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蕾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財務處理方式也在不斷變化。新型財務處理軟件的出現,對會計專業人才的要求也發生了很大改變。目前,各高職院校在對學生進行培養的過程中,傳統的方式已經不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需求。因此對高職會計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改革,培養專業的新型人才成為高職院校重點探索的工作。在對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創新的過程中,對高職會計人才培養改革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改革措施。
關鍵詞: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會計人才培養;高職;改革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13-0145-02 ?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230 ? ? ? ?文獻標志碼:A
1 ?高職會計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下存在的問題
1.1 ?教師綜合素質較低
在高職院校中,學生與社會接軌程度比較高,因此需要會計教師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并且不斷對自己的理論體系進行完善,才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得到提升。但是,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教師缺乏較高的綜合素質和理論基礎知識,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但沒有學到完善的理論知識,還缺少相應的實踐經驗,限制了學生的發展[1]。
1.2 ?內容缺乏創新
高職院校在進行會計人才培養時,需要對學生進行理論和實踐教育,但很多學校僅重視會計法規和會計知識,并沒有結合實際案例對學生進行講解。
同時,教師在講解過程中缺乏熱情,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在實踐操作方面也較差[2]。有些學校長期處于固步自封的狀態,沒有對人才培養內容進行創新,導致在我國經濟不斷發展、業務不斷創新的情況下,高職院校培養的學生無法滿足社會的需求,學生對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的變化也不了解,與實際工作脫節。
1.3 ?人才培養目標不明確
盡管會計行業是一個很有發展前景的行業,但大部分會計專業的學生仍然對本專業沒有深刻的認識,將自身限定在一個較窄的范圍內。
(1)在課程設置上,高職院校與本科課程并沒有較大區別,沒有突出優勢,也不重視對會計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
(2)在對會計人才進行培養的過程中,并沒有與相應的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培養目標不明確,導致學生在進入社會后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
(3)我國已經逐漸進入信息化時代,在專業會計軟件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對會計專業的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大部分學生對此并不重視,不能熟練操作計算機,適應能力較差。
2 ?高職會計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下的改革策略
2.1 ?加強師資力量
高職院校在聘用會計專業的教師時,一般會優先選擇剛畢業的大學生。主要認為剛畢業的大學生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卻忽略了其實踐經驗不足的問題,在實際工作中需要一段時間進行適應。師資力量對提高教學水平水平具有關鍵性的影響。因此,在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過程中,應該對教師進行階段性培訓,培養其實踐能力,從而達到優化高職院校師資力量的目的。
2.2 ?創新人才培養內容
對會計工作實踐技能的培養,需要在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進行,而實踐技能又是會計專業學生適應社會的重要影響因素,二者缺一不可。此外,隨著社會和時代的不斷發展,會計教科書中的內容也應該不斷更新,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緊跟時代的腳步,實現理論和實踐相統一的目標。
2.3 ?明確人才培養目標
高職院校在辦學前已經確定了辦學理念,并且也有固定的人才培養模式。在對會計專業人才進行培養時,應明確培養目標,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與各類型企業合作,根據企業的需求,對人才培養內容以及結構進行調整,讓會計專業的學生能夠滿足企業的需求。值得注意的是,高職院校在與企業進行合作的過程中,不能將起點定太高,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將目標確定在正確的高度上。
3 ?結束語
為了滿足新時代對會計人才的需求,高職院校應該不斷革新會計人才培養內容和方法。在這個過程中,需要確立人才培養目標,為會計專業的學生提供更多進入企業實習的機會,將理論知識和實踐結合起來。同時,確定會計專業的學生的培養目標,并且豐富教師的知識體系,建立高質量的教師隊伍,培養適應社會發展的學生。
參考文獻:
[1]于小梅,石磊,肖健,等.高職會計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調查及分析[J].商業會計,2017(20):125-127.
[2]洪蓉.基于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下的高職會計教改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7(1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