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內容,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戰略,極大推動了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十八屆五中全會首次提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健康中國”的新藍圖,凝聚著政府、社會和人民群眾的共同理想。公立醫院是中國醫療服務體系的主體,承擔體現公益性、解決全民基本醫療的使命,是推動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力量。在新形勢下要保障公立醫院這個重要力量的自身健康,則需要公立醫院的醫療、教學、科研、管理等方方面面工作的健康開展,而公立醫院的監督執紀問責工作則是保民生、保健康、保穩定的重要工作,這也給公立醫院負有專責監督的紀檢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醫院紀檢工作的對象廣泛。包含行政管理人員、醫務人員、勞務外包人員、患者及患者家屬、供應商等等,需要極強的溝通和協調能力。
醫院紀檢部門是職能部門監督之后的再監督,內容涉及到黨建、管理、醫療、經濟、財務、人事、招生、資產、采購、工程建設等等方面的內容,需要有長期在醫院工作的背景和相關工作經驗。
重業務輕黨建,“一崗雙責”執行力弱。公立醫院是地區醫療服務體系的主體,是群眾尋求治療大病、重病和難病的醫療服務平臺,一般也承擔著培養醫學人才的職責,研究性任務也較多。醫務工作者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在患者、學生和科研工作上,加班加點完成各項內容,分散了執行“一崗雙責”的力量。
制度建設滯后,沒有可以遵循的標準。醫院紀檢工作的制度,主要是紀檢人員對政策法規學習的基礎上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制定的相關院內制度,對于政策的理解是否到位,是否及時,還需較長時間的探索以形成系統、完善、科學的工作體制和機制,與新形勢要求的高度相比,工作方式還比較落后,全面落實教育、監督、懲處等方面的職能還任重道遠。
紀檢專職人員專業素養欠缺,能力有待提升。紀檢人員多數為醫院其他科室輪崗過來的人員,對于紀檢工作的專業素養還需要培訓提升,加之紀檢業務的培訓方式單一,有效提升能力的辦法還需探索。且專職紀檢人員的配置數量和醫院規模之間的匹配,還沒有相關規定,現有人員較少,工作任務較重。
信息化程度低。紀檢工作的開展還不能實現與其他信息系統的聯通,以抓取有效數據,實現監督執紀的科學、高效運作,且實現與醫院其他信息系統聯通也需要大量財力和智力支持。
針對紀檢工作的現狀,在加強公立醫院全面從嚴治黨建設,有效發揮紀檢監督執紀問責能力,推動各項醫療政策執行,促進公立醫院落實好服務能力,為公立醫院健康發展提供紀律的保障,對以下工作開展需更加重視。
切實加強黨委領導,落實“主體責任”。全面從嚴治黨是一項系統工程,只有充分發揮黨委、紀委以及相關職能部門的作用,才能把“全面”“從嚴”貫徹下去、落實到底。黨委主體責任與紀委監督責任,二者是相互作用、渾然一體的,哪一個責任落實不到位,都會對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造成影響。而主體責任是“牛鼻子”,監督責任是保障。離開黨委的堅強領導,紀委的監督作用就難以發揮;沒有紀委的監督,主體責任這個“牛鼻子”也難以牽牢。公立醫院黨委提高政治站位,在思想上重視和加強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領導,定期主持研判醫院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聽取班子成員、黨委委員、紀委委員和黨支部書記關于黨風廉政建設的相關情況報告;劃分好各責任主體的責任界限,明確職責和要求,做到問題有人管,責任有人擔;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按原則程序決策,提高公信力和領導力,依靠組織管人管事管思想。上級主管部門定期加強巡察和督導;將黨政主要負責人對于落實“四個親自”情況的臺賬納入年度述職述廉報告中;系統促進“主體責任”的落實。
黨委應抓好班子成員的“一崗雙責”落實。公立醫院班子成員的任命一般為負有行政事務管理權的上級部門,醫院的紀檢部門不具備管理班子成員的權限,一是由于醫院的紀檢部門屬于單位的職能科室,對于班子成員落實“一崗雙責”的管理力度和范圍來說,都沒有醫院黨委監督更為有效和受重視。二是在黨委監督下的班子成員對于督促分管范圍內的科室負責人“一崗雙責”的落實較紀檢部門跨過分管領導直接督促,形成的管理效果要好。三是“落實業務工作誰主管,黨風廉政建設誰負責”的原則,班子成員一般與科室負責人同為醫療業務出身,在科室負責人同分管領導分析、研究和報告工作時,分管領導更容易及時發現分管領域的黨風廉政和反腐敗建設的情況,更易發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便于早發現、早提醒、早糾正。
