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悅悅 楊佼 周娟
摘 要:貴州省在雜交玉米生產技術方面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雜交玉米的推廣,對貴州省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作用。論述了貴州省推廣玉米生產技術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雜交玉米;生產推廣;技術措施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11-0099-02 ?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S513? ? ? ?文獻標志碼:A
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農產品和畜牧產品的需求日益增多,糧食的消耗量逐年遞增。玉米是貴州省的主要農作物之一,糧食部門的相關人員致力于推廣玉米生產技術,提高糧食產量,保障人們的正常生活。玉米種植技術的推廣工作雖然取得了顯著成就,但是還存在一些問題。
1 ?茅壩鎮的基本情況
從貴州省的地形地貌特點來看,玉米種植面積由西向東遞減,因此西部是貴州省玉米的高產地區。茅壩鎮地處貴州省西南部,主要種植水稻、雜交玉米、高粱等農作物。為了更好地發展經濟,茅壩鎮對農業產業結構進行調整,不再單一種植糧食作物,同時種植草和糧,為畜牧業的發展提供條件,加快農業產業化的發展進程。
2 ?雜交玉米技術
2.1 ?雜交玉米技術的原理與應用
隨著經濟指數的不斷提高,通過調查對比可知,貴州省緊湊型玉米面積不斷擴大。為了提高我國雜交玉米的產量,要大力支持緊湊型玉米生產技術的推廣。緊湊型玉米生產技術的原理主要是成株型栽培、間距緊湊。與平鋪型玉米種植法相比,這種種植方法的透光性要好很多,而且葉面積系數也較高[1-2]。
在通常情況下,用平鋪型玉米種植法種植的玉米在栽種前期的葉面積系數為3.5~4.0。玉米成熟時,葉面積系數達到2.6左右。緊湊栽培的玉米前期葉面積系數最高能達到6.5左右,成熟后,玉米的生長狀態也相對良好,在收獲季節玉米產量也就高出許多。
2.2 ?土壤施肥
施肥的作用就是讓玉米正常生長,提高玉米的成熟率,增加產量。從玉米的生長過程和施肥經驗來看,玉米的施肥工作要循序漸進,勤加肥料,每次少量加肥,分多次進行,不能少次多量施肥,避免破壞土壤結構。如果短時間內營養過多,玉米無法正常吸收,成熟率會大大降低。
在肥料的選擇上也要考慮周全,以化肥為主,有機化肥為輔,要準確搭配,不能只施單一肥料。玉米的產量通常較高,這和土壤中的氮磷鉀等元素分不開[3]。玉米在生長中還需要吸收其他的微量元素,為玉米施肥時要有章可循,不可過量施肥,否則會降低玉米的產量。
我國對肥料的使用,在時間和用量方面存在一些問題。貴州省部分地區的土壤中缺少氮磷鉀等元素。在土壤肥沃的地區,基底化肥總量大約占比30%即可,但貴州省相對特殊,采用緊湊型種植方法,需要高產栽培。在這種情況下,基底化肥需要增加到55%左右。貴州省的化肥使用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2.2.1 ?資金
隨著平衡施肥技術的廣泛應用,農戶在施肥前需要檢測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由于貴州省經濟水平相對比較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不是很高,施肥的經驗不足,缺少資金的支持,且貴州省大部分種植地是農戶自營,沒有形成規模,這種先進的方式不能廣泛傳播。耕地面積相對較大,相關工作人員如果進行測量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這在資金上對政府是個巨大的挑戰[4-5]。
2.2.2 ?化肥使用
目前,貴州省市面上的化肥品種相對單一,無法運用到平衡施肥技術上,農戶可以獲得技術人員提供的化肥配方,但是在市面上卻買不到相關肥料。市場上的肥料大部分是含氮含磷化肥,缺少鉀肥,而且農戶在購買化肥時主要考慮價格,忽視了肥料的成分,這樣也導致平衡施肥技術難以推廣。
3 ?推廣雜交玉米生產技術的措施
在種子的選擇方面,要選用質優、高效成熟、抗病性良好的種子,播種時間要適應種子生長,3—4月最適合種植雜交玉米。播種前要使用包衣劑為種子包衣,挖好施肥溝,在施肥溝的兩邊撒種,施肥后蓋土,整細起壟,整平壟面[6-7]。
播種完成后就要開展田間管理工作。田間管理分為前期、中期和后期3個階段。
在前期階段,要關注撒種后長出的新苗,落實控制苗間距和施肥、治蟲等工作。補苗一般在苗長出6片葉子的時候進行,通常補一株即可,然后再施肥。施肥的量不能太多,糞水或復合肥均可,施肥宜勤宜少。在施肥的過程中需要培土、翻土,做好清蟲工作。
中期階段的主要任務就是預防病蟲侵害,再次施肥和培土。在雜交玉米生長過程中,長出8片葉子以后,根部枝葉逐漸伸展,生長速度快,所需營養較多,應增加化肥使用量。施肥過后的工作就是培土,要疏通溝渠,避免雜交玉米成片折倒。在這期間,驅蟲工作也要做到位,可以將驅蟲藥放入葉心,也可噴灑藥物驅蟲。
后期的田間管理工作主要就是創造一切有利條件,促進植株開花、受精、灌漿、結果。后期的工作雖然不繁重,但要規避一些不必要的風險。如果遇到強降雨天氣或者干旱天氣,要重視排灌水工作。在最后階段,一定要保證糧食的生長不受惡劣天氣的影響。在后期管理期間,要多關注玉米的葉子,如果葉子泛黃,說明營養不足,這就需要在開花授粉的時候及時補充肥料。
授粉結束后,要把父本植株全部砍掉,防止養分流失。保證種植地的通風效果,提高光照度,讓每株玉米有充足的光照,這樣有利于母本生長,從而提高玉米產量。
4 ?結束語
對貴州省雜交玉米生產技術的分析表明,雜交玉米生產技術的推廣和運用是很重要的,能夠在提高產量方面的關鍵性作用。要想不斷提高當地玉米產量,需要農戶和相關部門通力合作,國家在技術和資金方面要提供大力支持,為糧食生產奠定良好的基礎。農戶要積極改變傳統思想,接受新鮮事物和科學生產技術,增加經濟收入,進而提高生活水平。
參考文獻:
[1]石榮華,牛紹軍,宿恒勝.玉米無公害栽培技術[J].吉林農業,2019(9):45.
[2]姜宇博,蔣和平,錢春榮,等.我國玉米生產效率影響因素及提升途徑研究進展[J].江蘇農業科學,2019,47(5):? ?12-15.
[3]孟金輝.淺談我國玉米市場發展現狀[N].期貨日報,2019-04-01(3).
[4]董小聃.淺析我國玉米種子市場現狀與發展[J].種子科技,2019,37(2):42.
[5]王永先,駱濤林.當前我國玉米種子市場發展現狀與對策[J].北京農業,2013(21):236.
[6]石作雄.水果玉米無公害栽培技術[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9(3):13,19.
[7]賈冬梅.無公害鮮食玉米栽培新技術[J].農業與技術,2018,38(8):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