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洞明
(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市 200092)
目前隨著經濟飛速發展和環保要求的提高,橋梁裝配法施工已經成為趨勢。其中預制簡支梁結構構造簡單、施工方便、安全可靠、造價低,是一種適用性很廣的橋梁結構形式。但是由于傳統橋面連續縫安全性、耐久性差,常發生開裂、滲水等病害,限制了預制簡支梁結構的使用,因此解決橋面連續縫的開裂、滲水病害將帶來巨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通過對橋面連續縫受力狀況分析,設計了一種新型橋面連續縫,其安全可靠、造價低、構造簡單、便于施工、適用性廣,并且經實際工程檢驗,使用效果好。
傳統橋面連續縫構造常采用剛接板,其構造為梁端縫內塞入聚乙烯泡沫板,其上覆蓋橡膠墊片(寬度約600 mm),隔離混凝土鋪裝與主梁,并在梁端縫兩側一定范圍的鋼筋混凝土鋪裝中增設縱向加強鋼筋(見圖1)。傳統橋面連續縫設計時對其受力認識不夠充分,對其未進行專門的計算分析,混凝土鋪裝的配筋、厚度、隔離段長度按經驗設計,留下了安全隱患。
橋面連續縫為嵌固于主梁的固端梁,跨徑為橡膠墊片的寬度,受力模式如圖2所示。影響橋面連續縫的主要因素有梁端縫處車輪局部荷載、梁端轉角引起的梁端縫張開、主梁撓曲引起的梁體縱向位移、整體升降溫、日照溫差、汽車制動力、混凝土收縮徐變、支座不均勻壓縮和沉降。

圖1 傳統橋面連續縫構造

圖2 橋面連續縫受力圖示
(1)車輪局部荷載。梁端縫處橋面連續縫受車輪反復沖擊,連續縫易損壞,且由于施工原因,端縫尺寸常常與設計尺寸偏差較大,加劇了連續縫的損壞。
(2)梁端轉角。在二期恒載、活載、溫度和收縮徐變等荷載作用下,梁端產生轉角,端縫頂部張開,并且主梁端部上角點向上頂起,在連續縫中產生較大拉力,并產生彎矩和局部壓應力。
(3)主梁撓曲。在外荷載作用下,主梁產生撓曲,導致主梁梁長縮短,在連續縫中產生拉力。
(4)整體升降溫和制動力。在整體升降溫和制動力作用下,連續縫中產生拉力和壓力。
(5)支座不均勻壓縮和沉降。在支座不均勻壓縮和沉降的作用下,連續縫中產生彎矩和局部壓應力。
(6)收縮徐變。在收縮徐變的作用下,連續縫受拉彎。
根據對連續縫損壞情況的調查,車路局部沖擊荷載和梁端轉角是連續縫損壞的主要因素。在梁端轉角作用下,連續縫的軸向剛度決定了連續縫中拉力大小,連續縫剛度大則拉力大,連續縫剛度小則拉力小,故應根據計算確定連續縫的長度。
根據橋面連續縫的受力特點,采取針對性的措施:梁端縫上覆蓋鋼板,鋼板與連續縫混凝土結合,形成鋼混凝土組合結構,承受車輪局部沖擊,并且鋼板承受梁端上角點處局部壓應力;梁端局部區域連續縫與梁體隔離,按控制裂縫寬度的原則,經計算確定隔離范圍;連續縫與主梁之間設置軟墊層(橡膠片),以削弱甚至消除梁端上頂的影響;在連續縫內設置加強鋼筋,以承受拉力;此外在梁端縫內設置膨脹型止水橡膠圓條,防止滲水。
新型橋面連續縫的構造由三大部分構成:第一部分在梁端縫內塞入橫向通長膨脹型止水橡膠圓條,塞入距梁頂0.1 m,用雙組分聚硫密封膠把縫內橡膠圓條以上部分剩余空隙填滿,其中要求圓條直徑要比預留縫寬,圓條內反向插入M8六角頭螺栓,螺母朝上;第二部分在梁頂面用M10水泥砂漿找平,再用樹脂膠將2~3 mm厚橡膠片粘鋪上,其中心與縫中心對齊;在橡膠片上壓鍍鋅鋼板,橫向并列通長布滿,安裝時鋼板預留孔對應穿入預埋螺栓,擰緊螺母固定鋼板;第三部分在連續縫混凝土鋪裝內設置加強鋼筋。具體構造如圖3所示。
該新型橋面連續縫構造通過在梁端縫處安裝鋼板及加強鋼筋,比傳統連續縫強度和剛度大,減少因車輪碾壓導致連續縫開裂,避免梁端上角點處連續縫局部承壓碎裂,從而減少橋面水滲入連續縫內;通過擰緊螺栓,壓緊梁頂橡膠片、擠密密封膠,防水性比傳統連續縫要好,當因密封膠老化后小部分水穿透時,橡膠圓條遇水膨脹,防止水穿過。合理控制隔離范圍,將梁端轉動產生的水平位移均勻分布在隔離范圍的連續縫上,裂縫寬度滿足規范要求。通過以上措施,連續縫能有效防水抗裂且更耐久,構造所需材料均為市場常見建材,無須特制,安裝簡單,施工方便。

圖3 新型橋面連續縫構造
此新型連續縫在上海度假區高架中首先使用,經四年多運營,使用情況良好,未發現瀝青路面開裂和滲水。目前在建的上海S7公路和龍東大道高架工程中也采用此新型連續縫。
此新型連續縫設計關鍵為確定連續縫的長度,以龍東大道高架工程為例,簡述連續縫長度的計算。龍東大道高架工程標準段橋梁結構為30 m簡支小箱梁,橋面連續,2~5跨一聯,下部結構為平頭蓋梁。
采用橋梁博士有限元計算程序,選取2×30 m簡支小箱梁(橋面連續)結構進行分析。小箱梁采用梁單元模擬;考慮到連續縫為鋼筋混凝土構件,在拉力作用下開裂,故僅考慮連續縫中縱向鋼筋的作用,采用梁單元模擬,面積為縱向鋼筋面積。由于結構縱向對稱,故縱橋向選取半結構。連續縫中縱向鋼筋取1/2連續縫長度,在梁端處采用固端約束條件,在另一端采用剛性連接于小箱梁頂,通過計算得到鋼筋應變、鋼筋應力,從而計算出連續縫的裂縫寬度。模型如圖4、圖5所示。

圖4 有限元分析模型示意(一)

圖5 有限元分析模型示意(二)
模型計算考慮了恒載、活載、溫度梯度和沉降等荷載作用。整體升降溫、制動力在連續縫中的效應經單獨計算后,與有限元模型計算結果組合。
經試算,連續縫長度取2 m,縱向鋼筋直徑為18 mm、間距為100 mm時,在荷載最不利頻遇組合作用下,鋼筋應力為166 MPa。
根據《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范》(JTG 3362—2018),裂縫寬度為 0.151 mm,滿足規范要求[2]。
對橋面連續縫受力狀況進行了詳細分析后,針對其受力特點和病害,設計了新型防水抗裂連續縫。經實際工程檢驗,使用狀況良好,能有效防水抗裂且更耐久,所需材料均為市場常見建材,無須特制,安裝簡單,施工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