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媛
摘 要:國家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去產能、優化營商環境等政策措施的推行,為傳統產業的蛻變指明了方向。就傳統產業改革方向提出了建設性意見,以促進傳統產業真正實現長久發展。
關鍵詞:傳統產業;供給側改革;產業鏈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13-0032-02 ?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421? ? ? ?文獻標志碼:A
1 ?研究背景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產業結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十九大召開及京津冀一體化建設以來,國家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產能、優化營商環境等政策措施的推行,為傳統產業的蛻變指明了方向。在構建現代化工業體系方面要以創新、改革、開放、融合、轉型為著力點,聚焦產業升級改造、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
滄州市是一個以傳統工業著稱的城市。石油化工、金屬制造、管道裝備等作為傳統支柱產業在滄州市的發展歷史悠久,曾經作為龍頭產業為滄州市的經濟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但隨著時代的進步,傳統產業發展的弊端日益顯現。以孟村縣管道裝備產業為例,20世紀70年代末期,孟村縣建起第一家彎頭加工作坊,經過40多年的發展,孟村縣的管道裝備產業經歷了作坊式起步、規?;瘮U張、產業化發展的多個階段,取得的成績顯著。但近年來隨著科技發展,傳統產業發展的弊端也日益突出,如產品質量標準參差不齊,品牌意識不強;專業人才匱乏,自主研發能力弱;企業規模小,缺乏龍頭企業帶動;產業布局分散,未能形成合力;工藝技術落后,制約產品優化升級;資金不足,企業融資困難等。這些問題可以說是整個滄州傳統產業存在的共性痛點。為實現傳統產業的發展,迫切需要轉變思維,以破釜沉舟的勇氣、痛下決心實現企業轉型發展,加之現在國家對安全和環保的高度重視,轉型發展是大勢所趨,也是企業真正實現長久發展的生存之道。
2 ?工業企業轉型升級發展建議
2.1 ?嚴把質量關口,創優質品牌
大力推進制造業產品質量提升工程,一方面,通過開展質量安全示范,推動工業產品向中高端邁進。另一方面,支持企業按照國際先進的質量標準制定企業產品標準,樹立一批質量標桿企業和典范企業,在行業內成為可以學習、模仿的示范。引導企業樹立商標意識和品牌意識,鼓勵企業爭創中國名牌產品、省名牌產品、省優質產品、中國馳名商標等。
2.2 ?強化人才支撐,增強研發能力
首先,產學研相結合,建立學校和企業“雙元制”技術人才培養機制,為企業家提升素質創造條件。重點培養制造業的高層次領軍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為企業定向輸送,滿足企業的人才需求。
其次,加強人才引進,特別是引進一批帶技術、帶成果、帶項目、帶資金的高層次產業創新團隊,為本地發展注入活力。
再次,吸引京津冀經濟圈的知名科研院所、高校在滄州設立分支機構或技術孵化中心,推動科研成果轉化和產業化。
2.3 ?扶持龍頭企業,發揮行業引領示范效應
為了更好地帶動傳統支柱產業的轉型升級,在擴展龍頭企業的數量和規模方面,要抓住優勢產業,打造全產業鏈。通過企業并購、兼并重組等多種方式,實現優勢企業的強強聯合,逐漸形成一批跨地區、跨行業的大型企業集團,從而增強其輻射帶動力。龍頭企業還可積極發展業務外包,從而帶動中小企業提高專業化的配套能力,形成產業發展的集聚效應,構建現代產業分工合作網絡。
2.4 ?加強企業技術改造,推進綠色融合發展
我國許多傳統產業都是高耗能產業,必須加快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發展綠色低碳產業,淘汰落后產能,化解過剩產能,有計劃地引導企業向優質高端發展。同時,發展“新業態+制造業”模式,完善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小微企業創新創業平臺和企業內部研發機構等,以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產品高端化為方向,對經濟效益高、資源利用率高、帶動作用強的重點項目加大政策、資金支持力度。
2.5 ?推進工業設計發展,提升傳統工藝水平
加快推進工業設計在滄州市各行業、各領域的應用進程,積極組織一批有工業設計基礎或需求的企業參加各類設計展活動。與省直部門做好工作對接,加強設計人才培養培訓,加速成果轉化。認真貫徹落實河北省工業設計“三三一”行動,主動幫助企業完善研發條件,集中設計資源,打造典型案例和示范領軍企業,加大政策和資金的扶持力度,強力推動工業設計快速發展,提升傳統工藝技術水平,實現產品優化升級。
2.6 ?加大對工業轉型升級的專項資金支持力度
積極爭取國家、省級、市級工業轉型升級等專項建設資金、基金支持。安排專項資金重點支持企業實施技術改造、研發創新、提升質量品牌、提檔升級,同時積極組織企業參加政—銀—企對接活動,對產業導向、信譽好、潛力大、融資暫時困難的企業進行重點推介,有效解決企業轉型升級過程中的資金需求,促進企業發展。
3 ?結束語
滄州市加快實施傳統工業轉型升級,是創新驅動、率先發展,建設環渤海地區重要工業城市的重要舉措,意義重大。滄州市的傳統產業要緊緊依托政策、環境、要素、服務等方面的優化和改善,穩步推進轉型升級步伐,要借勢“東風”再創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