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恩驕 任曦鵬 林中陽 楊晨 和秋菊 易傳輝



摘要:為了解西疇縣蝽次目昆蟲區系特點,采用路線調查方法,利用掃網,對西疇縣蝽次目昆蟲進行了調查,對物種進行了鑒定和區系分析。結果表明,西疇縣共有蝽次目昆蟲106種,隸屬13科67屬,其中蝽科種類最多,有31種,其次是緣蝽科,有29種。在世界動物區系中,東洋區特征極顯著,但有一定古北區成分,僅東洋-古北區分布型物種占總種數的25.47%,并雜有少量其他區系成分。在中國動物區系中,以西南-華南區分布型和西南-華南-華中區分布型為主,均有27種,各占總種數的25.47%,其次是西南-華南-華中-華北區分布型,有11種,占總種數的10.38%。西疇縣蝽次目昆蟲具有顯著東洋區特征,并具有顯著的西南區和華南區特征與明顯的華中區特征。
關鍵詞:蝽次目;區系;云南省西疇縣
中圖分類號:Q968?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9)16-0071-0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9.16.016?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Abstrac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fauna of Pentatomomorpha in Xichou county, using route survey and net sweeping, the insects of Pentatomomorpha were collected, and the species were identified and fauna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sects of Pentatomomorpha in Xichou county included 106 species of 67 genera and 13 families. Among them, the most species were Pentatomidae, with 31 species, followed by Coreidae, with 29 species. In fauna of world, most species markedly presented the characters of oriental realm, but with some in Palaearctic realm, 25.47% species of all presented the characters of Oriental-Palaearctic realm and a few species presented the characters of other realms. In fauna of China, the species were distributed in Southwest-China and South-China, Southwest-China and South-China and Central-China were the main components, the second was in Southwest-China and South-China and Central-China and north-China, with 27, 27, 11 species, accounting for 25.47%, 25.47% and 10.38% of all, respectively. The fauna of insect Pentatomomorpha in Xichou county markedly presented characters of Oriental realm, Southwest-China, South-China sub-region and obvious characteristics of Central-China.
Key words: Pentatomomorpha; fauna; Xichou county,Yunnan province
蝽次目(Pentatomomorpha)屬昆蟲綱(Insecta)半翅目(Hemiptera)異翅亞目(Heteroptera),全世界記載約15 000余種,是異翅亞目中最大的一個類群,各大動物地理區均有分布,其中大多數為植食性種類,是重要的農林害蟲,部分為天敵昆蟲,少部分為藥用和食用昆蟲[1-4]。中國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對異翅亞目昆蟲進行研究,出版了《中國蝽次目昆蟲鑒定手冊(半翅目異翅亞目),第一冊》等著述[5-7]。云南蝽次目昆蟲種類豐富,僅《云南森林昆蟲》記載就有20科近500種[8],目前對云南蝽次目昆蟲研究較多,涉及西雙版納等自然保護區,內容主要涉及種類調查、區系和多樣性研究等方面[4,9],但未見西疇縣蝽次目昆蟲的調查報道。本文擬對云南省西疇縣蝽次目昆蟲區系進行研究,旨在揭示該區域蝽次目昆蟲區系構成,為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和農林業害蟲監測提供基礎資料。
1? 研究地區與方法
1.1? 研究區概況
西疇縣位于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中部,地處云貴高原南部邊緣,總面積1 506 km2。西疇縣屬亞熱帶低緯季風氣候區,干雨季節分明,立體氣候明顯,年均氣溫15.9 ℃,年均無霜期340~362 d,年均降雨量1 294 mm,年日照時數1 500~1 600 h,年均相對濕度82%[10]。西疇縣的常見樹種有93科269屬780種,主要植被類型有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溫帶常綠闊葉林、松櫟混交林和溫暖性針闊混交林等,境內還有華蓋木(Manglietiastrum sinicum)、香木蘭(Magnolia odoratissma)、香木蓮(Manglietia aromatica)、桫欏(Alsophila spinulosa)等20多種瀕危保護物種,有全國第二的珍稀木蘭園,保存有11屬47科200多種珍稀木蘭樹種[11]。
1.2? 調查方法
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先后4次采集西疇縣下轄的2鎮7鄉的蝽次目昆蟲,采用樣線法,利用網捕進行。根據地形地貌和植被類型等特點,每個鄉鎮確定3條具有代表性的調查路線,每條路線不少于2 km,總長度不少于10 km。
1.3? 區系分析方法
查閱相關資料[5,6,8,12],確定分布地信息;參考文獻[13,14]對區系進行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西疇縣蝽次目昆蟲種類與群落特征
