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目前熱議的輕型貨車,尤其是總質量4.5噸以下貨車“大噸小標”的現象,本文從城市化發展,城市物流配送等角度分析了這類現象出現的背景,并從經濟因素、政策因素、社會因素等各個維度概略闡述了問題產生的具體原因,然后分析了超載現象對貨運安全和規范發展帶來的危害,最后給出了方向性的總體建議。
關鍵詞:輕型貨車;超載;大噸小標
1我國城市化發展對城市貨運提出巨大、多樣化、時效性強的需求
我國處在城市化快速發展階段,城市貨運量巨大,且貨物多樣化、運輸時效性強等特征明顯,對城市貨運也提出了相應的需求。
1.1我國城市規模大、人口密集,城市貨運需求巨大
我國城市發展具有規模大、人口密集的特點,再加上地域遼闊、城市布局分散,導致對城市貨運的需求巨大。
1.2我國處于城市化持續發展階段,城市貨運需求增長且多樣化
我國城市化仍處于高速發展階段,城市化率每年增長約1%,在這個進程中,對貨運的需求持續增長,貨物的種類也非常多樣。
1.3我國城市化發展還不成熟,城市內部貨運需求巨大且多樣化
由于發展時間較短,我國城市功能布局還不成熟和穩定,城市建設、生產和生活對城市內部貨運提出了較大的需求,且貨物種類多樣。
1.4互聯網+發展趨勢下,城市貨運個性化和即時性發展特征明顯
近年來,在互聯網和物流業發展的大背景下,我國物流配送和快遞業發展也異常迅猛,城市貨運個性化發展特征明顯,且對物流的時效性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2在市場和政策的雙重作用下,輕型貨車成為城市貨運的最主流車型
2.1物流業發展規律使輕型貨車成為城市貨運的最主流車型
現代物流的發展規律,是在各城市形成較大的物流中心或集散地,之后貨物再向較小的物流點或終端用戶集散。在物流中心或集散地,由于運距較長、運量較大,運輸任務多由經濟性較好的重型貨車承擔。貨物在向物流點或終端用戶集散時,由于運距較短、運量較少、對運輸的時效性要求較高,運輸任務多由輕型貨車承擔。我國和世界各國近年來重型貨車和輕型貨車發展較快,中型貨車和微型貨車發展較慢,也都證明了這一點。
2.2較低的制度成本使輕型貨車成為城市貨運的最主流車型
與中重型貨車相比,輕型貨車準入門檻和使用成本較低:一方面是城市通行便利,我國各城市對中重型貨車的城市通行,采取嚴格的審批或許可制度,且嚴格限制通行時間和路線;對輕型和微型貨車的通行,則采取放任或放松的政策,再加上輕型貨車車長較小,在道路通行和停車方面也具有特別的便利優勢。其次是行業準入門檻低。交通運輸部自2019年1月1日起,取消了4.5噸以下的普通貨運車輛取消營運證和駕駛員從業資格證,使得該類車型和駕駛人得以零門檻進入道路貨運行業。還有使用成本低。輕型貨車可以使用最普遍的C類駕照駕駛,違法成本以及稅收和保險成本相對較低。據某二線城市運輸公司工作人員反映,目前雇傭C照駕駛人只需每月3000元,B照駕駛人則需要每月6000元。與微型貨車相比,輕型貨車裝載量大、經濟性好、功能多樣,優勢顯著。
3輕型貨車超載的原因
3.1部分貨物需要較大噸位的車輛運輸
國外成熟城市功能布局較為完善,城市內以服務業發展為主,建筑業、工業和商品集散地較少,城市貨物主要以日用品、裝修物和搬家等需求為主,貨物密度較低,適宜使用輕型貨車運輸。我國城市發展還不成熟、不穩定、不均衡,再加上城市還處于擴張期,因此對建筑用料、工業原材料和成品、酒水等生活用品的運輸需求較高,此類物品密度較高,不適宜使用設計和制造上用作輕拋物運輸的輕型貨車運輸,若使用輕型貨車運輸,則多數情況下會導致超載現象的發生。
3.2貨車城市通行政策限制了較大噸位貨車的城市通行
總重量4.5噸以上的貨車較難取得進城通行證,適宜運輸車輛的供給不足,導致多數密度較高的貨物轉向使用輕型貨車運輸,頻繁引發超載現象。
3.3貨運市場的惡性競爭加劇了超載現象的發生
城市貨運市場逐漸形成并繼續向“散”“小”的格局發展,主要原因:首先是城市貨物運輸“運距短”“運量少”“貨物多樣”“時效性強”等特點決定了個體或小微企業運輸經營具有更大的優勢。其次是交通運輸部取消了4.5噸以下的普通貨運車輛取消營運證和駕駛員從業資格證,相關車輛和從業人員無須企業化經營或掛靠經營。再次是我國現行增值稅征收中,對小規模納稅人按3%征收稅款,對規模企業按10%征收稅款,貨運行業利潤較低,因此多采用個體或小規模方式經營。城市貨運市場“散”“小”的發展格局,再加上“貨拉拉”“快狗打車”“運滿滿”等貨運和物流配送平臺的發展,使得競爭更加透明和白熱化,導致超載等違法行為多發。
另外,部分汽車制造商、經銷商不落實安全責任,部分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監管的不力,也助長了超載的風氣。
