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奕虹 梁軼容 黃素明


[摘要]目的 探討家屬參與護理干預和常規護理在多發性跖骨骨折患者治療及康復中的臨床價值比較。方法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門診就診的60例多發性跖骨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30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模式,觀察組患者采用家屬參與護理干預模式。比較兩組患者的門診治療情況、康復情況及護理總滿意度。結果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門診費用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患者的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SAS評分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患者的SA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半年隨訪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外固定拆除時間、骨折愈合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而足部功能恢復優良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護理總滿意度(93.33%)高于對照組(73.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多發性跖骨骨折患者實施家屬參與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療情況,利于康復及護理滿意度的提高,且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
[關鍵詞]家屬參與護理干預;常規護理;多發跖骨骨折;護理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 R473.6?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9)6(b)-0214-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family members involved in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routine nursing in the treatment and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multiple metatarsal fractures. Methods Sixty patients with multiple metatarsal fractures from January 2016 to June 2017 were enrolled as subjects in the department of outpatient in our hospital.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by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 In the control group, routine nursing was used, whil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family members involved in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was adopted. The outpatient treatment, rehabilitation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outpatient cos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SAS scores of the two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SAS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Half-year follow-up showed that the external fixation dismantling time and fracture healing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foot functional recovery was superior to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ith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The total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93.33%)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73.33%),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Family members of patients with multiple metatarsal fractures involved in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facilitate the improvement of rehabilitation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has good economic benefit.
[Key words] Family members involved in nursing intervention; Routine nursing; Multiple metatarsal fractures; Nursing satisfaction
跖骨骨折是臨床上常見的足部骨折類型,可呈多發性,臨床治療分為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大量研究結果證實,良好的護理干預可改善骨折患者的治療效果,促進患者更快康復,利于預后功能的恢復[1-3]。家屬參與護理干預是基于一定的科學理論,將家屬納入到患者日常疾病康復護理中,對院外患者康復有積極作用。目前,家庭護理干預被廣泛運用于多種臨床疾病的康復護理中。本研究選取在我院門診就診的60例多發性跖骨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通過比較兩種護理干預手段對多發性跖骨骨折治療及康復效果的影響,探討家屬參與護理干預在多發性跖骨骨折患者治療及康復中的臨床價值,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門診就診的60例多發性跖骨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單側多發閉合性跖骨骨折患者;②患者均采取外固定保守治療,定期隨訪半年。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嚴重并發癥者;②開放性及手術治療的骨折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60例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0例。觀察組中,男19例,女11例;年齡10~83歲,平均(46.96±18.40)歲;受傷情況:跖骨干骨折17例,跖骨基底部骨折13例。對照組中,男18例,女12例;年齡6~81歲,平均(42.30±17.07)歲;受傷情況:跖骨干骨折16例,跖骨基底部骨折14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受傷情況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模式,包括門診就診后傷肢固定的常規護理、患者的健康宣教及其他門診醫囑護理內容。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進行家屬參與的護理干預,具體措施。①對家屬疾病相關知識宣教及護理指導,明確疾病護理注意事項,進行必要的日常護理指導。②進行家屬心理干預,鼓勵其經常與患者進行心理溝通,緩解康復期間產生的負面情緒;③鼓勵家屬飲食干預,針對疾病康復營養需要制定飲食計劃;④制定針對性的院外護理計劃,持續院外護理干預,促進患者術后功能恢復。
