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法認真總結實踐經驗,把成熟的具有普遍意義的好經驗、好做法,上升為法律,以增強法律的適用性。同時,著力解決現實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如老齡事業發展的經費保障問題,“空巢”老人的精神慰藉問題,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用地問題等,增強法律的針對性。
另外,新法還科學把握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趨勢,對一些影響長遠的問題,作出適度超前的規定,增強法律的時代性和前瞻性。這主要體現在有關家庭養老支持、老年監護、長期護理保障、老年宜居環境等方面的規定中。
據了解,新法從現行法6章50條,擴展到9章85條。
新法為保障失能失智老年人的人身財產權益,在深入研究我國民法通則有關監護的規定,并借鑒國外經驗的基礎上,創設了老年監護制度。
新法在家庭贍養與扶養方面,一是對家庭養老作了重新定位,將現行法“老年人養老主要依靠家庭”修改為“老年人養老以居家為基礎”;二是進一步明確了贍養人,對患病和失能老年人給予醫療和照料的義務;三是針對現實中老年人住房等財產權益易受侵害,以及老年再婚配偶法定繼承權難以保障等問題,進一步加強了對老年人財產權益的保護;四是充實了精神慰藉的規定;五是增加了有關組織應當對不履行義務的贍養人和扶養人予以督促的規定;六是原則規定了國家建立健全家庭養老支持政策。此外,草案還完善了贍養協議的相關規定,增加了禁止對老年人實施家庭暴力的內容。
總的來看,修改后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是一部符合時代精神的法律,是加強老齡工作和推進老齡事業的旗幟,是廣大老年人以及千家萬戶的福音,也是引領全社會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嚴峻挑戰的總動員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