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志平 張海霞 張紅利


摘要:采用營養液水培法,研究Ca(NO3)2脅迫下小型西瓜幼苗生長、膜脂過氧化和有機滲透調節物質的變化。結果表明,隨Ca(NO3)2脅迫濃度的提高,幼苗株高、莖粗、葉片數、最大葉長、最大葉寬及地上部和根系的鮮質量、干質量均明顯降低;葉片光合色素含量表現出“增加—降低”的規律,質膜透性與丙二醛、抗壞血酸、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則明顯增加。說明硝酸鈣脅迫擾亂了西瓜葉片光合色素代謝,造成膜脂過氧化,破壞了細胞膜結構,導致幼苗生長嚴重受抑,同時植株抗氧化能力和滲透調節能力增強,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鹽脅迫造成的傷害。
關鍵詞:西瓜;生長;Ca(NO3)2脅迫;膜脂過氧化;滲透調節
中圖分類號: Q945.78;S651.0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9)07-0138-04
隨著人們對新鮮蔬菜需求量的日益增長,我國設施蔬菜產業在近30年來迅猛發展,于2010年成為全球栽培面積和產量最大的國家[1]。但由于設施內土壤長期得不到雨水淋洗,以及作物連作和肥水管理不當等,使得鹽分逐年向土壤表層積聚,造成蔬菜作物生長和產量顯著降低,設施利用效率也不斷下降[2]。研究表明,Ca2+和NO3-大量積累既是設施土壤次生鹽漬化的主要特征,也是引起設施作物生理障礙的主導因子[3]。Ca(NO3)2濃度過高,會導致土壤水勢降低,滲透壓增大,細胞失水引起生理干旱,還會抑制作物對其他有益元素,如鎂、鉀、磷的吸收,影響生理生化的代謝過程,從而造成蔬菜作物難以立苗,阻礙了植株生長,甚至造成植株死亡[4-5]。國內外對土壤鹽漬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NaCl脅迫,有關Ca(NO3)2脅迫對植物的傷害以及植物適應Ca(NO3)2脅迫的生理機制研究較少。
西瓜(Citrulus lanatus M.)是世界性的主要園藝作物,也是國內外設施栽培的主要瓜類作物。西瓜是非鹽生植物,其根系對鹽漬環境反應敏感,設施土壤次生鹽漬化的不斷加重,使西瓜的產量和品質逐年下降[6]。目前關于Ca(NO3)2脅迫對西瓜植株影響的研究報道很少。為此,本研究采用營養液水培法,研究西瓜幼苗在Ca(NO3)2脅迫下的生長變化并測定了其生理指標,為深入研究西瓜植株對Ca(NO3)2脅迫的生理和分子響應奠定基礎,為設施西瓜抗鹽栽培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材料
試驗于2015年4—5月在山西大同大學生命科學實驗教學中心進行。供試材料為北京市特種蔬菜種苗公司提供的小型西瓜品種紅小玉。
1.2 試驗設計
取飽滿一致的種子,用55 ℃溫水燙種15 min后用清水浸種6 h,而后在28 ℃下避光催芽。發芽后播于石英砂基質中育苗,保持晝溫18~25 ℃,夜溫10~16 ℃,每天澆清水保持濕潤。子葉展平后,開始澆灌0.5倍Hoaglands營養液。2葉1心時,選擇整齊健壯的幼苗移栽于盛有Hoaglands營養液的35 L水槽中,通氣培養(30 min/h)。3葉1心時,設置正常營養液培養(CK),含4 mmol/L Ca(NO3)2;脅迫處理共設Ca1、Ca2、Ca3、Ca4、Ca5 5個,Ca(NO3)2濃度分別為25、50、75、100、125 mmol/L。本試驗對照和脅迫處理共6個,每個處理3次重復,每重復18株幼苗,完全隨機排列。
1.3 指標測定
處理9 d后每個處理取8株幼苗,用常規方法測量株高、莖粗、根長、葉片數、最大葉長、最大葉寬,并稱量地上部和根系的鮮質量和干質量,同時計算含水量。
取生長點下第2張完全展開葉測定各生理指標。光合色素提取參照沈偉其的方法[7]并略加改進,打孔取葉圓片置于乙醇丙酮混合液中,暗提取完全變白后測定D440 nm、D645 nm、D663 nm,按王素平等的公式[8]計算葉綠素a(Chla)、葉綠素b(Chlb)和類胡蘿卜素(Car)含量。丙二醛(MDA)含量測定參照文獻[9],質膜透性測定用電導儀[10],抗壞血酸(AsA)含量測定參照文獻[11];脯氨酸含量測定用茚三酮法[12],可溶性糖含量測定用蒽酮法[10]。125 mmol/L Ca(NO3)2脅迫的幼苗,第4天開始死苗,第9天死苗率超過50%,故未測定生理指標。
