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祥



摘 要:根據我國旅游服務貿易1995—2017年數據,通過貿易競爭優勢指數(TC)、國際市場占有率(IMS)和顯示性競爭優勢指數(RCA)3個指標對我國旅游服務貿易競爭力進行優勢分析,運用MLRM法對各因素的影響程度進一步研究。結果發現:旅游資源豐富度、旅游國內需求、旅游相關產業發展及旅游同業之間競爭是影響旅游服務貿易競爭力的主要因素。其中,旅游同業之間競爭及旅游相關產業發展對其影響很大,旅游國內需求和旅游資源豐富度的影響相對較弱。應加強旅游資源整合,注重旅游人才培養,促進我國由旅游大國向旅游強國轉變。
關鍵詞:旅游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MLRM法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11-0020-05 ?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752.6 ? ? ? ?文獻標志碼:A
1 ?研究背景
當今世界,服務經濟行業地位日益上升,成為帶動經濟發展的先鋒行業。隨著旅游業發展,旅游服務貿易在服務貿易領域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1980—2005年,世界服務貿易規模不斷擴大,服務貿易出口額增長了近6倍。2012年,全球服務貿易總額則已發展到85 022億美元(International Trade Statistics Database;中國商務部)。2015年,全球服務貿易比重提高至22.2%,這種巨大的經濟利益勢必會使越來越多的國家重視旅游服務貿易。
2005年底,我國旅游外匯收入為510.6億美元。截至2016年底,我國國際旅游外匯收入依然實現了6.5%的增長率,達到1 210億美元。2002年,把中國建設成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國的目標已經應運而生。預計到2020年,每年將有1.3億外國旅客到我國來參觀游覽。
但我國旅游服務貿易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旅游發展模式較粗放。這些年來弊端越來越明顯,主要表現為企業競爭力不強、旅游產品單一、技術水平低下等,對我國旅游服務貿易發展起到了阻礙作用。數據統計顯示,我國旅游發展起步較晚,在數量和質量上與美國、法國、西班牙等旅游強國存在著較大差距[1]。因此,如何實現由旅游大國到旅游強國的轉變,是一個十分有意義的研究方向。根據我國入境過夜旅游人次及國際旅游外匯收入情況,探討我國旅游服務貿易發展現狀,從發展歷程中發現的問題出發,界定影響競爭力的主要因素,從而針對性地提出對策。
2 ?我國旅游服務貿易競爭力綜合評價
2.1 ?國際市場占有率
2.1.1 ?測評指標
國際市場占有率(IMS)代表著一個國家在一個行業的競爭力,國際市場占有率指的是一個國家或地區輸出的產品在國際上所占的份額。這個指標值越大,說明該國在這個行業競爭力越強,這一方面在國際上越有優勢[2]。
2.1.2 ?各國比較分析
我國旅游服務貿易發展越來越快,為我國外匯收入增加貢獻了巨大力量。與西班牙、美國、英國等旅游強國相比,我國旅游服務貿易仍有較大差距,整體競爭力不強。2003—2016年各國旅游服務貿易出口市場占有率,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我國旅游業競爭力與西班牙、美國等旅游強國差距依然很大。2003—2016年美國旅游服務貿易出口市場占有率在10%以上,一直排名世界第1,國際競爭力比其他國家強很多。法國、西班牙、意大利、英國、德國等國旅游服務貿易出口市場占有率一般在4%~8%之間,雖然與美國相比還有很大差距,但競爭力也很強。我國旅游服務貿易出口市場占有率最高為5%左右,相對較低,但呈現上升趨勢,有一定的發展潛力。
2.2 ?貿易競爭優勢指數
2.2.1 ?測評指標
貿易競爭優勢指數指的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出口額和進口額的差與進口額和出口額的和之間的比值。當TC值在-1和-0.6之間時,表示該國在該行業有極大的競爭劣勢;TC值在-0.6和-0.3之間時有較大競爭劣勢;TC值在-0.3和0之間時有微弱競爭劣勢。同理,在0值右側依次規定為微弱競爭優勢、較大競爭優勢和極大的競爭優勢[3]。
2.2.2 ?各國比較分析
為了進一步分析我國旅游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的水平,與西班牙、美國和英國等旅游強國進行比較,以發現我國存在的差距。根據各國旅游服務貿易相關數據計算得到2005—2016年各國貿易競爭優勢指數,如表2所示。
