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鵬彥 李富忠 路小倉



摘要:依據《開發區土地集約利用評價規程》,將開發區分為工業主導型開發區和產城融合型開發區。根據《山西省城鎮體系規劃》將山西省分為4個一級經濟區,分別為晉北經濟區、晉中經濟區、晉東南經濟區和晉南經濟區。運用多因素綜合評價法計算開發區土地利用集約度綜合分值,并通過障礙度模型,分析影響開發區土地集約利用的主要障礙因素。研究表明,從開發區土地利用集約度來看,工業主導型開發區土地利用集約度呈現晉東南經濟區>晉北經濟區>晉中經濟區>晉南經濟區;產城融合型開發區土地利用集約度呈現晉東南經濟區>晉中經濟區>晉北經濟區>晉南經濟區。在指標層面,影響開發區土地集約利用的障礙因子存在一定的區位差異,但工業主導型開發區整體以工業用地率為核心障礙因子和工業用地地均稅收為主要障礙因子;產城融合型開發區分別以綜合容積率為核心障礙因子和綜合地均稅收為主要障礙因子。在準則層面,各經濟區工業主導型和產城融合型開發區土地集約利用障礙度集中表現為土地利用狀況>用地效益。
關鍵詞:工業主導型開發區;產城融合型開發區;土地集約利用;障礙度
中圖分類號:F301?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9)16-0032-06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9.16.008?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the development zone l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evaluation regulation, the development zone can be divided into industry-oriented development zone and industry-city integrated development zone. According to the urban system planning of Shanxi province, Shanxi province is divided into four first-level economic zones, namely, North Shanxi economic zone, Middle Shanxi economic zone, Southeast Shanxi economic zone and South Shanxi economic zone, respectively. The comprehensive score of intensive land use in development zone was calculated by multi-factor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ntensity of land use in the development zone, the intensity of land use in the industry-oriented development zone is as follows: Southeast Shanxi economic zone >North Shanxi economic zone >Middle Shanxi economic zone >the South Shanxi economic zone. The intensive degree of land use in industry-city integrated development zone is as follows: Southeast Shanxi economic zone >Middle Shanxi economic zone>North Shanxi economic zone>South Shanxi economic zone. At the index level, there are some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obstacle factors to the intensive use of land in the development zone, but the overall industrial leading development zone takes the industrial land rate as the core obstacle factor and the industrial land tax as the