數據用SPSS軟件進行方差分析,用Excel軟件作圖。
2 結果與分析
2.1 Ca(NO3)2脅迫下西瓜幼苗生長的變化
2.1.1 形態指標 表1中的數據顯示,除莖粗和根長在 25 mmol/L Ca(NO3)2脅迫下、葉片數在25、50 mmol/L Ca(NO3)2脅迫下與CK無顯著差異外,其他各形態指標均隨Ca(NO3)2濃度的提高而降低,且與CK差異顯著。在 100 mmol/L Ca(NO3)2脅迫下,株高、莖粗、根長、葉片數、最大葉長、最大葉寬分別比CK降低57.34%、15.92%、31.83%、38.23%、27.89%、31.66%;在125 mmol/L Ca(NO3)2 脅迫下,株高、莖粗、根長、葉片數、最大葉長、最大葉寬分別比CK降低61.30%、20.40%、46.33%、43.60%、37.61%、35.47%。說明Ca(NO3)2脅迫顯著抑制了西瓜幼苗的形態建成,且隨Ca(NO3)2濃度增大,抑制作用明顯增大。
2.1.2 生物量和含水量 由表2可知,除地上部含水量和根系鮮質量在25、50 mmol/L Ca(NO3)2脅迫下、根系含水量在 100 mmol/L Ca(NO3)2脅迫下與CK無顯著差異外,地上部和根系的鮮質量、干質量和含水量均隨Ca(NO3)2濃度提高而降低,且與CK差異顯著。地上部鮮質量、干質量、含水量在100 mmol/L Ca(NO3)2脅迫下,分別比CK降低49.82%、25.85%、5.55%;在125 mmol/L Ca(NO3)2脅迫下,分別比CK降低62.08%、36.10%、7.82%。根系鮮質量、干質量、含水量在100 mmol/L Ca(NO3)2脅迫下,分別比CK降低45.45%、38.79%、0.78%;在125 mmol/L Ca(NO3)2脅迫下,分別比CK降低67.57%、57.17%、2.19%。說明Ca(NO3)2脅迫顯著抑制了西瓜幼苗的生物量積累,且隨Ca(NO3)2濃度增大,抑制程度明顯增大,且對地上部含水量的抑制程度明顯大于根系。
2.2 Ca(NO3)2脅迫下西瓜幼苗光合色素含量的變化
圖1顯示,葉片葉綠素a、葉綠素b和類胡蘿卜素含量均隨Ca(NO3)2濃度的提高表現為“升高—降低”的規律,在 75 mmol/L Ca(NO3)2處理下達到最高值。在25、100 mmol/L Ca(NO3)2處理下,葉綠素b和類胡卜素含量與CK均無顯著差異;在50 mmol/L Ca(NO3)2處理下,葉綠素a和類胡卜素含量顯著高于CK;在75 mmol/L Ca(NO3)2脅迫下,各光合色素含量均顯著高于CK。葉綠素a、葉綠素b和類胡蘿卜素含量在 50 mmol/L Ca(NO3)2脅迫下,分別比CK增加27.03%、11.88%、18.94%;在75 mmol/L Ca(NO3)2脅迫下,分別比CK增加、33.64%、18.94%、27.22%;在100 mmol/L Ca(NO3)2 脅迫下,分別比CK增加16.59%、4.48%、12.21%。說明Ca(NO3)2脅迫導致西瓜幼苗光合色素代謝紊亂,使其含量隨Ca(NO3)2濃度的提高而發生明顯波動。
2.3 Ca(NO3)2脅迫下西瓜幼苗膜質過氧化的變化
由圖2可知,除MDA含量在25 mmol/L Ca(NO3)2處理下與CK無顯著差異外,葉片MDA含量、相對電導率和抗壞血酸含量均隨Ca(NO3)2濃度提高而明顯增加,與CK差異顯著。MDA含量、相對電導率和抗壞血酸含量在75 mmol/L Ca(NO3)2脅迫下,分別比CK增加42.30%、49.10%、81.79%;在100 mmol/L Ca(NO3)2脅迫下,分別比CK增加67.09%、70.63%、101.52%。說明Ca(NO3)2脅迫對西瓜幼苗造成了過氧化傷害,細胞膜結構被嚴重破壞,胞內電解質大量外滲,且隨Ca(NO3)2濃度提高,膜質過氧化傷害程度加劇;同時抗壞血酸含量顯著增加,有利于增強Ca(NO3)2脅迫下幼苗的抗氧化能力。
2.4 Ca(NO3)2脅迫下西瓜幼苗有機滲透調節物質含量的變化
