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小丹
摘 要 語文是一門需要記憶的學科,早讀時間是一天學習生活的黃金時間,所以,要充分利用早讀時間,提高早讀的有效性,利于學生的語文學習。而高中學段的早讀卻單調乏味、散漫無序,學生昏昏欲睡,苦捱時間,老師也束手無策,苦無良方。因此,重視早讀課,讓學生在早讀中有所思有所悟,并將之作為語文課堂的有效延伸和補充,最終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關鍵詞 高中語文;語文課堂;早讀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15-0094-01
隨著中國的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語文教學方面也加大了改革力度。很多研究都表明,能夠每天都認真早讀的學生對語文文章的理解及語言的表達能力都要比不早讀的孩子強。正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擅于早讀的學生能夠在培養自己對于語文的學習興趣及鑒賞能力的同時積累了許多寫作素材,做到“活學活用”;而不擅于早讀的學生往往是竹籃打水,虛度光陰。早讀課往往是“以學生為主體,以老師為主導”進行的,在這種時候,老師們的正確引導及計劃就顯得格外重要。
目前,越來越多的中學已經開始重視早讀課了,相關的管理與研究也已經司空見慣。但是,為什么語文早讀課仍舊備受冷落,收效甚微呢?我認為,首先,部分老師不能對早讀課的時間做出統籌安排,很多老師對高中三年的早讀課的目標缺乏整體的架構,也沒有對本學年或學期的早讀課目標進行深入的思考,導致早讀課的學習系統混亂。他們認為早讀課不如平時課堂時間來得珍貴,于是總是草率地布置下任務后就離開。其次,學生在思想上認為早讀可有可無,很多學生尤其是高一高二的學生對早讀的印象十分模糊,加上早讀的一般形式就是所有學生一起大聲朗讀文章,這樣枯燥的流程調動不了學生的熱情,更不用說學生早起時可能精神正處于朦朧狀態,因此學生在早讀上補覺或者補作業可能性會更高。同時,早讀任務無非就是背誦高中三年大考小考所有的默寫,為了攻克默寫的大關,學生們整日“照葫蘆畫瓢”的背誦相同的內容,碰到像《離騷》“步余馬于蘭皋兮,馳椒丘且焉止息……”這樣的晦澀難懂的句子,有些甚至并不能理解其中含義。久而久之,這樣“灌輸式”的背誦方法,非但不能事半功倍,還極大的打擊了同學們學習語文的積極性。當然,還是有很多的學生及家長愿意通過早讀課提前適應一天的學習狀態,積累知識。為了不辜負學生的期望,這樣功利、低效、乏味的早讀課也應當做出相應的改變了。
關于如何提高早讀課的效率,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要從思想上轉變學生及老師對于早讀課的態度,讓其認識到早讀對于語文課的重要性。學校可以加強對早讀課的管理,要求老師全程參與學生的早讀課,方便及時與學生互動,解答問題。同時,積極宣傳早讀課的優點,請這方面做得好的老師分享經驗,互相交流學習。鼓勵老師豐富早讀形式,對于早讀效果好的班級可給予適當獎勵,培養早讀良好習慣,發揚早讀優秀風氣。成功的語文教學往往以良好的語感為標志,而通過早讀的朗讀訓練提升語感已是必然,所以一定要讓學生們認識到早讀課在語文教學的地位是舉足輕重的。
老師要認真細化早讀課的目標任務,合理制定高中三年早讀任務的框架計劃。例如,在高一高二時,老師可以給學生分配文言文的背誦任務,也可以選擇一些優秀的文章讓學生朗讀,讓學生開拓視野,積累素材。布置的背誦內容可以具體到段落及句子,選讀的文章也可以做出統一。對于高三的學生,老師更應當將時間“掰開”使用,在讓同學們鞏固背誦的文章的同時,還可以將同學們寫得優秀作文派發下去,讓同學們學習借鑒,共同進步。不能在一開始就放任學生自由分配時間,可以逐漸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及良好習慣。當然,學生們也應當克服“早起難”的問題,合理分配學習時間,早睡早起,第二天能夠精神飽滿的參與早讀課。
可以豐富早讀課的形式,不要讓學生一味枯燥“死讀書”。可以在高一高二時組織學生開展文章朗讀活動,讓學生自動組成小組,選擇自己喜歡的語文內容,做成PPT或者以小劇場的形式表現出來,既增強早讀趣味性,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做到“心到、眼到、口到”,讓早讀課變得豐富有活力,又可以讓同學們互相分享自己的積累。同時,也可以開設學生小課堂,每周選出一兩篇文章讓同學自愿上講臺講課分析,這樣既鍛煉了同學們的自主學習能力,也提升了他們的語言表達和臨場發揮能力。
當然,最后重要的還有對早讀效果的檢查。對早讀效果的檢測手段可以是課前抽查的文章背誦和默寫,可以是集體背誦,又或者讓每位同學輪流當小組長檢查組員背誦成果。同樣的,早讀的文章朗誦活動及學生小課堂也可以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效。
總而言之,時間像海綿里的水一樣需要擠出來,語文的學習也是,“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只有慢慢的積累,語文的學習才能夠有顯著的成效。對于早讀課,老師要做到有計劃、有目標、有方法、有耐心,也希望學生們能夠做到有激情、有信心、有努力。讀書是一件豐富自我,陶冶情操的事情,只要持之以恒的堅持下去,相信我們的語文教學定會碩果累累!
參考文獻:
[1]沈萬鳳.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有效課堂教學策略研究[D].蘇州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