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
摘 要:近些年,由于過度開采資源,破壞了生態環境,導致大氣污染、水土流失、溫室效應嚴重,地震、水災、旱災頻發,這些自然災害給人們敲響了警鐘。生態林業工程作為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手段之一,得到了林業部門的重視。分析了生態林業工程建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生態;林業工程;建設;對策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11-0086-01 ?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326.2 ? ? ? ?文獻標志碼:A
人類過度開采資源和破壞環境,不僅傷害了地球,且最終會威脅人類的生存。為了保護生態環境,在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指導下,保持水土、培育生態森林成為林業工程的重點工作。
1 ?生態林業工程建設的現狀
1.1 ?生態林業工程規劃缺乏前瞻性
生態林業工程的整體規劃應以建設生態林業為基礎,生態林業工程規劃缺乏前瞻性,整體規劃只關注短期的利益,部分工作人員只是為了完成任務,沒有從內心認識到規劃工作的重要性。在各級規劃上,只有總體目標,沒有分目標,缺乏可操作性。
1.2 ?生態林業工程投入不足
由于生態林業工程涉及面比較廣,所以任務重、任務難,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但有關部門對生態林業工程的投入嚴重不足,一些工作無法發揮其效用。有限的資金無法使用在重點地區或是重點項目上,導致生態工程建設的進度和質量受到嚴重影響。
1.3 ?生態環境意識淡薄
雖然我國現在大力提倡保護生態環境,推動可持續發展,但是很多人的生態意識依然淡薄。
1.4 ?工業和居住用地擴大
城市建設占用了大量土地,工業和居住用地擴大,林業用地減少,這樣不僅不利于生態林業的建設,還會破壞原有的林業資源[1]。
1.5 ?監管水平低下
生態林業工程管理水平低下,責任不明等現象普遍存在,影響了生態林業工程的建設。
2 ?生態林業工程建設的途徑
2.1 ?加強林業生態工程的政策指引
在政策上,加強對生態林業工程的指引,制定的政策要綜合考慮各方的利益,從保護生態環境和促進經濟發展的角度出發,平衡國家、集體和個人之間的利益關系,充分調動人們的積極性。同時,加強保護生態環境的宣傳,引起全社會的重視,支持生態林業工程建設[2],改善生態環境。
2.2 ?完善生態林業工程的法律制度
生態林業工程建設必須走法制化道路,只有完善生態林業工程的法律制度,才能確保生態林業工程的質量。所以,要根據各地生態林業工程的情況,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2.3 ?做好生態林業工程的整體規劃
生態林業工程的整體規劃關系到生態林業工程的質量和效率,必須對此提高重視。
2.4 ?加大資金投入
要想提高生態林業工程的質量和效率,就必須增加資金投入。所以,國家要加大對林業生態工程的扶持和投資力度,將林業生態工程建設的資金納入到各級政府的財政預算中。
2.5 ?提高造林技術和質量
只有不斷創新造林技術,健全造林機制,才能提高造林質量。要做好生態林管護、資源培育、資源保護和資源管理工作,嚴格控制采伐行為[3]。
2.6 ?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
防治病蟲害能夠有效防止生態林被破壞。建立健全病蟲害防疫機制,合理調整樹種結構,通過培育混合林減少蟲害[4]。
3 ?結束語
生態林業具有保持水土、涵養水源、凈化空氣、防風固沙以及維持生態平衡的功能,但是,建設生態林業工程是一項長期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促進生態社會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平.林業工程中營造林質量的影響因素及對策[J].中國林業經濟,2018(1):56-57.
[2]劉萬兵,鄭啟佳.試析生態林業工程建設及發展途徑[J].農家參謀,2018(9):127.
[3]張欽勝.我國林業工程建設標準化面臨的挑戰與對策[J].科技創新導報,2018,15(6):192-193.
[4]田文.生態林業建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農家參謀,2019(13):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