由表2的各國貿易競爭優勢指數可以看出:西班牙TC值基本上在0.5以上,旅游服務貿易競爭力最強;美國、意大利和法國TC值大約都在0.1~0.3之間,國際競爭力較強,具有一定優勢;英國、德國TC值在-0.5~-0.2之間,一直處于競爭劣勢,甚至具有較大的競爭劣勢。我國TC值從2009年開始出現負數情況,且競爭劣勢不斷擴大,說明我國旅游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水平與其他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國際競爭力水平不斷下降,提升我國旅游服務貿易競爭力水平迫在眉睫。
2.3 ?顯示性優勢指數
2.3.1 ?測評指標
旅游服務貿易的顯示性優勢指數(RCA)指的是一國的旅游服務貿易出口額在該國出口額占比與世界旅游服務貿易出口額在世界總出口額的占比的比值。顯示性競爭比較優勢指數(RCA)的不同取值代表了該行業或產品不同的競爭優勢。若RCA值為正數,說明該國在貿易上具有比較大的優勢;若RCA值為負數,則說明該國在這方面的貿易不存在比較優勢。RCA值越小,說明國際競爭力越低;RCA值越大,該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越強[4]。
當RCA>1時,表明該國或經濟體的旅游服務貿易處于顯示性比較優勢地位;當RCA>1.25時,表明該國或經濟體的旅游服務貿易具有極強的顯示性比較優勢;當1
2.3.2 ?各國比較分析
2005—2015年各國顯示性競爭優勢數據,如表3所示。通過比較各國RCA指數,可以清楚地發現中國與西班牙、美國等旅游強國仍具有較強差距,表明我國旅游服務貿易競爭力有待提升。
由表3各國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可以看出:西班牙旅游服務貿易的RCA指數明顯高于其他國家,數值在2.4~4.0之間,競爭力優勢明顯;美國的國際市場占有率排名世界第1,但是RCA值在1~1.6之間,約為西班牙的1/3,具有較大差距;意大利、法國RCA值在1~1.5之間,具有比較大的競爭優勢,但與西班牙相比仍有較大差距;英國、德國和中國的RCA值小于1,具有微弱的競爭優勢。從表3數據可以看出,德國有上升趨勢,而中國RCA值不斷變小,競爭力優勢下降。
2.4 ?分析結果
從TC值和RCA值來看,美國、西班牙和英國等旅游強國具有很強的競爭力優勢。我國雖然已經是旅游大國,但與這些國家相比還相差甚遠。計算數據顯示,我國競爭力水平正在走下坡路,要實現由旅游大國向旅游強國的跨越,必須解決競爭力不強的問題。
3 ?我國旅游服務貿易競爭力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
旅游產業涉及交通、餐飲、住宿、購物、游覽和旅行社等行業,這些行業相互交織,都會對旅游服務貿易產生影響[5]。對我國旅游服務貿易競爭力影響因素的分析,將從以下幾個最主要的方面進行:旅游資源的豐富程度、旅游的國內需求、旅游相關產業、旅游同業競爭、政府相關的旅游政策。
3.1 ?變量指標的選擇及設定
3.1.1 ?被解釋變量——旅游國際競爭力(Yt)
旅游國際競爭力,是指一個國家在全球旅游經濟的大背景下,與世界上其他國家旅游競爭力相比較,創造收益和國民財富持續增長的能力。為了利于量性研究、更具有代表性和科學性,將其量化為國際旅游外匯收入[6]。
3.1.2 ?解釋變量——旅游資源豐富度(x1)
旅游資源分為自然稟賦和高等要素。自然稟賦主要有地理位置、區域條件、自然資源等。選取我國旅游從業人員數量作為衡量我國旅游資源豐富度的量性指標。
3.1.3 ?解釋變量——旅游的國內需求(x2)
旅游的需求程度指對我國旅游資源進行消費的興趣和欲望,對引導我國旅游產業的進步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影響需求的所有因素中,收入作用舉足輕重,因此選取國內旅游收入來表示旅游的需求程度。
3.1.4 ?解釋變量——旅游相關產業的發展(x3)
旅游相關產業的發展對提升我國旅游服務貿易競爭力水平有著不可小覷的作用。我國星級飯店數量不斷增加,在相關產業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為了建立模型進行相關性分析,將其量化為星級飯店數量,以便于研究。
3.1.5 ?解釋變量——旅游同業之間的競爭(x4)
旅游企業之間的適當競爭有利于激發企業創新能力,降低成本。旅行社數量越多,表明旅游企業之間的競爭越激烈[7]。本著全面、科學的標準,選取旅行社數量來表示同業之間的競爭程度。
3.2 ?相關性檢驗
根據1995—2017年所選指標數據,利用SPSS軟件對上述各因素量化指標進行分析,得到Pearson相關性檢驗結果如下。
在顯著性水平為1%的條件下,國際旅游外匯收入與旅游從業人員數量的檢驗p值為p=0.000<0.01,與國內旅游收入的檢驗p值為p=0.001<0.01,與星級飯店數量的檢驗p值為p=0.003<0.01,與旅行社的數量的檢驗p值為p=0.000<0.01,都通過顯著性檢驗。
3.3 ?建立樣本回歸函數
