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瑩瑩
摘 要:電商“雙十一”期間,由于商品銷售量劇增、物流壓力加重,近年來一直出現爆倉現象。“雙十一”物流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反映中國物流實力。研究“雙十一”快遞爆倉現象,為提升整體物流水平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雙十一”;物流;爆倉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13-0063-01 ?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724.6;F259.2 ? ? ? ?文獻標志碼:A
2009年淘寶實施“雙十一”大促后,其交易額逐年增長。2014年阿里巴巴取得了“雙十一”注冊商標,天貓對“雙十一”商標擁有專用權,受法律保護[1]。2018年“雙十一”總成交額為2 135億元[2]。其他電商紛紛加入這場促銷活動,銷售量劇增導致物流業爆倉。
1 ?爆倉現象及其危害
我國電商發展迅速,但物流水平始終跟不上發展步伐。電子商務活動過程中,物流是最讓消費者和商家頭疼的一大問題[3]。在“雙十一”之前包裹量較少,“雙十一”期間,訂單迅速增多。迅速增長的訂單致使物流業短時間內難以應對,形成“曲棍球棒”效應[4]。
2 ?引起爆倉的原因
2.1 ?直接原因
短期內需求大于供應,是引起爆倉的直接原因。天貓“雙十一”物流訂單達10億件,京東好物節期間累計下單金額1 598億元。活動期間,這兩家電子商務平臺成交量遠遠大于物流承受范圍。目前我國電商物流以第三方物流為主,以自營物流為輔。雙十一時期訂單激增,快遞公司倉儲緊張,產生爆倉現象。
2.2 ?間接原因
2.2.1 ?未作出可靠的需求預測,缺乏應急措施
各快遞公司缺乏對歷史訂單量序列研究,未能預測“雙十一”期間可能的日接單量,安排相應的備用資源。快遞行業私營企業較多,且部分私營企業管理人員缺乏經驗。考慮固定資產損失和投入產出比例,快遞行業機械設備數量有限,僅滿足一般業務量要求。部分人力分配不科學,難以彈性應對對極峰業務量。
2.2.2 ?基礎設施不完善,工作效率低
目前國內快遞的運輸、倉庫和分撥中心的自動化水平不高,內部布局和運輸路線不合理,致使中間物流環節耗費大量人力和物力。從發件到派件過程中,要耗大量體力,人工成本較高。人員流動較大,工作效率和質量難以保證,影響快遞服務滿意程度。
2.2.3 ?網點分布與購買力分布有差異
2018年“雙十一”期間,東部地區、中部地區、西部地區、東北地區的網絡零售額分別為2 326.93億元、461.62億元、384.32億元、60.5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6.49%、46.80%、30.78%、39.57%。電子商務網店和生產加工場所主要集中在我國東南部的經濟發達地帶,而購買者卻分布在全國各地。快件主要由東南沿海的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發往內陸和西部欠發達地區。東部地區發件壓力遠遠大于派件壓力,發往本地的倉庫閑置,發往外地的倉庫爆倉。中西部網點和分撥中心在本地分揀派送區域出現爆倉現象。
3 ?應對“雙十一”爆倉的建議
3.1 ?利用企業聯盟共享數據,提高預測需求的準確度
在大數據時代,電商可以通過大數據技術,分析用戶的歷史網購數據,預測“雙十一”極峰時期的訂單量。根據用戶消費行為,為用戶推薦其可能感興趣的產品,提前感知用戶的需求。通過大數據分析,設計動態智能的送貨路線,開展智能化物流配送。
3.2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物流設備硬指標
優化配置現有運力,加強物流管理系統建設,整合人、車、機器等資源,合理分配時間和空間。更新物流設備,采用自動化運輸和分揀設備,提高操作效率,擴大分撥和轉運中心面積,提高快件分揀速度。
3.3 ?加強合作,優化終端配送系統
針對取件人收貨時間集中且多變的情況,建立合適的快遞終端配送系統,提升物流的配送效率。快遞企業可與送貨區域的固定店鋪合作,暫時存寄包裹或設置智能快遞柜。
參考文獻:
[1]朱燁.“雙十一全球購物節”的繁華與迷思——大眾狂歡理論視角下電商造節的冷思考[J].藝科論壇,2016(6):? ?392-393.
[2]李仕奇,萬謙.談如何緩解物流企業的“曲棍球棒”效應——以“雙十一”購物狂歡節為例[J].中國商論,2019(10):? ?202-203.
[4]姚婷婷,李志剛.雙十一”物流策略分析[J].中國物流與采購,2015(8):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