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偉 呂東博
摘 要:分析了古村落保護與開發現狀,提出了利用古村落文化遺產進行經濟轉型的發展策略,為鄉鎮經濟發展提供參考,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關鍵詞:古村落:文化遺產;經濟轉型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11-0071-02 ?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TU856? ? ? ?文獻標志碼:A
1 ?古村落文化遺產
村落是人們衣食住行的集合,是民眾生產生活的載體,記錄了不同時間和空間的自然、政治、經濟、文化演變,如同歷史的“活化石”[1]。我國地域廣闊,民族眾多,不同民族的文化“碰撞”造成了風格各異的古村落文化遺址。由于歷史和環境因素,大多數古村落文化遺產被湮沒,幸存下來的古村落比較稀少,且地域分布分散。
2 ?古村落文化遺產的現狀
我國古村落很多分布在偏遠地區。受到自然環境和人文思想的影響,我國古村落文化形態各異,特點鮮明,但是受到現代經濟、文化潮流的影響,古村落發展不盡相同。少數古村落成為著名景點,大部分仍不能很好地融入現代社會,也有不當開發對古村落帶來了損壞。古村落開發主要存在的問題如下。
2.1 ?規劃不明確
隨著生態環境問題日趨嚴峻,國家及時提出經濟結構由能源型向綠色服務型轉變的政策。但由于區域產業單一轉型困難,很多地區選擇旅游業作為轉型重點。古村落既有地域特色,又有濃厚的文化氣息,是旅游開發的首選。古村落由于年代久遠,修復和維護困難,經營和保護缺少相應經驗和長期規劃。一些古村落建筑群雖然歷史悠久,但達不到文物級要求,難以獲得有效的法律保護。我國古村落和民居相互交錯,很多人仍然居住在古建筑中,對古村落建筑群內居民的安置需要納入開發規劃中。
2.2 ?基礎配套設施落后
保存完好的古村落大部分位于交通閉塞的山區。山西省古村落保存完好,且數量多、開發潛力大,但是很多古村落處于山脈交匯區域,公路、鐵路交通均不發達,對旅游開發造成一定阻礙。傳統的古村落幾乎很難滿足游客住宿、餐飲和娛樂的要求,且在古村落內進行該類消費也會影響古村落建筑的完整性,影響古建筑的文化氛圍。
2.3 ?文化挖掘深度不足
我國地方文化特色顯著,區域文化差異大,文藝表現形式豐富多彩。古村落建筑文化、風土人情、遺址遺跡等都是游客熱衷的消費熱點,但是目前很多古村落旅游開發風格趨于千篇一律,街邊小吃、售賣商品、店鋪裝飾等均令人感覺似曾相識,飲食、房屋也趨于大眾化,很難給游客留下深刻印象。游客感受不到古村落的文化氛圍,也不會向親友推薦,導致古村落旅游產業很難持久開展。
2.4 ?環保意識差
隨著旅游項目的開發,游客涌入給古村落帶來收益的同時,也對當地生態環境帶來了沖擊,尤其是塑料制品、汽車尾氣排放等會造成環境污染問題。此外,游客使用的閃光燈會加速古建筑內壁畫老化和分解,汽車尾氣和雨水結合會造成古建筑墻壁腐蝕,降低古建筑壽命。
2.5 ?運營管理水平低,缺少營銷策略
由于我國產權所有制的特點,大部分古村落為集體所有,開發者缺少旅游開發的經驗,受小農思維方式和眼界的限制,大部分采用粗獷的管理模式,營銷方式比較單一、影響力有限。
3 ?利用古村落文化遺產促進鄉鎮經濟轉型的策略
3.1 ?做好長期規劃
古建筑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一旦被損傷,其特色很難復原。在開發古村落之前,必須優先規劃古建筑的修繕,包括資金投入和技術支持等,保證古建筑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地方政府應出臺相應的政策法規,制定完善的古建筑保護條例,利用法律的約束力,做到全面保護古建筑群。妥善安置古村落內居民,做好長期規劃和拆遷安置工作。當地居民對古建筑的作用和歷史更加熟悉,在不破壞本地風俗習慣的前提下,可以引導居民融入新的運營環境,實現旅游與農村社區協調發展。
3.2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借力國家西部開發和“村村通”等政策,加強鐵路、公路等基礎交通建設,消除交通閉塞帶來的問題,積極引入高鐵、城際快速路的PPP工程,解決交通問題。傳統的古村落不能滿足游客住宿、餐飲和娛樂的要求,應積極引進資金、技術等,合理就近建設賓館、飯店等場所,滿足游客多元化的消費需求。配套醫院、停車場等設施,讓游客無后顧之憂。改造、優化電路等電力設備,增加電力檢修頻次,防止火災等事故發生。
3.3 ?開發當地特色文化
利用當地文化及風俗習慣,向游客展示當地建筑風格、地方曲藝魅力、特色飲食、傳說等,開發特色旅游活動項目。積極引導村民當導游,不回避方言問題,需要時可增加普通話的翻譯,讓游客感受到地方語言的魅力。建筑開發必須與古村落風格保持一致,且合理布局。古人注重人與自然融合,且將宗法觀念、宗族禮制等文化完美融入建筑中。隨著社會變遷,普通人很難全面解釋這些建筑的文化內涵,可以請社會專業學者詮釋建筑文化內涵,向游客講解古建筑專業知識,增強認同感。很多古建筑已經存在幾百年,而且仍然發揮其作用。要向游客展示古村落建筑的精妙結構,讓游客感嘆祖先智慧的同時,也增強了民族自豪感。
3.4 ?開發綠色旅游工程
面對古村落的環境危機,應預防與治理并重。對塑料制品“零容忍”,景區內嚴禁使用塑料制品,可以開發新包裝材料代替塑料制品。積極向乘客宣傳閃光燈的危害,并采用罰款等措施進行強化,倡導文明旅游。積極引導使用環保交通工具,引入電力驅動設備,盡量做到零排放。
3.5 ?引入現代管理模式和營銷手段
古村落開發必須引入現代經濟管理模式,建立投資、分紅等分配制度。古村落具有集體和個人所有制并存的特點,必須鼓勵村民積極投入到古村落建設中,并保障村民利益。古村落這種深厚底蘊的文化遺產需要政府以各種形式進行廣泛宣傳,尤其是以古村落群的概念進行宣傳,突出其歷史價值。引入專家講解評估,讓專業人群走入古村落,合理開展國際文化交流,提升古村落的人氣。
參考文獻:
[1]王思哪.古村落旅游開發再利用的研究——以棗莊石板房為例[J].安徽農業科學,2018(46):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