西疇縣蝽次目昆蟲共有106種,隸屬13科67屬(表1)。其中蝽科昆蟲最多,有21屬31種,占總種數的29.25%;其次是緣蝽科,有17屬29種,占總種數的27.36%;再次是紅蝽科,有6屬10種,占總種數的9.43%,3科昆蟲種數占總種數的66.04%。其余各科相對較少,其中蛛緣蝽科、異蝽科、土蝽科和扁蝽科昆蟲最少,均只有1屬1種,4科昆蟲僅占總種數的3.77%。
2.2? 西疇縣蝽次目昆蟲區系分析
2.2.1? 西疇縣蝽次目昆蟲在世界動物區系中的比重和特點? 西疇縣蝽次目昆蟲共計106種,在東洋區均有分布,占總種數的100%;在古北區分布的有30種,占總種數的28.30%;在澳洲區和非洲區分布各有3種,分別占總種數的2.83%,新北區有1種分布,占總種數的0.94%,新熱帶區沒有分布(表1)。西疇縣蝽次目昆蟲共有7種分布類型,其中東洋區分布型74種,占總種數的69.81%;東洋-古北區分布型27種,占總種數的25.47%;東洋-澳洲區、東洋-非洲區、東洋-古北-非洲區、東洋-古北-澳洲區和東洋-古北-澳洲-新熱帶-新北-非洲區分布型各有1種,各占總種數的0.94%(表2)。表明西疇縣蝽次目昆蟲東洋區特征顯著,但有部分古北區共有成分,并雜有極少量其他區系成分。
2.2.2? 西疇縣蝽次目昆蟲在中國動物區系中的比重和特點? 西疇縣蝽次目昆蟲在西南區有94種分布,占總種數的88.68%,華南區分布92種,占總種數的86.79%;華中區分布58種,占總種數的54.72%;華北區分布21種,占總種數的19.81%;東北區分布6種,占總種數的5.66%;蒙新區分布3種,占總種數的2.83%;青藏區分布12種,占總種數的11.32%。在中國動物區系中的分布型有17種,其中西南-華南區分布型和西南-華南-華中區分布型最多,均有27種,各占總種數的25.47%;其次是西南-華南-華中-華北區分布型,有11種,占總種數的10.38%。僅西南區有分布的有7種,占總種數的6.60%,華南區有8種,占總種數的7.55%;僅2種為全國性分布,占總種數的1.89%,其余各分布區相對較少。表明西疇縣的蝽次目昆蟲以西南區和華南區成分為主,華南區系成分更明顯,與該區域地處西南區與華南區交界有關;同時該區域與華中區共有種類較多,可能與西南、華南和華中區域臨近有關。
3? 小結與討論
西疇縣蝽次目昆蟲共有106種,隸屬13科67屬,其中蝽科昆蟲最多,有21屬31種;其次是緣蝽科,有17屬29種;再次是紅蝽科,有6屬10種,3科昆蟲種數占總種數的66.04%,是西疇縣蝽次目昆蟲的主要成分,其余各科種類相對較少。在世界動物區系中,西疇縣蝽次目昆蟲東洋區特征極顯著,僅在東洋區分布種類就有74種,占總種數的69.81%;同時,該地區東洋-古北區共有種27種,表明兩區物種交流較多;并有少數其他區系分布。在中國動物區系中,華南、西南區獨有物種較少,數量相近,但共有物種較多,可能與該區域地處兩區交匯部有關。本研究結論與其他學者對云南地區蝽次目昆蟲區系研究結論相同,即東洋區成分顯著,緯度越靠南,其東洋區成分越高,并有一定比例東洋-古北區共有種,同時雜有極少數其他區系共有物種成分;西南、華南和華中區共有物種較多[9,15-18],這可能與該區域所處的地理位置有關,云南與東南亞及印度相鄰,蝽次目昆蟲主要來源于印度-馬來西亞系統,因此東洋區特征顯著。由于西疇縣地處滇東南巖溶丘原區的西疇小區[19],獨特的地理位置、氣候特點和植被分布,又形成了該區域獨有的特點,如西南、華南分布物種數量相近,共有成分較多等。
參考文獻:
[1] ADLER P H,FOOTTIT G G. Insect biodivertity:Science and society[M].New York:Wiley-Blackwell publishing,2009.
[2] 彩萬志,龐雄飛,花保禎,等.普通昆蟲學[M].第2版.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11.
[3] 李紅梅.蝽次目昆蟲的分類與系統發育研究進展[J].仲愷農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19(4):62-67.
[4] 易傳輝,和秋菊,馮志偉,等.昆明市蝽科昆蟲名錄與區系分析[J].湖北農業科學,2016,55(20):5256-5261.
[5] 蕭采瑜.中國蝽類昆蟲鑒定手冊(半翅目異翅亞目),第一冊[M].北京:科學出版社,1977.
[6] 蕭采瑜.中國蝽類昆蟲鑒定手冊(半翅目異翅亞目),第二冊[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1.
[7] 任樹芝.中國動物志 昆蟲綱 第十三卷 半翅目 異翅亞目 姬蝽科[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
[8] 云南省林業廳,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云南森林昆蟲[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87.104-250.
[9] 和秋菊,牛秋敏,易傳輝,等.昆明地區蝽次目(半翅目:異翅亞目)昆蟲多樣性研究[J].云南農業大學學報,2015,30(5):692-697.
[10] 王順江,李代璽.西疇縣災害性天氣預報經驗[J].云南地理環境研究,2007(S1):71-76.
[11] 西疇縣人民政府網.自然資源[EB/OL].http://www.xczw.gov.cn/Item/6749.aspx,2015-07-15.
[12] ZHU G P,LIU G Q,BU W J,et al.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and niche divergence of two stinkbugs,Parastrachia japonensis and Parastrachia nagaensis[J].Journal of insect science,2013,13:1-16.
[13] 章士美,趙泳祥.中國農林昆蟲地理分布[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6.
[14] 陳學新.昆蟲生物地理學[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7.
[15] 章士美,林毓鑒,蔣兆龍.云南蝽科昆蟲區系分析[J].云南林業科技,1983(2):45-49.
[16] 和秋菊,易傳輝,楊? 松.云南竹林蝽次目昆蟲種類與區系分析[J].中國農學通報,2011,27(22):55-65.
[17] 李長安,熊? 江.我國西雙版納地區緣蝽科昆蟲及其區系分析[J].山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86(3):86-91.
[18] 章士美,林毓鑒.西雙版納的蝽科昆蟲及其區系結構[J].江西農業大學學報,1990,12(1):1-7.
[19] 曹誠一,楊本立.云南農林昆蟲地理區劃[J].云南農業大學學報,1993,8(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