其中,xt(t=1,2,3,4)為解釋變量,分別表示旅游從業人員數量、國內旅游收入、星級飯店數量、旅行社數量;Yt為被解釋變量,即國際旅游外匯收入。
3.4 ?參數估計
為了進一步研究各因素和國際旅游外匯收入的具體關系,明確各因素對我國旅游服務貿易競爭力的影響程度,根據1995—2017年所選指標數據,借助Eview軟件利用最小二乘法進行參數估計,得到圖1結果。
根據圖1,可以得出參數估計后的預估方程為:
Yt=199.057 0-0.000 114x1+0.000 909x2-
0.078 416x3+0.082 113x4 ? (2)
該樣本回歸模型中,偏回歸系數給出了該偏回歸系數相對應的解釋變量對被解釋變量的直接影響,因此可以得出旅游資源豐富程度、旅游國內需求、旅游相關產業發展以及旅游同業之間競爭對我國旅游服務貿易競爭力的影響程度。
3.5 ?實證檢驗
根據圖1中F-Statistic和Prob(F-Statistic)可以得到F統計量及其概率P值分別為:F=33.111 46,P=0.000 000<0.05,該回歸方程通過顯著性檢驗。R2=0.880 356,R2=0.853 768,從整體來看,該模型的擬合效果較好。由殘差正態性檢驗可知JB統計量為JB=1.572 102,其概率值P=0.455 641>0.05。說明該模型的殘差滿足正態分布,也就是說前文利用最小二乘法進行參數估計的方法有效。DW=1.382 670,結合查DW檢驗表得知的下臨界值和上臨界值分別為dL=0.99和dV=1.79,可以判斷DW=1.382 670<4-dv,由此可見隨機干擾項不存在序列相關性。
3.6 ?回歸分析結果及評價
從回歸系數的絕對值大小來看,旅行社數量對應的回歸系數最大,星級飯店數量對應的回歸系數其次,國內旅游收入對應的回歸系數再次,旅游從業人員數量對應的回歸系數最小。由此可見,旅行社數對我國旅游服務貿易競爭力影響的顯著性比旅游從業人員數、國內旅游收入和星級飯店數量的顯著性要高,影響力度要大。
從回歸系數的符號來看,旅游從業人員數及星級飯店數對應的回歸系數均為負號,而國內旅游收入和旅行社數對應的回歸系數符號為正,這說明旅游從業人員數及星級飯店數對我國旅游服務貿易競爭力提升呈反向關系,有抑制作用;而國內旅游收入和旅行社數與我國服務貿易競爭力提升呈正向關系,有促進作用。
通過建立模型對影響我國旅游服務貿易競爭力的因素進行多元回歸分析,其結果與我國旅游競爭力現狀基本相符合。我國對旅游資源的利用不充分,星級飯店缺乏系統性管理,對旅游人才培養不夠重視,導致我國旅游服務貿易競爭力不強。我國旅行社數量不斷增加,加強對旅行社的管理,會為我國旅游業提供更多發展機會和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4 ?提升我國旅游服務貿易競爭力的對策
通過實證分析,可以得出制約我國旅游服務貿易競爭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①旅游資源利用不充分,存在浪費現象。②旅游業的相關行業規模較小,缺乏系統管理。③旅游市場結構不完善,開放程度低。④旅游企業現代化管理意識不足,合作意識淡薄,競爭過于激烈。⑤政府的相關旅游政策貫徹不夠落實。
為了提升我國旅游服務貿易競爭力水平,政府要發揮帶頭作用,打造服務型政府,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旅游信息系統,在強調經濟效益的同時,要重視環境效益和文化效益,努力做到三者協調統一。企業要加強合作,打造自主品牌,培養旅游人才,提高創新能力,整合旅游資源,加強企業合作,最大程度發揮我國自然資源豐富的優勢,使資源利用更加充分、合理。個人要樹立責任意識,維護國家形象,以高度的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意識,熱情對待外來游客,積極維護我國國家形象,提高我國在世界上的知名度。
參考文獻:
[1]曾興.中國旅游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的影響因素分析[J].才智,2009(23):59-60.
[2]陳霜華.中國和東盟五國服務貿易競爭力比較分析[J].東南亞研究,2009(1):46-50.
[3]車文力.中國服務貿易競爭力的國際比較[J].財經問題研究,2009(7):56-63.
[4]陳炫樺,王樂.我國旅游業國際競爭力實證研究[J].中國商界,2009(7):48-52.
[5]董小麟,龐小霞.我國旅游服務貿易競爭力的國際比較[J].國際貿易問題,2007(2):78-83.
[6]劉晶.我國旅游服務貿易競爭力研究[D].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4.
[7]殷鳳,陳憲.國際服務貿易影響因素與我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研究[J].國際貿易問題,2009(2):5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