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菊

[摘要] 目的 研究對比ICU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護理方法及護理效果。方法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在該院ICU進行治療的100例糖尿病酮癥酸患者,將其隨機分為常規組和觀察組,常規組實施ICU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實施綜合護理,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酮癥酸中毒糾正時間、血糖控制時間、癥狀改善時間、住院時間均顯著低于常規組(P<0.05);且其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常規組(P<0.05)。結論 對ICU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進行有效護理干預,能夠顯著提高患者康復速度,且對其預后的改善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ICU;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效果觀察
[中圖分類號] R473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06(b)-0167-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nursing methods and nursing effects of diabetic ketoacidosis in ICU. Methods One hundred patients with diabetic ketoacidic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by ICU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October 2017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ventiona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conventional group implemented routine ICU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implemented comprehensive nursing to compare the nursing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correction time, blood glucose control time, symptom improvement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P<0.05).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P<0.05). Conclusion Effe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with ICU diabetic ketoacidosi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recovery rate of patients and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their prognosis.
[Key words] ICU; Diabetic ketoacidosis; Effect observation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DKA)作為糖尿病常見并發癥,是患者受外界因素影響,導致其升糖激素升高、胰島素缺乏,進而出現的脫水、代謝性酸中毒、高酮血癥、高血糖等病理改變,具有起病急、病情變化快、死亡率高等特點,因此,其臨床治療難度較大[1],需采取有效護理措施以改善患者癥狀,而常規護理工作更多的關注于對治療的配合,為研究其有效護理措施,該次研究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在該院接受治療的100例糖尿病酮癥酸患者作為研究樣本,對ICU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的護理措施急價值做相應的對比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在該院ICU進行治療的100例糖尿病酮癥酸患者隨機分為常規組及觀察組,每組患者50例,常規組實施ICU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實施綜合護理措施。觀察組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齡34~70歲,平均年齡(41.90±5.28)歲,糖尿病病程1~9年,平均病程(6.98±2.10)年,酮尿酸平均值為(2.92±0.31)mmol/L,血糖均值(21.04±2.91)mmol/L;常規組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平均年齡(40.25±6.91)歲,糖尿病病程1~9年,平均病程(6.91±2.62)年,酮尿酸平均值為(2.42±0.41)mmol/L,血糖均值(21.34±2.97)mmol/L。兩組患者一般情況及相關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常規組患者實施ICU常規護理,包括:①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監控,協助患者保持側臥,以避免嘔吐物進入肺部,并及時對患者嘔吐物進行清理,對咽喉部存在的異物的患者,應采取相應措施,將其異物及時取出,以保證其呼吸道的暢通,同時,對患者尿量、皮膚黏膜、血氧飽和度等指標進行密切觀察;②合理補液,為患者建立兩條靜脈通路,同時通過微量泵給予患者胰島素,根據其血糖情況,調節胰島素計量,保證輸液管的通暢,并記錄輸液速度和量,另外,對患者尿量進行監測;③血糖監測:按時測量患者血糖,其頻率為1次/h,當患者連續3次測得的血糖水平均處于正常值后,可減少測量頻率,即僅在其三餐后對其進行血糖監測。
觀察組在常規組護理的基礎上實施綜合護理干預:①心理護理:該類患者在患病期間多伴有焦慮及抑郁等不良情緒,護理人員能夠與患者進行充分溝通,在了解其情況后,及時對其進行心理干預,通過給予患者充分的安慰及關心,消除不良情緒,進而使其能夠積極的配合治療;②飲食護理:在DKA患者的急性期應該嚴格的控制患者的飲食,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對攝入的碳水化物、脂肪和油脂、蛋白質進行控制,患者包次低鹽飲食,并適當補充維生素等營養素;③健康教育:根據患者受教育程度及病情,對其進行具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告知其疾病發生的原因,治療方法及預計治療效果,并向其講解適量運動、合理飲食心理平衡等因素對其病情改善的重要性;④用藥指導:告知患者服用藥物的數量要嚴格按照醫囑進行,嚴禁其增減用藥次數及劑量,并請患者介紹治療期間可能出現的并發癥,避免患者在出現相應異常癥狀時出現恐慌等情緒[2]。
1.3 ?評價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酮癥酸中毒糾正時間、血糖控制時間、癥狀改善時間以及住院進行對比分析;并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1.4 ?統計方法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酮癥酸中毒糾正時間、血糖控制時間、癥狀改善時間、住院時間對比
觀察組酮癥酸中毒糾正時間、血糖控制時間、癥狀改善時間、住院時間均顯著低于常規組(P<0.05),見表1。
2.2 ?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8.00%,常規組護理滿意度為70.00%。對比兩組護理滿意度,觀察組顯著高于常規組(P<0.05)。見表2。
3 ?討論
DKA作為糖尿病危重型并發癥,因患者體內嚴重的糖代謝紊亂,導致其脂肪溶解加速,進而在短時間內釋放出大量的酮體,使患者出現高血糖以及酸中毒等癥狀,是一種畸形的代謝性疾病[3]。該類患者如未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干預,極易導致患者死亡率[4-5]。DKA患者發病較急,而且發病后疾病進展會十分的迅速,在疾病早期患者自身不會出現十分明顯的癥狀。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發生的主要原因為暴飲暴食以及中斷服藥,因此,針對該類患者,應通過加強其健康教育、飲食指導等措施,來提高對疾病的認識,使其能夠更好的控制自身的血糖,進而達到降低并發癥發生幾率的效果。綜合性護理干預措施從健康教育、心理指導,飲食指導等多個方面,使患者對自身疾病有一個清晰認識的同時有一個積極的心理狀態接受治療。
該次研究顯示,觀察組患者的酮癥酸中毒糾正時間、血糖控制時間、癥狀改善時間、住院時間均顯著低于常規組(P<0.05);且其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常規組(P<0.05)。
綜上所述,ICU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中進行有效的護理干預,可以明顯促進患者的康復,促進預后更好的改善,值得臨床推廣和使用。
[參考文獻]
[1] ?莊紅燕.ICU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護理方法及效果觀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7(6):95-96.
[2] ?陳詠敏.老年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的搶救與護理配合[J].護士進修雜志,2013(23):2205-2206.
[3] ?韓麗麗.綜合護理在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病人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6,30(21):2666-2667.
[4] ?申金付,蔣瑞妹,謝樹永,等.重癥急性胰腺炎誤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治療1例[J].安徽醫學,2017,39(3):371-372.
[5] ?任會彩,王志先,張彥敏,等.人文護理模式用于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護理的效果觀察[J].河北醫科大學學報,2018,39(5):597-600.
(收稿日期:2019-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