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碧蘭 馬梅花 陳婷婷 陳美佳 徐志華
[摘要] 目的 探究采用臨床護理路徑模式對前列腺電切術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護理效果。方法 該次調查選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該院收治的118例前列腺電切術合并糖尿病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實驗組59例、對照組59例,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實驗組患者實施臨床路徑護理模式,將兩組患者術后IPSS評分,殘余尿量情況,Qmax,與并發癥發生率進行對比。結果 實驗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且實驗組患者IPSS評分,殘余尿量情況,Qmax等數據指標明顯好于對照組,數據對比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前列腺電切術合并糖尿病患者護理中采用臨床護理路徑能夠使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改善,還可降低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安全性高,值得廣泛應用。
[關鍵詞] 臨床護理路徑;前列腺電切術;糖尿病;效果觀察
[中圖分類號] R47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06(b)-0109-03
前列腺增生癥是男科臨床常見病,患者會有尿頻尿急、急性尿滯留、排尿困難等臨床癥狀[1]。該病的最佳治療方式為手術治療。患者可選擇接受前列腺電切術的手術方法進行治療[2]。但行此手術后的患者容易出現諸多并發癥,如膀肌痙攣、繼發性出血、暫時性尿失禁與排尿不暢等。大部分前列腺增生患者還患有糖尿病,手術后會導致風險加大,因應激反應導致出現并發癥的可能性明顯增加。因而,采取合理的護理方式對于患者術后恢復至關重要,可有效避免患者出現較為嚴重的并發癥。該次調查中選取了該院男科2016年10月—2018年10月間收治的前列腺電切術合并糖尿病患者共118例,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收治的前列腺電切術合并糖尿病患者118例,該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59例,所有患者均為男性。所有患者均知曉護理方式并同意排除不適合使用手術進行治療的患者,排除對護理方式不認同或治療依從性較差的患者。對照組患者年齡在54~76歲,平均(67.5±3.9)歲,糖尿病病程在0.8~12.5年,平均(6.5±2.1)年;實驗組患者年齡為59~81歲,平均(66.8±3.5)歲,糖尿病病程在1.2~13.2年,平均(7.1±3.2)年。兩組患者的年齡、糖尿病病程等一般資料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能夠用于比較。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的護理方式為常規護理?;颊呷朐汉蠼邮芨黜棛z查,對患者健康狀況進行全面評估后給予患者一般性用藥指導和飲食指導等。
實驗組患者采用臨床護理路徑干預。此護理方式主要包括健康教育,技術護理和日常管理三大方面[3]。①健康教育:前列腺增生患者常見并發癥有尿急、尿頻、尿滯留等,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泌尿系統更容易出現感染,患者生活質量嚴重下降。護理人員應及時提醒患者按時喝水與排尿,避免出現便秘等情況。對于前列腺增生和電切術知識有限的老年患者在入院后往往會出現焦慮、緊張、擔憂、抑郁等不良情緒,護理人員要為患者講解相關知識,給予患者心理疏導,消除患者疑慮,并告知患者服藥時間和正確的用藥方式,給患者適當鼓勵,告知患者要有積極情緒面對治療,術后很快就會恢復等。②技術護理:術前對患者進行全面檢查,對患者血糖變化情況時刻監察。為患者留置導尿管,告知患者正確體位,保證排尿[4]。注意患者尿液顏色并據此調整沖洗速度,檢查引流管是否有擠壓、扭曲等情況,保證順利引流。術后對患者使用鎮痛藥等進行止痛處理,手術3~5 d后拔除導尿管,并對患者排尿時間、次數、排尿量、是否疼痛等情況進行詳細記錄。每天均要對患者尿道口進行清洗,保證尿道口清潔。③日常管理:行前列腺切除術的患者年齡普遍較高,且伴有糖尿病,其身體素質和機體功能往往較差,加之皮膚缺乏彈性等,患者皮膚和皮下組織極易受損,導致壓瘡等,因而護理人員要定期協助患者翻身,變換臥床方式,還可用水膠體透明貼等,使患者皮膚受到的摩擦減小,避免出現壓瘡[5]?;颊哌M行手術3 d后,告訴患者可采用半臥方式休息,有利于患者腸胃功能恢復,可降低肺部感染幾率。告知患者合理的飲食方案,告訴患者多食低鹽,低脂,高纖維高蛋白的食物。食用水果時,盡量選擇新鮮的低糖水果,避免吃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術后運動強度要適當,并告知患者要定期到醫院檢查。
1.3 ?指標觀察和評價
觀察實驗組和對照組術后IPSS評分,殘余尿量情況,Qmax。對患者并發癥情況進行記錄,包括尿路感染、膀胱痙攣、繼發性出血、電切綜合征等。
1.4 ?統計方法
