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芊汝
摘 要:新時代以來,伴隨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單純物質生活已經不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弘揚優秀文化再一次被推到歷史的臺前。以泰州市為例,深入分析泰州優秀文化發展現狀,探尋地方文化自信普遍缺失的深層原因,提出重塑地方文化自信的對策。
關鍵詞:地方文化自信;文化品牌;文化產業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11-0029-03 ?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G122 ? ? ? ?文獻標志碼:A
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關鍵在于文化自信。2016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座談會上指出,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說到底是要堅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刻、更持久的力量。十九大報告強調,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由于種種復雜原因,當前我國文化自信建設還存在諸多困境,文化自信缺失現象依然嚴重。這不禁引發考:重塑文化自信的出路在哪里?如何利用中華優秀文化實現民族的偉大復興?帶著這樣的疑問,來到蘇中文化名城泰州進行調研,希望能從這里找到新時代地方文化自信的實現路徑。
1 ?調研情況
談到文化,一般會講到3種文化形態:一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二是革命文化;三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1]。這3種文化形態在本次泰州調研中均有所體現。
1.1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鄭板橋故居為例
鄭板橋,名燮,字克柔,號板橋,揚州興化人,“揚州八怪”代表人物之一,是清代畫家、書法家、詩人。鄭板橋故居坐落在興化市東城外板橋景園,始建于清代,鄭板橋中進士前居此,于1983年重修,為興化市文物保護單位。
故居坐北朝南,粉墻黛瓦,有門堂、上下屋、小書齋、小廚房等建筑,庭院清幽,蘭竹蕭疏,樸實無華,保持了“室雅何須大,花香不在多”的意境。憑窗可覽窗前小院內竹影婆娑,充滿了詩情畫意,是板橋先生崇高氣質的寫照。板橋先生愛民如子,“一枝一葉總關情”,為很多領導干部所推崇學習。
1.2 ?革命文化——以楊根思烈士陵園為例
楊根思,江蘇省泰興縣楊貨郎店人,革命烈士,中國人民解放軍全國戰斗英雄、中國人民志愿軍第1位特等功臣和特級戰斗英雄,中國人民志愿軍第1位“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在軍旅生涯中,楊根思先后參加淮海戰役等大小數十次戰役戰斗,擅長爆破,多次榮立戰功。1950年在朝鮮戰爭中他抱起炸藥包和敵人同歸于盡,時年28歲。
為紀念楊根思烈士,1955年10月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準,在其家鄉興建“楊根思烈士祠”,1970年改名“楊根思烈士陵園”。60多年來,楊根思“三不相信精神”始終響徹云霄,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
1.3 ?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以海軍誕生紀念館為例
1949年4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在江蘇省泰州市白馬廟誕生。為充分展示人民海軍從無到有、由弱到強的光輝歷程,激勵和鼓舞人民發揚革命傳統,經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批準,1999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誕生地紀念館在泰州市白馬鎮落成,紀念館包含“人民海軍誕生地舊址”和新館兩部分。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誕生地紀念館作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和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東海艦隊“戰斗精神教育基地”,堅持“弘揚傳統、激勵后人、服務社會”的宗旨,秉持“經常教育與集中教育相結合,普及教育與重點教育相結合”的原則,接待了大批參觀者,充分利用紀念館豐富的精神文明內涵,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特色活動。
2 ?文化自信缺失的原因
結合整個調研過程可以看出,有2 100年建城史的泰州,文化資源是非常豐富的。文化具有地域性,文化自信很重要的表現便是地域歸屬感,但從泰州人身上卻很難看到這種歸屬感。
根據泰州統計局調查數據顯示,泰州市戶籍人口從2015年開始呈現下降趨勢,近年來下降趨勢愈發明顯。同時,泰州市常住人口在維持多年0.1%的增幅后,在2018年成為負增長。
在城市發展最需要人才的時候,泰州市形勢非常不樂觀。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歸根結底是泰州人地方文化自信缺失。
2.1 ?對外來文化盲目崇拜和模仿
在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一體化迅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習慣于用物質來衡量一切而往往忽視了精神的作用。外來文化良莠不齊,很多年輕人不能辨證對待而是盲目崇拜、一味模仿,向往發達國家和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導致二、三線城市人才流失現象非常嚴重。
在調研過程中,幾乎所有領導干部、企業家都一再強調人才嚴重稀缺阻礙了地區經濟發展。由外來文化沖擊引起的本土文化嚴重不自信,很容易使地區經濟發展陷入無法擺脫的惡性循環[2]。
2.2 ?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認識不夠深入
對中華五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每一個中國人都耳熟能詳,但大多只停留在最淺顯的表層。對優秀傳統文化絕不能停留于簡單了解,只有對其內涵精神進行傳承,才能最大程度發揮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引領價值。