1.3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評價兩組患者的門診費用、治療前后負面情緒情況、隨訪半年時的康復情況(外固定拆除時間、骨折愈合時間、足部功能恢復優良率)及護理總滿意度。
骨折愈合時間判斷標準:局部無壓痛,無縱向叩擊痛,骨折處局部無異常活動,X線顯示骨折線模糊,有連續性骨痂通過骨折線。全足著地不負重行走3 min,并不少于30步,連續觀察2周骨折處不變形,則觀察的第1天即為臨床愈合時間。足部功能恢復優良率依照Maryland足部骨折功能量表進行效果評價,①優:患者無疼痛感,能正常行走;②良:患者基本能正常行走,但行走時有輕微疼痛;③中:患者的骨折位存在輕度畸形,足底有缺損,行走時有明顯痛感;④差:患者的骨折位出現感染,骨缺損較為嚴重,不能正常行走。足部功能恢復優良率=(優+良)例數/總例數×100%。負面情緒測量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評估,50~<60分為輕度焦慮,60~<70分為中度焦慮,≥70分為重度焦慮。護理滿意度由醫院自制表格測定,共計20道小題,每道題依據患者的感受計為1~5分,總分:≥90分為滿意,75~<90分為比較滿意,<75分為不滿意,護理總滿意度=(滿意+比較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門診費用及治療前后SAS評分的比較
2.2兩組患者康復情況的比較
2.3兩組患者護理總滿意度的比較
3討論
多發性跖骨骨折是臨床上常見的足部骨折,優質的護理對患者治療效果及院外恢復有著重要作用[4]。實施家屬參與護理干預,將家屬納入到患者日常護理工作中,突出了護理工作的系統性和全面性。目前在多種疾病的康復護理中都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然而,在多發性跖骨骨折護理的臨床價值研究中尚缺乏相關報道。本研究通過比較分析兩組患者門診治療前后的相關指標及半年內隨訪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門診費用低于對照組,外固定拆除時間及骨折愈合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而治療后,兩組患者的SAS評分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患者的SA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的足部功能恢復優良率高于對照組(P<0.05)。分析認為,傳統護理模式下,由于多數患者和家屬對骨折及其治療缺乏科學認識,治療期間往往會過多干預治療策略的實施。其次,受門診繁重的護理工作制約,難免會導致患者門診就診期間護理工作的滯后,影響治療效果[5]。加之患者及其家屬缺乏專業的護理常識,導致患者院外往往不能得到科學的康復護理干預,從而影響骨折的康復質量[6-7]。
家屬參與護理干預是將患者家屬也納入到日常護理工作的一種護理方式,從認知、護理、心理和日常康復等多方面進行干預[8]。其優勢體現在:①門診期間,整個護理工作由家屬與護士共同完成,家屬也成為醫療工作的參與者,增加了護理力度,使得護理更細致化、具體化,效果更佳;②針對性地治療及康復護理計劃,由于家屬的參與,使患者的康復護理延伸到院外,彌補了疾病治療缺乏院外康復護理工作的缺陷,實現了治療的延續性[9-11];③特色的家庭心理及飲食干預,使患者在保證得到充足的康復營養的同時,也感受到所有人對其的關懷,為患者的治療提供了一個好的心理環境[12-14];④通過對患者家屬的相關疾病常識宣教,使其認識到自身在患者康復治療過程中的重要性,同時,規范化的護理培訓,也提高了護理認知。
此外,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護理總滿意度發現,觀察組患者的護理總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這表明,家庭參與護理干預可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緩解醫患矛盾。分析認為,由于家屬對護理工作的參與,改變了患者被動醫療行為的地位,家屬也作為醫療工作的參與者,不僅增加了患者及其家屬對醫療工作的支持與理解,改善了醫患關系,提高了患者配合治療的積極性,也減少了許多不必要的醫療糾紛,加之醫療效果的提升,提高護理滿意度[15]。
綜上所述,多發性跖骨骨折患者實施家屬參與護理干預,能有效改善患者治療情況,利于康復及護理滿意度的提高,且治療費用較低,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高燕.護理干預對骨折患者手術的影響[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2013,16(11):1906-1908.
[2]胡善萍.護理干預對骨折患者術后疼痛及滿意度的影響[J].吉林醫學,2015,36(14):3162-3163.
[3]孫群,王彩紅.骨折護理在臨床中的應用[J].北方藥學,2014,21(9):80-81.
[4]王亞紅,相亞娟.綜合護理在足部骨折患者治療過程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微量元素與健康研究,2015,33(4):2-3.
[5]王晶.56例足部骨折患者進行綜合護理的效果觀察分析[J].雙足與保健,2017,26(3):50-51.
[6]李璀.延伸護理對青壯年股骨頸骨折預后的影響[J].河南外科學,2018,24(3):173-174.
[7]李寧.臨床護理工作缺陷分析及干預措施[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4):114-116.
[8]黃艷.家屬參與護理干預在多發性跖骨骨折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2016,22(22):79-81.
[9]趙艷梅.家庭參與院外延續性護理在多發跖骨骨折中的應用[J].社區醫學,2017,15(20):3-5.
[10]顏麗,葉明.持續性護理干預對骨折術后肢體功能恢復的效果分析[J].現代中西醫結合,2015,24(12):1358-1360.
[11]曾湘云,盧丹,鄭勇前,等.社區延續性護理對創傷性四肢骨折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 13(12):148-149.
[12]馮學英.心理護理干預對創傷性骨折患者負情緒的影響[J].中國傷殘醫學,2012,20(10):104-105.
[13]宮穎.心理護理干預對骨折后抑郁焦慮患者心理狀態和生活質量的影響效果研究[J].黑龍江醫藥,2017,30(4):918-920.
[14]裴東顏.心理干預對四肢骨折內固定術患者焦慮的影響[J].中國社區醫師,2016,32(32):152.
[15]張海云,祁曉蓉,李曉英,等.舒適護理干預對骨折術后患者焦慮情緒、疼痛以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國際精神病學,2016,11(4):729-731.
(收稿日期:2018-11-29? 本文編輯:孟慶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