記錄數據,應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包對患者肺功能指標相關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計數資料應用[n(%)]描述,行χ2檢驗,計量資料應用(x±s)描述,組間經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情況比較
對照組患者行前列腺電切術后出現并發癥人數多于實驗組,總并發癥發生概率遠遠超過實驗組,兩組數據對比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術后各項指標對比
對兩組行前列腺電切術的患者采用不同護理方式后發現,實驗組患者術后IPSS評分,殘余尿量情況,血糖變化,Qmax等指標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前列腺增生多發于五十歲以上男性,屬男性泌尿科常見疾病[6]。病理變化情況為腺體增大導致尿道深長且彎曲,相關組織受壓導致尿流變細,排尿困難,存在多尿與尿不盡等癥狀。常用手術進行治療,但術后容易出現各種并發癥,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患者因自身體質問題,手術過程中的應激反應較大,術后出現并發癥的概率更高。屬于微創性手術的前列腺電切術具有手術用時短,損傷小,術后恢復快等特點[7]。但糖尿病患者在手術過程中出現的應激反應會使血糖發生劇烈變化,從而使病情加重,護理難度較大[8]。臨床護理路徑屬于計劃性,預見性,科學性的護理方式,有著標準化的護理流程。臨床護理路徑對護理人員提出一定要求,告知護理人員要在特定時間點完成特點的護理措施,以保證給予患者最佳護理,保證患者可以得到較高護理質量,能夠較好恢復。臨床護理路徑的實施能夠提高護理工作的有效性和規范性,避免護理過程存在的重復性與任意性,也能避免因護理人員疏忽導致護理行為不到位而對患者造成傷害,該護理模式的實施可使護理計劃能夠被高效執行,可以避免護理工作在交接過程出現疏忽等問題。能夠使常規護理模式由盲目執行向有條不紊方向發展,可有效提高護理人員護理技能和水平,為患者提高更加高效的服務,可使患者滿意度得到大幅提升??茖W的護理方式對于患者術后恢復至關重要,能夠降低患者術后出現并發癥的概率。通過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得到安撫,有助于患者恢復;此外,還對患者進行一系列的技術護理和日常護理,告知患者正確的飲食方式和運動方式,可提高患者安全意識,降低患者心理負擔,促進患者恢復。為了驗證此方法的有效性,該次選取118例患者進行調查分析,采用了臨床路徑干預模式對實行前列腺電切術合并糖尿病患者進行護理,取得了較為理想的護理效果,實驗組患者各項指標明顯低于采用常規護理的對照組患者,且實驗組組患者術后并發癥概率明顯下降(P<0.05),說明該方法用于實行前列腺電切術患者術后護理能有效提高護理質量。
綜上所述,采取臨床護理路徑在前列腺電切術合并糖尿病患者護理中,具有較好的效果,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李曉英,徐莉,趙林紅.臨床護理路徑在前列腺汽化電切手術的圍手術期中的應用效果[J].疾病監測與控制,2017,11(8):679-680.
[2] ?劉蓉.探究臨床護理路徑對前列腺電切術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效果[J].基層醫學論壇,2017,21(30):4148-4149.
[3] ?薛鳳燕.臨床護理路徑在合并糖尿病的外科手術患者中的應用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3):162-164.
[4] ?蒙承山,韋明慧,甘能中,等.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后并發尿路感染的相關因素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7,15(17):29-30.
[5] ?宋娟,劉項.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患者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后低鈉血癥的預防及護理措施探討[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6,2(7):47-49.
[6] ?宿寧.對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實施圍手術期護理的效果探討[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16,33(5):539-540.
[7] ?曹月娥.對行尿道前列腺切除術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進行臨床路徑護理的效果觀察[J].當代醫藥論叢,2016,14(16):143-145.
[8] ?劉愛君.健康教育臨床護理路徑用于糖尿病患者臨床護理中的效果觀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7):124-125,144.
(收稿日期:2019-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