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愛芳
摘 要:很多家長和老師認為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無非就是教會學生認識簡單的生字詞和古詩詞等等,認為學生在小學階段并不需要掌握過多的語文知識,殊不知在小學階段正是學生學習習慣養成的黃金時期,小學階段是學生們學習的起始點,各位老師應當注重這個時期學生良好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的培養。而在語文學科當中,閱讀能力就是一種很重要的學習習慣。在這里淺要談談如何提升小學階段學生的閱讀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能力;教學方法分享
一、認識到閱讀能力的培養對于學生們的重要性
眾所周知,我國一直以來都在推行素質教育的教學方針,要求教師不僅要重視學生的學科成績,更要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在語文學科當中,閱讀能力便是很重要的一項學習技能,通過閱讀學生可以接受更多的知識和外界的信息,是學生除了課堂以外最大的知識來源途徑,除此以外,在閱讀的過程中也能豐富學生的學習思維,拓展學生的視野,幫助學生快速及時地了解更為廣闊的世界。由此可見小學階段的語文閱讀能力培養是必不可少的一項教學任務,而想要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第一件事就是要廣大師生都意識到閱讀對于學生的重要程度。各位教師應當重視起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喜歡上閱讀,養成自發性閱讀的好習慣,進而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和綜合素質。
二、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他們或許并不能及時地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進而激勵自己進行課外閱讀和學習。這個時候老師就可以巧妙地運用趣味性作為引導,讓學生對閱讀產生濃郁的興趣,讓他們覺得閱讀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這樣學生才能積極地參與進閱讀。
1.向學生分享自己的閱讀感受
各位老師在課堂上可以時常與學生分享自己的閱讀感受,將自己的閱讀收獲分享給自己的學生,用這種“現身說法”的形式讓學生在情感上產生共鳴,激發學生強烈的閱讀欲望。與此同時還能收集一些關于閱讀的名言警句、經典的歷史典故等分享給自己的學生,讓學生以優秀的古人為榜樣,積極地開展自主性的閱讀,從閱讀中收獲豐富的知識和優秀的思想。
2.開展適當的閱讀活動
在課程安排上面,各位老師可以每個月適當地安排一兩節課用來開展與閱讀有關的小活動。例如可以讓學生分享這一個月以來自己所看的書籍,分享一些自己學習到知識或是一些有趣的小故事,這樣一個小活動既能激勵學生在課后積極地去閱讀書籍,又能讓學生在分享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增加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和對閱讀的熱愛。這樣一來學生也就能更加自發地去主動閱讀和主動學習了。
3.給學生推薦優秀的書籍
很多時候學生之所以對閱讀不感興趣還是因為他們沒有領略到閱讀的趣味性。老師們在上課的時候可以主動向學生推薦一些有趣的書籍,甚至可以挑選書籍當中一些有趣的片段分享給自己的學生,利用講故事的形式講解其中的一些精彩的片段借此激發學生濃郁的興趣,學生自然而然就會想要了解整本書的故事情節,這個時候老師再向學生推薦書籍,學生在課后就會迫不及待地去閱讀這本書,這也是一個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優秀方法。《海底兩萬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舒克貝塔歷險記》等都是非常有趣而又經典的書籍,能幫助學生打下一個很好的閱讀基礎。
三、傳授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
想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光靠培養學生興趣是不夠的,教師還要教導學生如何進行正確的閱讀。不同的書籍也有著不同的閱讀方式。通過傳授學生正確的閱讀方式,可以讓學生的閱讀工作開展起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對于一些比較簡單易懂的書籍或是文章,可以推薦學生采取略讀的方式進行閱讀,快速而又高效地略讀一遍并掌握文章的大致內容即可。而對于一些比較精彩,內容相對復雜的書籍,則采取精讀的方式,逐字逐句的搞懂文章的內容,深入的體會文章的精妙之處,用心去感受作者的寫作手法。除此以外還要讓學生養成良好記筆記習慣,將自己所閱讀到的精妙之處可以摘抄下來細細品讀和學習。對于一些優秀的書籍在閱讀完后也能讓學生嘗試寫寫心得體會,讓學生通過書寫觀后心得的方式加深對于書籍的印象和感受,學習書籍當中蘊含的優秀思想,例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中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他的一生歷經了多少磨難,可以就保持的高昂的姿態去勇敢的面對生活,這樣優秀的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欽佩和學習。
綜上所述,閱讀能力不僅僅是在語文學科中顯得尤為重要,同時也是當代學生應當掌握的一項優秀品質和學習技能。各位老師應當重視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通過培養學生對于閱讀的興趣性和傳授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引導學生熱愛上閱讀,并且通過閱讀收獲知識,充實自我,在知識積累和德育塑造上面同時取得顯著的成長,讓所有學生都成為符合新時代發展的全面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郭曉萍.淺談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7(33).
[2]劉珍.讓課外閱讀成為孩子精神成長的港灣:小學語文課外閱讀之我見[J].新課程(上旬),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