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的南非海岸,51歲的潛水人員Rainer Schimpf為了吸引大量沙丁魚進行拍攝,手拿“魚餌球”在海水中潛伏。不幸的是,Rainer Schimpf遇到了一頭布賴德鯨,并將他一口咬住,正當他絕望之際,鯨并沒有吞下他,而是將他吐了出來。
同伴都為他的幸運感到高興,但是,科學家認為,把Rainer Schimpf的存活歸結于幸運,是不合理的,因為鯨魚基本是不會吃人類,它們對人類這種食物根本沒有興趣。
首先,大多數鯨魚沒有可以撕裂肉和骨頭的牙齒。不光是鯨魚,任何水生動物都需要強壯的、特殊設計的牙齒,才能將人類這種大型哺乳動物肢解,以便消化。有的鯨魚根本沒有牙齒,所有種類的須鯨都被稱為“無牙鯨”,它們的嘴巴只進化到夠捕捉小魚、魷魚、章魚和磷蝦等獵物的狀態。
此外,鯨魚的食道并不特別大,一般只有幾英寸寬,這么狹小的空間肯定無法容納一個健康的成年人。
但是事情總有例外,抹香鯨和虎鯨卻具備吃人的基本條件。抹香鯨的食道很大,能夠吞食大型哺乳動物。但是它的主要食物來源是深海中的魚類、大烏賊和章魚,人類還是不在它的食譜中。
另一種可能,吃人的鯨魚是虎鯨。虎鯨擁有強壯、鋒利的牙齒,有“殺人鯨”的稱號,但虎鯨通常不會表現出任何殺死人類的欲望,至今都沒有虎鯨吃人的證據,但是虎鯨傷人事件卻不斷發生,主要因為人類在虎鯨面前太渺小,一不小心就會傷到人類,實屬無心之舉;還有就是人類的行為讓它們感受到了威脅,比如動物園中長期的表演活動,海洋中不正當的捕獵等等。
鯨魚擁有超高的智商,針對它們挑食的行為,科學家至今沒有明確的結論。有專家認為是基因決定的,人類和鯨魚同樣是哺乳動物,人類從猿類進化而來,也許在遠古時期,雙方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而且一直以來,人類就有和高等海洋生物協作生存的歷史,這種合作之情通過基因遺傳下來。
所以,直到現在,很多高等的海洋生物,會把人類當成朋友。但是,我們人類是否把它們當做了朋友呢?? ? ? ? ? (摘自《奇聞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