main obstacle factor; Industrial and urban integrated development zones takes comprehensive plot ratio as the core obstacle factor and comprehensive per capita tax as the main obstacle factor. At the level of criteria, the obstacles to the intensive use of land in the industrial leading and industry-city integrated development zones of each economic zone are concentrated in the form of land use condition>land use benefit.
Key words: industry-oriented development zone; industry-city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zone; land intensive use; obstacle degree
經過30多年的發展,開發區在很大程度上助力了區域經濟的發展,同時也成為了資金和人才集聚的地方。但是在開發區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土地粗放利用等一系列問題的出現,很大程度上阻礙了開發區的發展。正確認識開發區土地浪費和粗放利用問題,并找出阻礙開發區土地集約利用的障礙因素,將有利于開發區土地集約利用水平的提升,從而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眾多學者對開發區土地集約利用進行了較深入的研究,現階段也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大部分是從開發區土地集約利用的評價體系[1,2]、評價指標[3-5]和評價方法[6-8]等方面進行研究。趙鵬軍等[9]認為在建立評價指標體系時,應該考慮用多個因素綜合評價的方法來建立,這樣才能得出更加真實準確的評價成果;潘錫輝等[10]認為至少要設置兩層指標來構建開發區評價指標體系,這樣才能更加全面地評價開發區土地利用集約程度;翟文俠等[11]認為可以從投入、利用、產出3個方面來評價開發區土地利用的集約度,還將開發區劃分為粗放集約、基本集約、集約和高度集約4個層次;王梅等[12]認為對工業用地集約度量化評價的方法有多種,比如可以用聚類分析法、多因素綜合評價法和專家打分法。然而將開發區分類型、分區域進行土地利用集約度評價并找出阻礙開發區土地集約利用水平障礙因素的研究比較鮮見,故本研究根據《山西省城鎮體系規劃》將山西省分為4個一級經濟區,并根據《開發區土地集約利用評價規程》將開發區分為工業主導型和產城融合型兩種類型開發區,分析兩種類型開發區在4個經濟區土地集約利用水平呈現出的不同趨勢及制約土地集約度的主要障礙因素。
1? 研究區概況及數據來源
1.1? 研究區概況
山西省作為中國重要的資源型城市,為中國的經濟發展貢獻了巨大的力量,為了更好地促進山西省經濟的發展,拋棄傳統的以資源地理劃分經濟區的方法,劃分了以經濟中心城市為核心,以現代交通網絡為輔助的新經濟區。根據《山西省城鎮體系規劃》,將山西省分為4個一級經濟區,分別為晉北經濟區、晉中經濟區、晉東南經濟區和晉南經濟區。其中,晉中經濟區包括6個二級經濟區,分別為太原、忻原、介孝汾、離柳中、陽泉、寧武;晉北經濟區包括二級經濟區,分別為大同、朔州;晉東南經濟區包括二級經濟區,分別為長治、晉城;晉南經濟區包括3個二級經濟區,分別為臨汾、侯馬、運城。根據《開發區土地集約利用評價規程》,開發區主區內工礦倉儲用地占已建成城鎮建設用地的比例>30%且住宅用地占已建成城鎮建設用地的比例<25%的,劃為工業主導型開發區;開發區主區內工礦倉儲用地占已建成城鎮建設用地的比例≤30%或住宅用地占已建成城鎮建設用地的比例≥25%的,劃為產城融合型開發區。
1.2? 數據來源
本研究基礎數據主要來源于《山西省2018年度開發區土地集約利用評價成果》和《山西統計年鑒》。
2? 數據處理與方法
2.1? 指標體系構建及權重值和理想值的確定
根據《開發區土地集約利用規程》,全省兩種類型開發區采用山西省國土資源廳統一下發的評價指標體系。工業主導型開發區和產城融合型開發區具體指標、權重和理想值分別見表1和表2。
2.2? 指標標準化處理
在進行開發區土地集約利用評價之前,為了消除各指標量綱和數量等級的差異,采用極值法對各指標原始值進行標準化處理,具體公式如下:
式中,X`ij為指標標準化值;Xij為原始指標現狀值;Xi,max為原始第i項指標的最大值;Xi,min為原始第i項指標最小值。
