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華
摘 要:要使一個班級有良好的班風、強大的凝聚力,班主任除了做好一些常規工作外,還需要用愛心呵護每一個孩子,把自己真正融入學生中間,以情感投入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用理解、賞識、信任敲開學生的心靈,促進師生間的情感融合。
關鍵詞:理解;賞識;信任
要使一個班級有良好的班風,強大的凝聚力,筆者認為班主任除了做好常規工作外,還需要一顆大愛之心。我校的辦學理念是“每個人都很重要”。班主任要用愛心去呵護每一個孩子,把自己真正融入學生中間,用情感投入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下面從三個方面來談談加速師生間情感融合的幾點做法。
一、多理解學生,以朋友心態與學生和諧相處
初做班主任時,常聽人說,新教師面對學生必須嚴厲,要鎮住他們。一開始我就提醒自己要兇一點,再兇一點。可事實上我真的兇不起來。時間長了,學生也吃透了我這一點,甚至有學生跑過來跟我說:“王老師你整天笑瞇瞇的,我看你也不會發火。”看著孩子們跟我“沒大沒小”,我開始發慌,心想自己肯定鎮不住這幫學生。可是不知不覺中我發現在這種平等的氛圍中,學生愿意把我當姐姐一樣,把他們內心的話告訴我。當學生在學習上有所懈怠時,我也會經常跟他們講我的學生時代,這種現身說法的方式非常有效。當然班主任如果過于和藹或過于嚴肅都不會達到最佳效果。往往要時而親切,時而嚴格,在不同的場合下扮演不同的角色,有時應該與學生是零距離,有時又該拿出班主任的威嚴來。
初做班主任時,還因自己太過理想化,覺得跟學生反復強調的事情,學生怎么總是出錯,因而時不時怪罪學生,這樣往往把自己搞得勞力費神。慢慢地,每當自己要發火時,先讓自己冷靜下來,然后自我檢討,想想自己是他們那個年齡時,面對班主任的教誨是怎樣一種心態,樂意接受什么樣的教育方式,以朋友的心態與學生和諧相處。
二、多賞識學生,讓每個人感受溫暖,融入集體
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贊賞。或許對好學生來說給予賞識不難,而對于那些所謂的“學困生”,其實更要寬容,因為他們更需要鼓勵,更需要信心。在平時的管理中,我經常給后進生帶“高帽子”,把他們的優點放大,一有進步就全班表揚,寫表揚信給家長。下面再談談發生在我們班的一個案例。
第一次秋游,臨近上車回校時,學生小B哭著跟我說,她的手機不見了,她懷疑可能是一路陪同她的好朋友小A拿的。面對突發事件,我有點不知所措。除了安慰小B之外,也別無他法。由于大部隊即將出發,我們沒有在景區多停留。在車上,我開始琢磨怎么處理此事。在車上,幾個女生瞞著我故意和小A玩撓癢癢游戲,并且確實摸到了那只手機。下了車,她們悄悄向我匯報。煩躁不安的心一下子安定了些,至少有目標了。但又一想這個事情不能驚動全班同學,要不然小A以后怎樣面對老師、同學。于是我故作沒有任何事,正常放學。放學后,我來到了小A家里。小A家的現狀,讓我震驚了。房子是他們租的,當時就她和姐姐兩個人在家里。我首先和她聊秋游中那些愉快的事,當提及母親時,她眼睛里流露出了一種莫名的悲傷。她說媽媽已經去世好幾年了,從小就缺少母愛。起初她硬是不承認手機是自己拿的,但通過慢慢地疏導,她終于承認了自己偷手機的錯誤行為。小A泣不成聲地告訴我,看著同學秋游都有手機,心里很是羨慕,也想偷偷玩幾天。聽著她的這番話,我想我需要給她一份特殊的關愛!本來準備的那一通批評和訓斥的話早已拋到九霄云外,我原諒了她,并且給了她一個擁抱。第二天我把手機還給了小B,并且把小A想偷偷玩幾天的想法告訴了她,懂事的小B也很理解,原諒了小A,并且在幾個玩撓癢癢的女生面前幫助小A解圍。
以后我經常去家訪,給她一些生活上的幫助。在校期間,我總是捕捉她身上的閃光點,采用鼓勵機制增強她的自信心。慢慢地這個孩子融入了我們的大家庭,也受到了其他同學的尊敬。
當學生出現“問題行為”的時候,不要立刻批評,靜下來聽聽孩子的心聲,采用換位思考的方式,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問題。其實每個孩子犯錯都是有原因的,不要因為他曾經的表現而否定甚至用有色眼鏡去看待,寬容與賞識能讓犯錯的孩子重歸集體,讓教育變得更美麗!
三、多相信學生,用心凝聚一個優秀班集體
“有一種愛叫放手”,在經營班集體的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的自主管理,相信學生,放手讓學生去做。
有一次美德少年的評選活動,我班方×同學代表學校參加評選,要求錄制一個10分鐘的MV。說實話,接到這個任務,我都覺得困難重重。于是我把這個難題拋給了學生,讓學生在班會上出謀劃策。雖說是方×一個人的事,但是同學們的集體榮譽感非常強,大家獻計獻策,分組討論如何導演拍攝這部短片,然后各組交流意見,最終得出方案。而我只是負責向學校借攝像機,連拍攝也是學生在我的指導下自行完成。學生會融入綜藝節目中的點子,拍攝的效果非常好。這種集體活動,可以促進良好班風的形成,增強班級凝聚力。
總之,在開展德育工作時用理解、賞識、信任去敲開學生的心扉,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加速情感融合。
參考文獻:
[1]閻雪芹.放手: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養[J].教師,2017(14):123.
[2]曹仙霞.班主任工作的兩件法寶:愛心與智慧[J].山西教育(管理),2018(4):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