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月30 日,由北京市西城區科協、西城區青少年科學技術館聯合主辦,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公司承辦的2019 年西城區科普閱讀季“讀·享”活動——小小科學家專場在西城區青少年科學技術館舉辦。
活動通過問答、領讀等形式豐富活動內容,倡導科普閱讀。現場氣氛活躍,學生們積極參與,通過本次活動進一步拓展學生的科普知識,培養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好習慣。本次系列活動以“讀·享”閱讀季活動作為推動科普宣傳形式內容創新、推動科普供給側改革的重要舉措。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結合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 年來科技發展成果,引導樹立先進學習理念,培育濃厚學習興趣,展現西城科普的能力和水平,更好服務區域民眾科學生活。

7 月19 日,2019 年青少年高校科學營中國海洋大學分營開營儀式在中國海洋大學嶗山校區舉行,中國海洋大學副校長李巍然、青島市科協副巡視員劉岳桂等出席儀式。
儀式上,李巍然、劉岳桂共同為青少年高校科學營營員代表授旗,劉岳桂宣布開營。青少年高校科學營活動由中國科協、教育部共同主辦。自2012 年啟動以來,中國海洋大學已連續8 年承辦該活動。本年度營隊活動更加注重培養青少年的科學創新精神,在開展傳統特色項目的基礎上增加了互動體驗活動,結合豐富的校園文化參訪活動,讓營員們領略大師之道,感悟科學精神,體驗大學生活,感受大學文化。
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上海市委對人才工作的要求,積極營造舉薦發現科技人才、宣傳表彰科技人才的良好氛圍,激發科技工作者的報國情懷、奮斗精神、創造活力,上海市科協積極回應科技界呼聲,于1989 年啟動了上海市科技精英評選工作,由上海科技發展基金會支持。至今已連續舉辦了16 屆,從中已走出67位院士。
作為紀念科技精英評選活動30 周年的宣傳載體之一,《科技精英微評書》開創性地將傳統評書表演與現代科研故事的有機融合,形成了風格獨特,深受群眾歡迎的全新曲藝表演形式。節目以科技人才相關內容為核心,每期主打一位入選“上海市科技精英及提名獎”獲得者的愛國奮斗事跡,以評書獨有的藝術表現形式和環環相扣的故事結構,將一位位科技精英的心路歷程和所取得的成就充分展現在廣大聽眾面前。

7 月30 日—8 月1 日,河南省新鄉市科協組織開展了以“智慧贏未來,擁抱新時代”為主題的機器人專題科技夏令營,來自新鄉市育才小學、新區小學、河師大附小等學校的30 余名學生參加活動。
學生們聆聽了我國的機器人發展史講解,觀看了即將代表河南省參加全國機器人競賽隊伍的賽前集訓,了解了機器人復合式加速系統的構造、特性、用途,以及連桿原理、漢堡結構等搭建基礎知識。在競速賽車、擂臺賽、“精準投籃”和VEX 工程挑戰賽的實戰中,學生們團結協作、分工明確,從失敗中不斷汲取經驗,改進機器,最終圓滿完成活動任務。
科技夏令營活動豐富了新鄉市青少年的暑期生活,培養了他們的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對培養新時代科技后備人才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7 月24 日,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科協聯合共青團大方縣委在奢香古鎮志愿服務站組織開展“伴你童行”素質拓展志愿服務活動,社區45 名青少年參加活動。
活動中,在志愿者的組織引導下,孩子們手拉手、肩并肩在呼號中參與到“結伴童行”素質拓展活動之中,他們時而相互交流互動,時而認真聽講,在游戲過程中得到歡樂的同時也加深了彼此的默契和友誼。
同時,志愿者對青少年開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愛國主義教育,并針對奢香古鎮搬遷兒童普遍存在親情關愛缺失、家庭教育缺乏現狀,結合夏季安全隱患點為青少年普及了交通安全、溺水事件、防震減災、安全出行等科普知識。
為進一步提高內蒙古烏海市全民科學素質指數,營造全民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氛圍,提高烏海市群眾的科學水平,烏海市科協認真貫徹落實《中國科協關于加強科普信息化建設的意見》,積極推動“科普中國”App 在基層的應用推廣,不斷創新方式方法,把“科普中國”App 注冊推廣與科普工作有機結合,取得顯著成效。
截至2019 年7 月29 日,烏海市“科普中國”App 實名注冊科普信息員人數已達2918 人,分享文章總數65691 篇,分享基站總量475 個。
同時,烏海市科協利用后臺大數據功能,對各地科普信息員注冊情況及傳播情況實時查看,并將各區注冊使用情況作為考核三區科協科普工作的剛性指標,作為年度考核評優、獎補表彰的重要依據,形成了你追我趕的競爭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