落實監督責任,建立適合紀檢工作開展的廉潔風險防控機制。紀檢監督的事項涉及到醫院工作的各個方面,但專職紀檢人員的配置數量上,還沒有明確規定,現有人員較少,在現有人員的情況下,要想拓寬監督的范圍和事項,提升監督的效果,需要結合公立醫院實際,探索適合單位紀檢部門開展廉潔風險防控的有效機制。
根據《關于加強公立醫療機構廉潔風險防控的指導意見》,要以完善內部治理結構為著眼點,以制約和監督權力運行為核心,以崗位廉潔風險防控為基礎,以加強制度建設為重點,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構建權責清晰、流程規范、風險明確、措施有力、制度管用、預警及時的廉潔風險防控機制,不斷提高預防腐敗工作科學化、制度化和精細化水平。根據指導意見公立醫院應以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為抓手,梳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并對流程中涉及權力運行的“關鍵點”、“薄弱點”、“風險點”,制定防控措施,探索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對權力運行的“關鍵點”、“薄弱點”、“風險點”等監督內容進行及時的上傳、監控和調閱,監督防控責任落實的情況。其次公立醫院紀檢部門可在現有信息技術支持和財力允許條件下,統籌規劃不斷實現與醫院其他信息系統數據的聯通,形成資料的定期歸集和標準化,痕跡的查詢和調閱等,發揮信息技術的監督能力,緩解專職紀檢人員工作任務繁重的現狀,同時利于加強紀檢部門自身的監督和規范化、科學化建設。
凝聚紀檢和內部審計的監督力量,形成監督合力。醫院內部審計是對財務收支、經濟活動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進行監督的部門,是監督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貫徹落實衛生政策和上級要求上,與紀檢的職責高度一致,也是緩解紀檢監督力量較弱的有力辦法。在外部巡視、巡察、專項審計、經濟責任審計、專項監督中,對這些專項工作形成的整改要求,要互相協作,相互溝通,對重點事項和關鍵崗位出現的問題,要歸類分析,形成整改落實要求和時限,定期監督,抓好各項整改任務的落實,以“外在壓力”督促整改部門,改到位,改徹底。另外,兩個監督部門還應針對醫院改革發展中形成的各項決策,開展有針對性的專項監督工作,對發現的情況和問題,向醫院管理層進行專項匯報,促進決策科學有效執行。第三,在日常監督業務中,紀檢部門將需要審計的事項及時告知審計部門,對于問題突出的事項,建議予以重點關注列入審計計劃;根據工作需要可以調取審計工作底稿;在查辦案件或監督檢查中,對涉及審計專業性事項的,可請審計部門協助辦理。審計部門在開展審計前,可向紀檢部門了解被審計事項相關信訪舉報信息;對審計發現需要立即核實的問題線索,可請紀檢部門按規定辦理。對發現有關廉政風險的事項,要定期交換情況,做好早發現、早提醒、早糾正,將苗頭性問題扼殺在萌芽狀態。通過紀檢和審計各自優勢的發揮,形成監督的合力,促進醫院健康發展。
完善醫院紀檢制度建設。醫院紀檢部門開展工作,首先需要可以遵循的制度和流程,所以需要建立紀檢人員配置、能力提升、人才培養、宣傳教育、監督檢查、整改督查、信訪處理、問題線索調查處置等制度和流程,紀檢人員不僅要學習上級部門的規定,也要走出去向兄弟醫院學習和借鑒,持續改進,更好的指導工作的開展。
加強紀檢隊伍建設。醫院紀委委員、專職紀檢人員和黨支部紀檢人員是監督執紀工作的主力軍,加強對這只隊伍的建設,用好這支有生力量,是提升紀檢工作的有力抓手。首先,把好紀檢人員的入口關,綜合考慮專業情況、工作背景、工作經驗,吸收黨務、審計、財務、法律、醫療、管理、內部控制等方面的背景和經驗的人員,充實到專兼職紀檢隊伍中去。其次,在開展工作過程中,加強對黨規黨紀、政策法規、醫院管理、業務知識和業務技能等方面的知識培訓;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和專題會議,通報紀檢工作的情況并做好工作的安排、要求和部署,不斷強化思想認識和紀律意識,為工作延伸到基層做好鋪墊。第三,加強對專職紀檢人員的培訓,制定培訓計劃,通過外部培訓、上級調訓、自主學習,提升政策把握能力,認識事物的發展規律,把握事物的發展方向,把專職紀檢人員培養成既能引導教育非專職紀檢人員,又善于監督執紀問責的紀檢工作的主力軍。
為更好的服務于健康中國戰略,提高全體人民的健康水平,重視和發展好公立醫院紀檢工作,提升公立醫院干部職工拒腐防變能力,充分發揮紀檢人員在醫療、教學、科研的工作中的保駕護航作用,落實好紀檢人員的責任和擔當,切實保障人民在看病就醫過程中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作者單位: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華西第四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