4輕型貨車超載帶來的危害
超載不僅帶來交通安全方面的危害,還對道路貨運行業的規范健康發展帶來極大的不利影響。
4.1超載增大了事故發生率
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車輛超載使車輛比功率下降,其并入車道、躲避障礙物、變更車道等能力均降低,容易引發交通事故。(2)超載時,車輛重心將向后移,使得車輛具備過多轉向特性,當達到一定的車速時,車輛將失去轉向穩定性,即只要極其微小的前輪轉角便會產生極大的橫擺角速度,轉向半徑變得極小,激轉過程中,非常容易發生側滑或翻車現象。(3)車輛超載一方面改變了制動力在各軸之間的合理分配,容易導致制動距離變長、制動時轉向失效、車輛甩尾等方面的事故;另一方面,在下長坡等工況下,由于制動頻繁且強度大,容易使制動器發熱、損壞,進而影響制動效能甚至造成制動失效。(4)超載使車輛操縱性變差,行駛時容易出現轉向沉重,甚至失效等情況。(5)超載可導致車輛傳動軸、半軸、車橋、輪胎等部件使用壽命縮短,發生意外斷裂、破損,進而導致車輛側翻、碰撞等事故。(6)對整個交通流來說,車輛運行速度降低,降低了整個交通系統的運行效率,同時使得車輛間速度差變大,增大了事故發生的概率。
4.2超載增大了事故嚴重性
貨車超載使總重量變大,其他車輛相對質量變小,大大增加了碰撞時質量較小車輛車內人員的傷亡風險。另外,超載貨車很容易撞壞護欄,使護欄失去防護能力,同時因為超載導致重心高,很容易被護欄“絆倒”,出現側翻事故。
4.3超載對貨運行業的規范健康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超載通過違法違規獲益,而獲益的同時,侵害了公共安全利益,也擾亂了貨運市場秩序,構成對其他從業者的不正當競爭,最終“劣幣驅逐良幣”,拉低貨運行業整體規范健康發展的水平,與國家提倡的“規模化”“集約化”貨運行業發展目標背道而馳。
5結語和建議
輕型貨車“大噸小標”是一個綜合性、系統性的問題,解決該類問題,建議遵循“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總原則,按照尊重客觀現實,堅持科學、綜合施策,疏堵結合的思路,逐一分析導致“大噸小標”的關鍵要素和變量,從中探尋破解問題的突破口,最終實現城市貨運市場的安全、規范、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Global Truck Study 2016-The Truck Industry In Transition,Deloitte.
[2] 周文輝,馬明月.車輛超載主要安全隱患分析.汽車與安全[J]. 2015(3).
重型貨車“大噸小標”現象也應關注
5月21日,央視“焦點訪談”曝光了“輕卡不輕”“大噸小標”的亂象。其實重型貨車“大噸小標”現象也非常值得關注。
據《中國汽車報》報導,“大噸小標”的亂象不僅在輕卡市場廣泛存在,在重型貨車尤其是重型工程自卸車領域也不同程度存在。報道說,四軸自卸車車貨總質量上限為31噸,整備質量上限為15.6噸。但是根據實際裝載情況來看,四軸自卸車的整備質量很難控制到15.6噸。據了解,現在市場上跑的四軸自卸車整備質量一般都在17~18噸。而在三四年之前,四軸工程自卸車的車廂主流規格是底12邊10,這樣的車輛整備質量一般都在20噸以上。為了應對檢驗等程序,經銷商想出了移花接木的辦法。“現在做上裝的話,都使用底10邊8、鐵皮厚度為原來一半的輕量化車廂,這樣能把車輛的整備質量控制在15.6噸,之后再把輕量化車廂卸下來,更換成符合客戶要求的車廂。年檢的時候,工程自卸車只要長寬高合規就可以,一般對整備質量檢測不嚴。車輛在通過地磅時,長寬高都是通過紅外線檢測,基本造不了假,但是在測重的時候,可以讓一邊的車輪在地磅外通過,這樣測出來的重量基本上都不超重。”《中國汽車報》在報導中引用物流公司知情人士的話說。
重卡超載,除了運輸公司(或車主)受到利益驅使非法改裝,汽車制造商、經銷商不履行安全責任,相關管理部門監管不力等原因外,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道路運輸市場秩序的混亂,導致出現“不超載就掙不到錢”的怪象。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依法依規做好機動車查驗、機動車檢驗監管、路面執法、事故調查(包括事故深度調查)等工作,依法履行好職責,會同交通運輸、工業和信息化、市場監管等部門共同做好貨車“大噸小標”的治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