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云飛
摘 要:在黨和國家的政策鼓勵下,中學體育教育在中學教育體系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當前國家高度重視中學生新素質的培養,因此出臺多項文件對體育教育加以規范和支持。其中在中學體育教育中提倡陽光體育就是諸多鼓勵措施中的典范。為突出對中學生身體素質培養的重要性,響應國家號召,中學體育教育應該不斷豐富學生的課外活動。以陽光體育為背景,深入探討中學課外活動的組織方式[1]。
關鍵詞:陽光體育;中學體育教育;課外活動
為保證中學生有足夠的課外活動時間,黨和國家下達了陽光體育運動的相關通知,以突出課外活動在中學體育教學之中的重要性。所謂陽光體育,就是讓學生積極參與戶外活動,在完成體育教學任務的同時培養自身的身體素質,從而形成良好的戶外運動意識,促進身心健康發展。但是由于學校對課外活動的重視程度不高,存在課外活動樣式單一、教師組織能力不足等缺陷,嚴重影響學生參與課外活動的積極性。學校應該結合校內客觀條件,加大對相關設施的投入,豐富課外活動內容,使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進來。
一、“陽光體育”的作用分析
現階段,中學生所面對的學習壓力越來越大,課業任務繁重,難以抽出時間參與課外活動,另外,手機等高科技產品充斥在中學生的課余生活之中,影響中學生的身心健康。在中學體育教育之中突出“陽光體育”的重要性,可以豐富課外活動內容,提高學生參與課外活動的積極性。另外,“陽光體育”突出了體育教學在整個中學教育體系的重要性,拓寬了學生課外活動的時間,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學生的課業負擔,提高了中學生的身體素質,間接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另外,加強“陽光體育”的推動力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學生的思維模式,讓學生意識到學校生活不只有學習,還應該有豐富的課外活動,使學生更加熱愛學校生活,令其平衡好自身學習與活動之間的關系,對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具有重要意義[2]。
二、推動課外體育活動組織管理實施途徑分析
1.建立多項運動俱樂部,完善管理體系
運動俱樂部可以將具有相同運動愛好的學生集中起來,在符合學校總體管理安排的條件下,俱樂部可以由內部學生自行管理。俱樂部可以邀請學校的任課教師對學生進行指導,定期舉辦比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運動的積極性。通過建立俱樂部的形式,將學校內參與課外活動的學生分成一個個單元,方便對其進行管理。
以乒乓球為例,乒乓球運動受到中學生的廣泛喜愛,可以建立乒乓球俱樂部,將喜歡乒乓球的學生集中起來,定期對學生進行乒乓球技巧指導,提高學生的技術水平。另外,俱樂部內應該建立較為完善的比賽規則和規范,定期舉辦乒乓球比賽,并設立一定的獎勵,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比賽過程中應該由教師進行監督,從而保證比賽的順利進行。
2.加大對體育基礎設施的投入
在中學教學體系之中對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并不高,因此對體育基礎設施的投入并不大,限制了體育教學和課外活動。為加快推進“陽光體育”,學校應該加大對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為學生積極投入課外活動提供客觀條件。學校應該對體育設施進行定期維護,防止由設施老化引起的意外事故產生。
以籃球運動為例,籃球運動對運動場地和設施有一定的要求。一塊場地所能容納的學生是有限的。為盡可能滿足學生課外活動的需求,學校應該根據學校具體情況對籃球場地進行擴建。另外,學校還應該定期檢查籃球場地的平整性,防止學生在運動過程中由于場地問題出現安全事故。
3.增強學校醫療實力,保證課外活動的安全性
由于體育活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尤其是課外活動,難免會出現一些安全問題,學校內部應該設立具有一定醫療能力的醫療部門,當學生在運動過程中出現磕碰等安全問題時,保證能夠在短時間內適當處理。
以長跑運動為例,長跑運動對學生的身體素質具有很高的要求,在運動過程中學生很容易出現摔倒、肌肉拉傷等問題,此時就需要學校的醫療部門能夠進行適當的處理,最大限度地保證學生課外活動的安全性。對于學校內部醫療部門難以解決的問題,也應該進行基本的處理,方便進行進一步治療[3]。
“陽光體育”的推進是對中學教學體系的一種平衡,就目前的中學教育來講,學生所承受的課業壓力十分繁重,不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讓學生走出教室,適當地參與課外活動,可以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對提高學生學習效率也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陽光體育”的推進也會帶來一系列問題,其中如何組織管理學生的課外活動問題較為凸顯。對于學生的課外活動既要積極提倡,又要完善管理體系,從而充分發揮“陽光體育”對中學體育教學的推動作用,促進中學生學習與體質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趙智鵬.論“陽光體育”背景下中學課外體育活動組織管理的實施路徑[J].當代體育科技,2018,8(34):138-139.
[2]周曉鵬,孫輝.陽光體育背景下東莞市高校課外體育活動開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7,25(10):61-62.
[3]陳文悅,李紅艷.“陽光體育運動”背景下中學課外體育活動開展長效機制研究:以淄博市為例[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7,25(6):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