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嘉文
本次調查采取了隨機抽樣法,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調查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音樂教師職業素養取向的狀況。問卷設置了三個方面的問題,涵蓋了調查對象的職業知識技能分析、職業行為習慣分析和職業信念的分析。其中,對中小學音樂教師專業知識技能的調查視為本輪調查重點關注的方面,力求通過問卷的調查與數據的比對分析,了解中小學音樂教師職業素養的狀況,并提出可行性建議。
本次問卷調查通過問卷星為主要數據采集平臺,并加以紙質版和電子版雙重形式進行調查。共有64人參與此次調查。主要調查人群為海南省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音樂教師。合格率為100%。其中,參與調查的小學老師有22人,占總人數的34.38%,初中教師有42人,占總人數的65.63%。調查結果如下:
在對中小學教師教齡的調查中,由此可以看出:教齡在1—3年的教師占總人數的31.25%,教齡在4—6年的教師占總人數的10.94%,教齡在7—10年的教師占總人數的17.19%,教齡在10年以上的教師占總人數的40.63%。調查結果如下:
對教師學歷的調查分析中,通過扇形統計圖的直觀顯現,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本科學歷的教師居多,占總體人數的81.25%。問卷設計此道題目,旨在分析調查結果是否與教師的學歷背景有關,力求保證調查結果的準確性。調查結果如下:
分析:通過本次調查,我們不難發現,藝術教育在學校美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不容忽視,并長期貫穿于中小學各個階段的教育活動中。如何“培養學生感受美、表現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使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明是非、辨美丑、知善惡,從而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的思想素養和品位?!边@始終是藝術教育不斷追求、演進發展的初衷。
但是近些年來,藝術教育依舊相對落后,仍處于學校美育中的薄弱環節,尤其對于一些落后地區的藝術教育,尚未實現突破,令人堪憂。較之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和教育公平要求的發展差距甚遠。不同于其他的教育類型,美育的首要目的并不在培養學生對于知識的獲取,而重在培養學生的審美情操,力求在學生心中對“美”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即“認識美的高尚價值與崇尚美的精神內涵”,達到在學生心中對美的事物“留痕”。使學生把知識、技能與情感有機的結合起來,才可實現美育的最終目的?;诿烙倪@種特殊教育目的,筆者深思:如何運用藝術教育不斷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這還需要音樂教師、學校、社會等從各方面不斷努力,力求進一步推動學校美育工作的開展。
分析:通過調查的數據分析,我們不難發現,高校對于當前我國中小學音樂教師的師資培養起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新形勢下,對中小學音樂教師的培養模式加以創新迫在眉睫。筆者認為,應從三個層面實施培養模式的創新:就教育主體而言,當下的高校音樂教學改變傳統觀念勢在必行,將過于籠統、模糊的培養音樂專長生的目標,進一步微觀化、專業化、層次化;就教育客體而言,高校音樂教育需要突破從重技巧訓練向培養審美情操、塑造全面發展轉型;就教育手段而言,我國高校音樂教育需要更加注重在音樂教學中物質載體的運用。
分析:通過調查分析我們不難發現,音樂藝術作為一門人文科學,呈現出一種人類的文化現象。在音樂課堂上,不僅涉獵于音樂本體的存在,還關聯到更多的學科,如文學、詩歌、繪畫、舞蹈等。它們的關系十分緊密,例如,音樂有色彩的變化和明暗的交錯,如同繪畫詩歌中也講究節奏和韻律;再如,音樂的產生和發展與歷史背景、地域區別等息息相關,這一切都要求音樂教師需具備廣泛的文化藝術修養,使之駕馭得游刃有余。因此,音樂課不是一門單一的課程,而是一門綜合的學科。作為音樂教師,必須要具備音樂與各門學科知識巧妙結合的能力,充分借助多媒體設備,才能使課堂充滿無限生機,方能把音樂課上得生動、形象,從而激發學生對音樂學習的熱情與渴望。與此同時,在音樂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人文情懷,培養他們完善的人格,這亦是新課程標準給予新一代教師的機遇與挑戰。
更為重要的一點,音樂教學作為一門技能性較強的學科,這就要求音樂教師必須擁有過硬的音樂專業技能,這是從事音樂教育工作的首要前提與重要保障。
作為一名合格的中小學音樂教師,提倡一專多能,即在教學中應掌握多門綜合的藝術技巧與技能,如:1、音樂基礎理論及作曲、配器能力;2器樂演奏能力,特別是鍵盤樂器,如鋼琴等;3、聲樂演唱基礎知識;4、舞蹈創作編排能力;5、合唱編排指揮能力;6、樂隊編排指揮能力;7大型文藝演出、比賽的編導組織能力等。具備扎實的音樂專業知識和技能,在教學中就能夠進行準確而富有感染力的講解與示范,讓學生參與性學習和模仿,給學生留下實操過程中的直覺感受。同時,也激發增強了學生學習的欲望與憧憬。
未來的中小學音樂教師應該是一名具有在藝術教學與學校的文藝活動中雙雙都具備全面性的,具有多種能力的全方位人才。
問題:在實際的音樂教學中,請結合您的實際情況對以下描述做出選擇?
分析:通過調查的數據分析,我們不難發現,目前從事中小學音樂教學的教師在職業素養的行為習慣方面還有待提升。客觀分析來看,產生這種狀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學校層面要采取切實可行的、正強化激勵措施,激發中小學音樂教師的工作熱情,逐步提升中小學音樂教師的地位。與此同時,學校還應加強中小學音樂教師的業務培訓工作,定期開展具有針對性的中小學音樂教師業務講座,聘請名師開展宣講活動、多途徑提升師資授課方式和水平等,以此促進中小學音樂教師素質的全面提升。其次,定期開展關于中小學音樂教學現狀的研究座談會,對提高中小學音樂教學效率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F階段針對相關問題還尚未得到有效的解決處理,因此,本文開展相關方面的研究極具現實意義。
托爾斯泰所說:“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币虼?,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善于創設教學情景對中小學音樂教師而言尤為重要,多媒體設備在動態呈現和互動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教師運用聽、動、演、賞、創等多種音樂實踐方法,培養學生音樂學習的情趣,從而調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求知的欲望。在新課標的指導下,教師要在教學中不僅給予學生音樂知識的傳授,“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還要逐步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學生具有高尚的情操和博大的胸懷;同時,更為重要的是培養激勵學生學會獨立思考的能力,創新意識的挖掘,促進他們全面健康的發展。
因此,作為中小學音樂教師,在國家制定的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培養彈唱專業性素養,以及提升即興創編的能力。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手段,因材施教,真正做到教學“有的放矢”。
參考文獻
【1】丁鋼;李梅. 中國高等師范院校師范生培養狀況調查與政策分析報告【J】. 教育研究. 2014-11-15.
【2】梅朧文. 中小學音樂教師職業素養的現狀及發展方向【J】.黃河之聲. 2014-08-23.
【3】許洪帥. 我國基礎音樂教育課程改革實施現狀與基本對策【J】. 中央音樂學院學報. 2011-11-15.
【4】馬達. 中小學音樂教育發展與高師音樂教育改革現狀【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3-09-28.
【5】王耀華. 中小學音樂教育發展與高師音樂教育改革【J】. 音樂研究. 2002-03-20.
【6】謝嘉幸. 我國當代音樂教育學研究綜述【J】. 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 2005-08-25.
基金項目:本篇論文為海南師范大學科研項目《高師音樂學專業課程設置在新課標視角下的審視與重構》;
(作者單位:海南師范大學 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