2.3? 多因素綜合評價模型
1)開發區土地利用集約度各子目標分值按照公式3計算:
式中,Fij為i目標j子目標的土地利用集約度分值;Sijk為i目標j子目標k指標的實現度分值;wijk為i目標j子目標k指標相對j子目標的權重值;n為指標個數。
2)開發區土地利用集約度目標分值按照公式4計算:
式中,Fi為i目標的土地利用集約度分值;Fij為i目標j子目標的實現度分值;wij為i目標j子目標相對i目標的權重值;n為指標個數。
3)開發區土地利用集約度目標分值按照公式5計算:
式中,F為土地利用集約度分值;Fi為i目標的實現度分值;wi為i目標的權重值;n為指標個數。
2.4? 障礙度模型
為更有效分析研究區土地集約狀況,加強對現行土地利用行為與政策的調控,構建了障礙度模型,探求影響山西省兩種類型開發區土地集約利用的主要障礙因素,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Zj表示指標偏離度(單因素指標評估值與100%的差值);Dj表示各單項指標標準化值;Kj表示因子貢獻度;Oj表示準則層第j項指標所賦予的權重;Pj表示準則層第j項指標所屬的第i個單項指標所賦予的權重;Cj表示指標障礙度指數。
3? 結果與分析
3.1? 土地集約利用評價
山西省各開發區土地集約利用綜合分值如表3所示。以截至2017年12月31日評價時點的開發區土地集約利用評價數據為基礎,運用多因素綜合評價法計算開發區土地集約利用綜合分值。根據相關學者的研究[13]將開發區土地集約利用水平劃分為4個等級,將開發區土地集約利用綜合分值(表3)和土地集約利用水平等級(表4)相結合,分為工業主導型開發區和產城融合型開發區。
1)工業主導型開發區土地集約利用水平。晉北經濟區,土地集約利用綜合分值最高的為大同經濟技術開發區(80.87),平均分值為80.87,屬于高度集約水平;晉中經濟區,土地集約利用綜合分值最高的為太原經濟技術開發區(94.44),平均分值為80.81,屬于高度集約水平;晉東南經濟區,土地集約利用綜合分值最高的為晉城經濟技術開發區(83.33),平均分值為83.33,屬于高度集約水平;晉南經濟區,土地集約利用綜合分值最高的為山西運城鹽湖工業園區(79.18),平均分值為73.58,屬于比較集約水平。各經濟區工業主導型開發區土地集約水平高低表現為晉東南經濟區>晉北經濟區>晉中經濟區>晉南經濟區。
2)產城融合型開發區土地集約利用水平。晉北經濟區,土地集約利用綜合分值最高的為山西朔州經濟開發區(74.06),平均分值為74.06,屬于比較集約水平;晉中經濟區,土地集約利用綜合分值最高的為太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85.35),平均分值為79.38,屬于比較集約利用水平;晉東南經濟區,土地集約利用綜合分值最高的為長治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93.88),平均分值為93.88,屬于高度集約水平;晉南經濟區,土地集約利用綜合分值最高的為山西臨汾經濟技術開發區(74.11),平均分值為74.06,屬于比較集約水平。各經濟區產城融合型開發區土地集約水平高低表現為晉東南經濟區>晉中經濟區>晉北經濟區>晉南經濟區。
3.2? 障礙因素診斷
基于山西省開發區土地集約利用評價結果,依據準則層與指標層,對影響山西省兩種類型開發區宗地集約程度的障礙因子進行診斷。
3.2.1? 指標層障礙度分析? 統計了山西省兩種類型開發區土地利用狀況、用地效益、管理績效和綜合評價的分值。基于障礙度診斷模型,先進行兩種類型開發區土地集約利用指標層障礙度診斷。由于兩種類型開發區土地閑置率為0,所以管理績效為100%,在指標層障礙度診斷中,不再考慮。產城融合型開發區土地集約利用評價6個指標障礙度值如表5所示,工業主導型開發區土地集約利用評價10個指標障礙度值如表6所示。
1)產城融合型開發區障礙因素分析:①晉北經濟區,產城融合型開發區山西朔州經濟開發區主要障礙因素為綜合容積率。②晉中經濟區,產城融合型開發區山西陽泉經濟開發區和汾陽杏花村經濟技術開發區首位障礙因子為綜合容積率;山西太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主要障礙因素為建筑密度;山西忻州經濟開發區主要障礙因素為綜合地均稅收。③晉東南經濟區產城融合型開發區長治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主要障礙因素為綜合容積率。④晉南經濟區,產城融合型開發區山西運城經濟技術開發區主要障礙因素為綜合地均稅收;山西臨汾經濟技術開發區主要障礙因素為綜合容積率。綜上所述,產城融合型開發區核心障礙因子為綜合容積率,主要障礙因子為綜合地均稅收。