在參觀鄭板橋故居時發現,無論是景區布置還是導游講解,更側重對鄭板橋生平和作品的介紹,而非對板橋先生寶貴精神的宣傳和推崇。大多數興化市民知道板橋先生是興化人,卻并不了解板橋先生淡泊名利、愛民如子的優秀品質。如果連當地人都不了解這些,就更難談及把這些精神真正宣揚出去,對中國甚至世界產生影響。
2.3 ?對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宣傳力度不足
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出了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其誕生過程決定了這一文化形態一開始只被親身經歷過革命改革過程的少數人所了解。想要讓這些文化深入影響到每個人,需要行之有效的宣傳方式。
以海軍誕生紀念館為例,其所接待的大多是部隊官兵和相關工作者,很少有普通群眾。據向講解員了解,胡錦濤書記曾經就讀的泰州中學也是不對外開放的,只接待特定團體進行參觀學習。缺乏行之有效的宣傳方式,很難把真正優秀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和革命文化傳播給社會大眾[3]。
3 ?弘揚優秀文化的對策
在認清地區文化自信缺失的原因之后,如何弘揚優秀文化成為了亟需解決的問題。結合泰州市當地具體情況,提出如下對策。
3.1 ?立足地域特色,打造文化品牌
要使本土文化走向全國甚至走向世界,就一定要打造屬于自己的品牌特色,避免同質化,才能在眾多紛繁復雜的文化中脫穎而出。
泰州有豐富的文化資源,既有眾多優秀的文化名人,如鄭板橋、施耐庵、梅蘭芳等,又有各類紅色革命遺址資源,如人民海軍誕生地紀念館、黃橋戰役紀念館、新四軍東進泰州談判處舊址等,相對于其他地方具有優勢。
積極挖掘這些傳統文化和紅色資源的內在價值,不僅有助于喚醒泰州當地百姓的文化歸屬感和認同感,增強本土文化自信,為推動泰州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正能量,也增進游客對泰州這座城市的認識、對泰州人民的了解、對泰州地區文化的向往。
3.2 ?利用先進技術優化文化傳播形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以人們喜聞樂見、具有廣泛參與性的方式推廣開來?!苯柚诂F代發達的高新技術產業,打造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傳播模式,更好地對傳統文化進行傳播推廣[4]。
一方面,要對傳統的線下傳播方式有所創新??诳谙鄠麟m古老但深沉,定期組織市民文化大講堂,在豐富市民生活的同時,對其進行文化熏陶。從娃娃抓起,在孩子們的春游中添加文化培養元素。
另一方面,線上傳播更依賴于移動互聯網時代的自媒體。相對于以往報紙、電視的線上傳播形式,一些新媒體平臺如微博、微信等,大大加快了文化傳播速度,提高了文化傳播頻率。
3.3 ?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
文化只有形成產業,才能真正帶動區域經濟發展。文化創意可以與當地第三產業結合起來,共同發展、相互促進,提高產業附加值。
文化創意可以與旅游業融合。2019年4月6日,第十一屆中國泰州水城水鄉國際旅游節開幕式上,泰州首次以圖文、視頻形式,對外發布6條主題精品旅游線路,其中以“回望赤子心——紅色水城之旅”這條線路最為熱門。紅色旅游的興旺,不僅彰顯出泰州這座城市的革命傳統和紅色氣質,更讓紅色旅游成為經濟發展新動能。
文化創意還可以與農業融合,發展休閑農業莊園、特色小鎮等。文化產業是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拉動經濟增長。文化產品可以通過影響人們的精神世界和思想,提高勞動者的素質和技能,推動經濟發展實現質的飛躍。在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過程中,注入文化要素是必要條件。文化不僅給物質產品增加了內涵,更賦予了靈魂。
4 ?地方文化自信的實現路徑
通過對泰州的實地調研,對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堅定文化自信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不僅看到了地區文化自信缺失的現狀,也看到了本土文化未來的發展前景。
4.1 ?從文化自信缺失原因入手,重塑地區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人們對自己所屬群體的價值體系及生活方式的高度認同和肯定。文化自信是從開放及包容的角度看待自身及外來文化,是一種積極進取的精神狀態。
文化自信缺失由外來文化沖擊、文化主體意識薄弱及相關部門宣傳力度不夠等多種原因導致。從這些原因入手,培養年輕人正確的文化價值觀,正確把握文化宣傳的角度和方向,使用更行之有效的宣傳方式,重塑國民的文化自信。
4.2 ?形成特色文化品牌,創新文化傳播形式
要讓本土文化更好地被本地人所認可、被外地人所了解,應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文化品牌,避免陷入同質化的陷阱。
同時,高效的文化傳播模式也非常重要,既要保留傳統宣傳形式中好的部分,也要學會利用互聯網時代新興的自媒體平臺。泰州“紅色血脈”是一個很好的宣傳品牌,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宣傳方式有助于本土文化更好更快地走向大眾、走出國門。
4.3 ?抓住文化產業發展機遇,服務于區域經濟發展
文化創意產業是新興的朝陽產業,未來發展前景良好,對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作出巨大的貢獻。應抓住文化產業發展大勢,積極打造紅色旅游線路,創新文化產業形式,注重文化產業與已有產業的有機結合。鞏固和樹立文化自信,發揮優秀文化的最大價值,形成文化產業鏈,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參考文獻:
[1]范曉峰,郭鳳志.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的幾點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6(7):33-37.
[2]葉丹.堅定文化自信推進鄉村文化振興[N].銅仁日報,2018-08-22(2).
[3]袁浩.鄉村振興要緊抓文化靈魂[N].呂梁日報,2018-04-11(2).
[4]楊吉華.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的文化自信與提升路徑[J].中共石家莊市委黨校學報,2018(1):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