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琪

摘 要:在企業融資環境收緊的條件下,我國石油企業內外部驅動收益權資產項目采取了資產證券化的新模式,以優化資產配置,拓寬融資渠道。資產證券化(ABS)一般剝離出來的是石油企業高質量的現金流資產,通過風險隔離和信用增級,盤活了企業的存量資產。
關鍵詞:資產證券化;風險隔離;去杠桿;融資風險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11-0143-02 ?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832.51 ? ? ? ?文獻標志碼:A
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我國石油企業改變以往高投資強度戰略,出現了資產輕量化的經營趨勢。通常的做法是盡量減少有形資產的投入,以品牌、管理輸出等無形資產與民間資本合作開發項目,按約定股比分得權益,從而產生了一批收益權資產項目。在企業融資環境收緊的條件下,有必要對這批收益權資產項目采取資產證券化的新模式,以優化資產配置,拓寬融資渠道[1]。
1 ?企業收益權資產項目資產證券化的發展現狀
資產證券化最早出現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美國,是指資產主體在二級市場發行證券,將某些缺乏流動性但未來將產生穩定現金流的項目隔離[2]。這種融資方式,在我國經歷了合法化和規模擴大兩個過程。
1.1 ?合法化過程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叫停了從2005年開始的資產證券化試點工作。2013 年,我國證監會啟動資產證券化,正式規范了企業資產證券化業務范圍、程序、制度等。2014 年,證監會廢除審批制,將資產證券化業務改革為備案制,此項改革使資產證券化業務逐漸成為證券領域的一項日常業務[3]。
1.2 ?規模不斷擴大
在發行規模方面,根據Wind、CNABS統計,2018年中國資產證券化市場共發行產品929單,而2017年是629單,同比增長了47.69%。2018年發行19 901億元,2017年是14 082億元,同比增長了29.23%。
1.3 ?發展態勢良好
根據Wind、CNABS的分析,對中國企業而言,供給端的基礎資產有很好的穩定預期,未來發行將保持相對穩定的規模和頻率,大額的集中兌付壓力相應較小[4]。對投資者而言,資產證券不失為一種短久期、高收益的標準化品種,見表1。
2 ?石油企業收益權資產項目資產證券化的動力分析
2018年以來,我國金融違約事件頻發,金融違約風險增大,與“去杠桿、降產能、補短板”的宏觀經濟調控形式相疊加,導致企業融資渠道收窄,融資較困難,從內部和外部兩方面構成了我國石油企業收益權資產項目資產證券化的動因。
2.1 ?內部分析
在經濟新常態背景下,中國石油企業資金需求和供給之間出現了不平衡的局面,主要矛盾在資金供給方面,表現為直接融資的風險監管使周期更長,審批更嚴格;間接融資大幅收縮,場內、場外質押業務和表外融資更加嚴格規范;土地、勞動力等成本上升沖減了企業利潤,使企業債務壓力增加。
與傳統籌資手段相比,資產證券化在產品設計上更加靈活,不屬于負債的資產證券化融資可以優化企業的資產負債表,不會稀釋公司股權,不存在強行平倉風險,不會占用企業貸款和發行債券的額度,且募集資金的使用限制較為寬松[5]。總之,資產證券化一般剝離出來的是企業高質量的現金流資產,通過風險隔離和信用增級盤活了企業的存量資產。
2.2 ?外部分析
我國政府在政策層面積極推動資產證券化的快速發展。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要求“促進企業盤活存量資產,推進資產證券化”。可以看出,政府將資產證券化的功能定位為“去杠桿”措施,體現了政府的重視和支持。
3 ?對石油企業收益權資產項目資產證券化的建議
收益權資產項目資產證券化對我國石油企業逐步擺脫貸款依賴具有重要意義,結合資產證券化的快速發展態勢,提出以下建議。
3.1 ?對企業收益權資產項目資產證券化融資的優勢應予以充分重視
對于我國石油企業來說,資產證券化融資有較明顯的成本優勢。相對于債權,投資者更愿意投向資產證券化市場中的優先級產品。企業進行股權融資時,由于融資公司沒有采用破產隔離和企業信用增級等有效措施防范風險,資產證券化的資本成本比股權融資的成本更具有優勢。
3.2 ?設計企業收益權資產項目資產證券化融資交易結構的風險隔離
從風險隔離角度分析,我國石油企業針對海外石油收益權、收益股權、供應鏈收益權以及工業景區收益權設計的交易結構,應屬于證監會常規結構中包含差額支付人和擔保人的結構。原始權益人將基礎資產轉讓給特殊目的載體(SPV),將基礎資產真實出售,從而實現資產的風險隔離。這種交易結構能防御風險,改善盈利能力,提升流動性。
3.3 ?積極防范企業收益權資產項目資產證券化融資風險
我國石油企業應對每個專項計劃在發行過程中將面對的風險有充分的認識和防控意識。①提高基礎資產質量,簽訂保障資產權益的各類協議,以防范與基礎資產相關的風險。②加強并監督各主體的履約能力,采取靈活多樣的信用增級措施,審慎選擇參與機構等,以防范參與主體的相關風險。③健全相關政策法規,加強企業管理,以防范與經濟和市場相關的風險。
參考文獻:
[1]林華.PPP與資產證券化[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
[2]黃華珍.完勝PPP——融資與建造的全域解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6.
[3]孫燕芳,王曉月,肖茗徽.PPP項目應用資產證券化融資的問題與對策[J].管理現代化,2017(5):12-14.
[4]Parr,Joshua.Financing Strategies For Real Estate Investments [J]. Honors ResearchProjects,2017(9):431-475.
[5]Fabozzi F J,Bhattacharya A K,Berliner W S. 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 :products,structuring,and analytical? ?techniques [J]. Prevalence,2011(9):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