2)工業主導型開發區障礙因素分析:①晉北經濟區,工業主導型開發區大同經濟技術開發區主要障礙因素為工業用地率。②晉中經濟區,除山西榆次工業園區、山西交城經濟開發區、山西文水經濟開發區和山西孝義經濟開發區以外,晉中經濟區工業主導型開發區主要障礙因素是工業用地率;山西榆次工業園區和山西交城經濟開發區的主要障礙因素為工業用地綜合容積率;山西文水經濟開發區主要障礙因素為工業用地地均稅收;山西孝義經濟開發區主要障礙因素為工業用地建筑系數。③晉東南經濟區,工業主導型開發區晉城經濟技術開發區,主要障礙因素為工業用地率。④晉南經濟區,工業主導型開發區山西風陵渡經濟開發區和山西侯馬經濟開發區主要障礙因素為工業用地率;山西運城鹽湖工業園區主要障礙因素為工業用地固定資產投入強度;山西絳縣經濟開發區主要障礙因素為工業用地地均稅收。綜上所述,工業主導型開發區核心障礙因子為工業用地率,主要障礙因子為工業用地地均稅收。
3.2.2? 準則層障礙度分析? 基于山西省開發區土地集約利用評價結果,依據準則層與指標層,對影響山西省兩種類型開發區土地集約程度的障礙因子進行診斷。準則層數據如表7所示,在準則層障礙度診斷中,由于土地閑置率為0,因此在障礙度診斷中管理績效的診斷障礙度為0。經障礙度診斷得知,準則層3個指標兩種類型開發區土地集約利用的障礙度如表7和表8所示。
在準則層面,山西省共有23個省級以上開發區,15個為工業主導型開發區,8個為產城融合型開發區。工業主導型開發區主要障礙因素全部為土地利用狀況;產城融合型開發區其中6個開發區主要障礙因素為土地利用狀況,此外,山西運城經濟開發區和山西忻州經濟開發區主要障礙因素為用地效益。
4? 小結
以山西省晉北經濟區、晉中經濟區、晉東南經濟區、晉南經濟區4個一級經濟區為研究區,在對4個區域工業主導型和產城融合型開發區分別進行開發區土地集約利用評價的基礎上,對4個區域兩種類型開發區分別進行障礙度分析,從指標層面和準則層面分析影響開發區土地集約利用水平的障礙因素。主要結論如下:
1)從開發區土地利用集約度來看,工業主導型開發區土地利用集約度呈現晉東南經濟區>晉北經濟區>晉中經濟區>晉南經濟區;產城融合型開發區土地利用集約度呈現東南經濟區>晉中經濟區>晉北經濟區>晉南經濟區。
2)在指標層面,影響開發區土地集約利用的障礙因素存在一定的區位差異,影響工業主導型開發區的核心障礙因素為工業用地率,主要障礙因素為工業用地地均稅收;產城融合型開發區核心障礙因子為綜合容積率,主要障礙因素為綜合地均稅收。
3)在準則層面,各經濟區工業主導型和產城融合型開發區土地集約利用障礙度集中表現為土地利用狀況>用地效益。
參考文獻:
[1] 魏寧寧,陳會廣,徐? 雷.開發區土地集約利用評價方法對比研究[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17,26(10):1556-1563.
[2] 吳振華,黎? 響,王亞蓓.動態視角下的工業用地集約利用評價研究——基于改進熵權Topsis法[J].生態經濟,2018,34(7):125-130,136.
[3] 冼梨萍.開發區土地集約利用評價及驅動因素分析[J].山西農經,2017(11):44.
[4] 喬進偉.開發區土地集約利用評價研究[D].太原:山西大學,2016.
[5] 喬進偉.關于開發區土地集約利用評價的研究綜述[J].科技創新與生產力,2015(11):25-27.
[6] 李春燕,南? 靈.陜西省土地生態安全動態評價及障礙因子診斷[J].中國土地科學,2015,29(4):72-81.
[7] 劉宇靜.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土地利用綜合效益評價研究[D].天津:天津商業大學,2018.
[8] 秦歆華,雷? 征.產城融合型開發區土地集約利用評價研究——以北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例[J].南方國土資源,2016(5):44-46.
[9] 趙鵬軍,彭? 建.城市土地高效集約化利用及其評價指標體系[J].資源科學,2001,23(5):23-27.
[10] 潘錫輝,雷涯鄰.開發區土地資源集約利用評價的指標體系研究[J].中國國土資源經濟,2004,17(10):35-36,39.
[11] 翟文俠,黃賢金,張? 強,等.城市開發區土地集約利用潛力研究——以江蘇省典型開發區為例[J].資源科學,2006,28(2):54-60.
[12] 王? 梅,曲福田.昆山開發區企業土地集約利用評價指標構建與應用研究[J].中國土地科學,2004,18(6):22-27.
[13] 范勝龍,張? 莉,曾在森,等.不同經濟發展水平地區開發區土地集約利用的影響因素研究——以福建省為例[J].中國土地科學,2017,31(6):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