由圖3可以看出,葉片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隨 Ca(NO3)2 濃度提高而明顯增加, 與CK差異顯著, 且脯氨酸含量的增加幅度遠大于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在 75 mmol/L Ca(NO3)2脅迫下,分別比CK增加933.78%、19.50%;在100 mmol/L Ca(NO3)2脅迫下,分別比CK增加 1 339.41%、26.14%。說明Ca(NO3)2脅迫促進了西瓜幼苗體內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合成和積累,這些物質的積累有利于提高植株的滲透調節能力,減輕滲透脅迫對幼苗的傷害。
3 討論與結論
由于鹽脅迫可引發滲透脅迫、離子毒害、礦質營養缺乏和過氧化傷害等次生脅迫,非鹽生植物在鹽漬環境下生長會受到嚴重抑制[13-14]。本研究中,Ca(NO3)2脅迫下西瓜幼苗的生長受到了顯著抑制,75 mmol/L Ca(NO3)2脅迫下幼苗生長顯著降低,但仍能維持生長發育;100 mmol/L Ca(NO3)2脅迫下植株萎蔫、瀕臨死亡;125 mmol/L Ca(NO3)2脅迫下幼苗死亡率超過50%。結合生長和生理指標的變化,75 mmol/L是西瓜幼苗對Ca(NO3)2脅迫耐受性的閾值濃度。
環境因子的改變會引起光合色素含量的變化,最終影響到作物的生長、產量和品質[15]。許多研究表明,鹽脅迫抑制了光合色素的合成,促進其分解,導致其含量顯著降低[16-17]。但也有報道表明,鹽脅迫下葉片光合色素含量增加[8,18]。本試驗中,葉片光合色素含量隨Ca(NO3)2濃度提高呈“增加—降低”的規律,在75 mmol/L Ca(NO3)2處理下達到最大值,在 125 mmol/L Ca(NO3)2處理下觀察到存活的幼苗葉片小而枯黃。結合形態指標和前人的研究,推測50 mmol/L Ca(NO3)2以下濃度生長降低幅度很小而葉綠素含量增加是由于幼苗對Ca2+和N的吸收促進了葉綠素的合成;75 mmol/L Ca(NO3)2處理下葉綠素含量增加是由于鹽脅迫下葉片生長緩慢,導致葉綠體收縮,產生了“濃縮”效應[19];在100 mmol/L Ca(NO3)2 脅迫下葉綠素含量仍高于對照,則是由于葉綠素酶活性提高,同時葉綠素與葉綠體蛋白間的結合變得松弛,使其易于提取,導致測得的含量增加[20]。
鹽脅迫導致細胞內活性氧大量產生,造成植物的原初傷害——膜脂中不飽和脂肪酸的過氧化,導致其終產物MDA含量和質膜透性顯著增加[19,21]。這種情況誘導細胞內保護酶活性和非酶抗氧化劑含量增加,從而減輕或消除活性氧對膜脂的傷害[14]。抗壞血酸是植物體內天然的非酶抗氧化劑,能夠在抗壞血酸過氧化物酶催化下將H2O2分解成H2O[21-22]。本研究中,隨Ca(NO3)2濃度的提高,西瓜幼苗MDA含量、質膜透性和抗壞血酸含量顯著增加。說明 Ca(NO3)2 脅迫下細胞內自由基大量生成,造成膜脂過氧化加劇,細胞膜結構被嚴重破壞,同時誘導幼苗抗氧化能力增強,以清除大量產生的活性氧,有助于部分緩解Ca(NO3)2脅迫對幼苗的過氧化傷害。
鹽脅迫對植物傷害的原因之一是滲透脅迫造成細胞水分的虧缺。植物為維持正常的生理代謝,需要通過滲透調節降低細胞水勢,促進細胞吸收外界水分[23]。非鹽生植物在鹽脅迫下可通過大量合成和積累脯氨酸、可溶性糖、甜菜堿等小分子溶質,降低細胞滲透勢,促進細胞吸收水分,維持胞質溶膠與環境的滲透平衡,同時緩解活性氧對細胞的過氧化傷害,保證膜結構的穩定性和完整性[14,21,24-25]。本試驗中,幼苗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隨Ca(NO3)2濃度提高而顯著增加,說明Ca(NO3)2脅迫下植株的滲透調節能力增強,且脯氨酸在滲透調節中的貢獻大于可溶性糖,這是西瓜植株對鹽脅迫的一種適應性反應,有利于增強植株對鹽脅迫的抵抗能力。
總之,Ca(NO3)2脅迫下西瓜幼苗光合色素代謝紊亂、膜脂過氧化加劇,使植株生長嚴重受抑,同時細胞抗氧化能力和滲透調節能力增強,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鹽脅迫造成的傷害。在設施西瓜生產中,除了培育耐鹽西瓜品種、合理施肥灌水等措施外,還可通過轉基因、施用外源物質等方法提高植株的抗氧化或滲透調節能力,從而保證其正常的生長發育。
參考文獻:
[1]張真和,馬兆紅. 我國設施蔬菜產業概況與“十三五”發展重點——中國蔬菜協會副會長張真和訪談錄[J]. 中國蔬菜,2017(5):1-5.
