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欣
意定監護——這個法律名詞聽上去有點陌生,實際上卻是跟我們息息相關的事,它涉及人生的生老病死。
“意定”是相對法定而言的,這個制度設計的目的,是讓我們每個人在喪失行為能力時,讓最信任的人做我們的監護人,做出關乎人身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種種選擇。當一個人病危無法為手術簽字時,意定監護人有資格替你手術簽字,或者當你失去心智能力后,意定監護人能幫你決定去哪養老。
這個制度的起源于保護老年人的權益,對一些獨居老人有特別的價值。他們或者沒有子女,或者子女無法盡到義務,意定監護制度可以使老年人在近親屬之外,為自己的生活尋找到更為理想的監護人。
2017年《民法總則》通過之后,意定監護制度推廣到了所有十八歲以上的成年人,包括心智障兒童、精神病人等。在美國,意定監護制度被稱為持續性代理權制度,監護人可以替被監護人在法律上代理很多事務,可以替被監護人做出財產處分、人身方面的法律決定。
因為監護人和被監護人之間緊密的法律關系,在中國,長期以來囿于缺乏相關法律制度而無法保障某些權益的LGBT群體,也可以利用這樣的制度,使伴侶成為自己的監護人,在關鍵時刻全權代理自己的事務。
長沙首對辦理意定監護的同性伴侶為了從法律上為彼此之間的權責做出安排,不僅去公證處辦理了意定監護公證,還辦理了遺囑公證和財產共有公證。與他們深入交談后,我了解到LGBT群體在維護自己權益的道路上付出的努力、遇到的困難和面對問題時的耐心。
他們的故事,是面對有限的條件、有限的環境,利用現有的制度設計為自己的權益做出合理爭取和保護的故事。這種努力不僅僅對這一群體有意義,對其他群體也不失為一種啟示。

33/2019 總第915期
@平常心:企業要根據對物聯網產業的理解,及時調整戰略模式。“誰能拿出最適用產業發展的經營戰略,誰可能會成為行業龍頭。誰要是調整得晚,可能就會錯失機會,甚至由巨頭變成被淘汰者。”
中國新聞周刊編輯部微博
http://weibo.com/inewsweek
《中國新聞周刊》? 官方微博
http://weibo.com/chinanewsweek
東亞國家中韓國與中國的文化最為相近,近代化歷程也基本相似,在面對社會轉型陣痛時,兩個國家的公民更容易產生共情心理,但事實上卻出現了一些相互貶低、謾罵的情況。希望國內能增加對一些優秀韓國文學作品的譯介,增強人民之間的相互理解。
(@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