通過網絡問卷調查,獲得分析數據,了解到當下大學生需要活動中心所具備的功能性和娛樂性,增加專屬活動空間,并結合本校的專業特色,從中提取元素在空間內進行創作再設計。同時,進行空間內部的導視設計,進一步加強空間與空間之間行走路徑的流動性和關聯性,營造出專屬本校大學生活動中心的VI視覺導視設計,讓本校活動中心的VI視覺導視設計具有整體性、統一性、標志性、獨立性,為師生提供舒適的視覺感受,強化師生對學校的認可度和歸屬感。
二、基于空間再創作的大學生活動中心設計
通過問卷調查了解到大學生對活動中心的關注度及使用率,通過建模分析光照變化確定最好的光照點。在大學生活動中心關注度與使用率的問卷調查中顯示(圖1、2),對大學生活動中心設施偏重方向的選擇上有83.58%的學生選擇娛樂休閑,這個數據反映出大學生群體對娛樂休閑活動的需求比較高。
為了節約能源,在空間上考慮到自然光的光照情況,計算光照時選擇每個月的15:00的時間段。因為除去正常上課時間,15:00以后是活動中心人群開始變多的時候,因此以這個時間點為準。如圖3、4、5所示,紅色表示光照時長,灰色表示陰角,粉色表示能接觸光但微弱。原有空間頂棚不透光,光線不足,東北、西南光線較強,因此在設計中應當考慮遮陽和采光。
南航金城學院大學生活動中心是一個三層建筑,在實地調研大學生活動中心時,發現室內空間浪費嚴重且沒有明顯的標識設計。原有一樓空間是風雨操場、羽毛球場地,四周沒有可供休息的場地,大廳空氣不流通,采光度不高。二樓空間過道浪費,原有太陽花心理活動中心空間狹小,設施不全,裝飾材料老舊,狹長、黑暗的過道給人一種壓抑的感覺,二樓中空部分西邊離墻過近,雖然敞亮但是影響美觀。三樓社團辦公室空間簡陋,門口空間浪費嚴重,各社團聯系較少,旁邊街舞社沒有練舞房間,占用走道。
重新調整設計后,進門可直觀看到樓梯,點綴彩色坐凳給人一種活躍的感覺。空間整體布局呈現動靜分區、多樣化、專門化、開放化的大學生活動中心空間特點,每一個特定的空間中都有不一樣的符號。在天井部分有連綿不斷的頂部造型,運用漸變色形成穿梭時空的錯覺。各功能空間減少了規訓性較強的空間屬性,整個長廊做成開放性的展覽空間,周圍的工作室與其形成整體,再造了全新的空間維度。由于整個空間是曲線造型,可以從不同的視角看到不同的空間。
大學生活動中心空間色彩上,在設計中將現有建筑中的顏色作為基色調,以藍白色調為主體現學校的專業特色性與空間的設計創新獨特處。空間效果上,活動中心大廳位于建筑中心,原先的活動中心以體育運動為主,空間范圍大,但沒有休息空間,因此改造后設計兩種方案。第一種方案,在活動區周邊保證正常運動情況下設少量坐椅,并設計簡單的裝飾符號,此方案在不改變空間結構的情況下可以很好地控制預算(圖5)。第二種方案,以藍白為主色調,擴大休息交流區,并設有泳池、攀巖墻,中庭空間設s形坐椅增加空間活躍性(圖7)。
活動中心健身房置于建筑東南方向,光照條件充足,空間敞亮,色調為藍色基調,地面采用跑道形式,拉伸空間縱深感。內部器械完備種類繁多,并配有瑜伽室。
三、具有民航特色的導視設計
大學生活動中心通過整體的導視設計,樹立了一個整體化、形象化、個性化的學校形象,讓各空間具有導視性,行走路徑更加流暢與舒適,實現路徑交織匯流的現實意義。
此次的VI視覺導視設計主要結合民航中的設計圖案和色彩搭配,提取其中藍、白兩色,并結合本校專業特色形成全新的視覺感受,體現現代性、包容性,以及標識衍生物的延展性,展現民航特色及所屬場館的特性與功能,并與整體空間相呼應,實現環境與導視設計之間的平衡,視覺與環境的雙重融合。整體導視設計以“線性”為主體設計,通過剪影方式再設計“以形達意”,輔以藍色為底色,結合功能區域特性,整齊簡潔的風格讓人眼前一亮,加入了一點立體幾何的未來設計感,不僅簡約,且與建筑基調統一(圖10、11)。線性的設計在包容性以及未來衍生物的設計上有很好的延展性,并且在明確功能性上也做到了很好的美觀設計。
四、結語
改造有別于新建,受固有建筑和經費的局限,南航金城學院大學生活動中心并不是完美無瑕,建筑造型有些欠缺,與內部空間造型還有一些不和諧之處。此外,獨立學院是培養創新型、應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獨立學院的大學生活動中心的設計也應該緊密結合獨立學院發展的軌跡,順應時代發展要求,結合獨立學院自身特點,進行探索和創新。
作者單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