[2]陳紹榮,邵建華,王喜江,等. 我國土壤鹽漬化的綜合治理[J]. 化肥工業,2013,40(5):65-69.
[3]楊春霞,張 艷,李彩虹,等. 寧夏設施土壤鹽分離子組成及含量變化特點[J]. 西北農業學報,2014,23(1):201-206.
[4]王 敏,王秀峰,夏燕飛,等. 硝酸鹽脅迫下外源脫落酸對黃瓜幼苗生長及抗氧化酶活力的影響[J]. 山東農業科學,2012,44(3):21-24,28.
[5]Sun Y D,Luo W R,Li X Z,et al. Effects of Ca(NO3)2 stress on the growth and physiological indexes of cucumber seedlings[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Application Technology,2009:268-271.
[6]張振賢. 蔬菜栽培學[M]. 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3:176-185.
[7]沈偉其. 測定水稻葉片葉綠素含量的混合液提取法[J]. 植物生理學通訊,1988(3):62-64.
[8]王素平,郭世榮,胡曉輝,等. 鹽脅迫對黃瓜幼苗葉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影響[J]. 江西農業大學學報,2006,28(1):32-38.
[9]Rao K M,Sresty T S. Antioxidative parameters in the seedlings of pigeonpea (Cajanus cajan L. Millspaugh) in response to Zn and Ni stresses[J]. Plant Science,2000,157(1):113-128.
[10]高俊鳳. 植物生理學實驗指導[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08-210.
[11]中國科學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上海市植物生理學會.現代植物生理學實驗指南[M]. 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315-316.
[12]蔡慶生. 植物生理學實驗[M]. 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13:175-177.
[13]Yeo A. Molecular biology of salt tolerance in the context of whole-plant physiology[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1998,49(323):915-929.
[14]Parida A K,Das A B. Salt tolerance and salinity effects on plants:a review[J]. 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2005,60(3):324-349.
[15]張其德. 鹽脅迫對植物及其光合作用的影響(中)[J]. 植物雜志,2000(1):28-29.
[16]Zhang R H,Li J,Guo S R,et al. Effects of exogenous putrescine on gas-exchange characteristics an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of NaCl-stressed cucumber seedlings[J]. Photosynthesis Research,2009,100(3):155-162.
[17]魏國強,朱祝軍,方學智,等. NaCl脅迫對不同品種黃瓜幼苗生長、葉綠素熒光特性和活性氧代謝的影響[J]. 中國農業科學,2004,37(11):1754-1759.
[18]韓志平,張海霞,李林霞,等. 硝酸鈣脅迫對南瓜幼苗生長和膜脂過氧化的影響[J]. 河南農業科學,2015,44(5):117-120.
[19]趙可夫. 植物抗鹽生理[M]. 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230-231.
[20]Strogonov B P.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plant cell in saline habitats[M]. New York:Halsted Press,1973:78-83.
[21]陳曉亞,湯章城. 植物生理與分子生物學[M]. 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533-551.
[22]江緒文,李賀勤,王建華. 鹽脅迫下黃芩種子萌發及幼苗對外源抗壞血酸的生理響應[J]. 植物生理學報,2015,51(2):166-170.
[23]Munns R. Comparative physiology of salt and water stress[J]. Plant,Cell & Environment,2002,25(2):239-250.
[24]Ashraf M,Foolad M R. Roles of glycine betaine and proline in improving plant abiotic stress resistance[J]. Environmental and Experimental Botany,2007,59(2):206-216.
[25]陳陽春,張本厚,賈明良,等. 鹽脅迫對半夏組培苗生長及生理指標的影響[J]. 江蘇農業科學,2014,42(12):62-66.章華婷,金則新,趙 喆,等. 鹽脅迫對瀕危植物夏蠟梅生長及光合生理特性的影響[J]. 江蘇農業科學,2019,47(7):142-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