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中強
[摘 要] 《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指出:繼續把國家社會事業發展的重點放在農村,優先發展農村教育事業;落實好鄉村教師支持計劃,繼續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落實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建好建強鄉村教師隊伍。本文針對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教師隊伍建設的策略進行具體研究。
[關鍵詞] 鄉村振興;農村;教師隊伍;建設;舉措
敬仲鎮地處臨淄區最北部,早在2008年進行了教育資源整合,構建了“1261”教育格局(全鎮一處中學,兩處小學,六處幼兒園,一處社區教育中心)。全鎮在職教師185人,平均年齡39歲,其中,研究生學歷7人,本科學歷175人,中級以上職稱104人。老中青結合,結構相對合理。近年來,相繼落實了教師農村補貼,設置了農村特級教師崗位,實施了暖心工程,建設了周轉宿舍,極大地調動了教師工作積極性。在此背景下,敬仲中心校適時確立了“塑德藝雙馨的教師隊伍,創受人敬重的教育品牌”這一指導思想,采取有效措施,建好建強鄉村教師隊伍。
“德藝雙馨的師資隊伍”是我們的教育的基礎,“受人敬重的教育品牌”是我們的教育追求。其中,校干隊伍建設是重點,教師隊伍建設是關鍵,我們分別在“三立”方面做文章,實現兩支隊伍建設的和諧發展。
1.文化立魂
一個單位需要一種精神,時間長了就是文化。“臨事以敬,精進善美”是敬仲中心校的工作文化,引導每一位校干“心懷敬畏、徐圖精進、盡善盡美”,是一種工作作風也是一種工作標準,還是一種工作方法,要求每位校干躬身對照,“認真工作每一天,不偷浮生一日閑”。
2.交流勵志
交流產生智慧。每年舉行一屆教育干部暑期讀書會,既有工作交流又有思想交流,如《敬仲教育七個一》《“教育五化”工程體驗式培訓》《我們的敬仲教育故事》《2016敬仲教育十大關鍵詞》《開啟敬仲教育發展的第二個金色十年》等。既關注工作也關注心靈,寒假舉辦心理成長訓練營,溝通心靈、凝聚心靈、交流心靈,讓教育走心。中小幼一體,舉辦“教育五化”工程展示會、現場會,互相走進、互相影響、學段銜接。眼睛向外,跟緊團隊。中小學校長緊跟李希貴領銜的“新學校行動研究”,并整體加入會員單位。幼兒園園長參加全國學前教育大會高峰論壇。開闊眼界,形成辦學智慧
3.“五化”立功
敬仲鎮是“全國文明鎮”,為了打造與“全國文明鎮”相適應的新農村教育,我們實施了“教育五化”工程:課程建設特色化、教育技術信息化、課堂教學生態化、教師隊伍專業化、學校文化品牌化。“教育五化”工程的推進采取“中心校校長總攬,教育現代化推進中心統籌,中心校人員任項目負責人,校長園長為執行主體”的四級執行程序。采取“六制原則”:項目負責制、特色分辦制、化整為零制、多點開花制、承包責任制、定期驗收制。通過項目為綱、四級程序和六制原則,引導全鎮校干凝心聚力,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在“教育五化”實踐中建功立業、成事成人。
1.師德體檢,為教師立德
教師的身體需要定期體檢,教師的師德也需要定期進行體檢。我們積極探索新時代師德教育模式,成立了全區首個鎮域師德體檢中心,通過自我審視與喚醒,讓教師不斷凈化心靈,涵養師德。
師德體檢中心主要包括師德展廳、師心喚醒室、對照自檢室等部分。師德展廳是教師進入師德體檢中心接受的第一次心靈洗禮,教師在這里默默誦讀孔子、陶行知的名言,以及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范李振華的格言。沿著師德教育長廊,步入師心喚醒室,每一位體檢者可以在這里學習先進教師事跡,聆聽優秀校長寄語,觀看專題片《鄉村教師》,重溫教師誓詞,喚起初為人師的驕傲和自豪。在對照自檢室內,墻壁上不僅懸掛著張莉莉等6位全國先進教師的事跡,還根據《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標準穿插設置了6類20條師德體檢問題,接受師德教育體檢的教師學習先進事跡的同時,還要在“師德體檢”表上為自己劃定評價等級。
2.“星級教師”管理,為教師立業
制訂了《敬仲中心校關于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的管理辦法》,實施“星級教師管理”。分師德三個星級和業務五個星級,教師根據自己的教學成績和發展成果申請星級教師,經學校推薦后中心校進行認定,并獎勵。實行星級教師評價,一方面,規范了教師的管理辦法、培養辦法、認定辦法和獎勵辦法,另一方面,明確了鄉鎮中心校、學校和教師三者在教師專業化發展中應承擔的責任。實行“星級教師評價”,更是為了造夢、搭臺、激勵,讓發展成為每一名教師的內在需求,在教師的成長歷程中留下一個個金色的腳印,讓教師對專業化的標準變得清晰而明確,不再是水中月、鏡中花。上學期期末考試前,鎮中心校舉行了“文明鎮教育夢師生情”新農村“教育五化”工程成果展演活動,對評出的21名敬仲鎮首批“星級教師”進行了表彰獎勵,并用報紙專版、微信專刊進行了廣泛宣傳,營造全鎮教師積極向上、追求專業化發展的良好氛圍。
3.教育教學專利評選,為教師立藝
在“三類教育人”評選和教師隊伍“星級管理”推動下,全鎮教師教育科研熱情高漲。中心校適時開展了教師“微技能”評選,全面征集教師日常工作中的“實方法、巧辦法”,認定為教師教學專利,冠之為教師教學法,并向全鎮教師推廣。全鎮首批認定推廣的教學專利是:胡崇海“大師閱讀”語文教學法,楊東海“小故事運用”歷史教學法,李晶“德育滲透”英語教學法,李秀亭、關雪瑤“課件擴展及交互”信息技術方案,楊建東小學生“核心素養”培育法,崔紅艷“課程資源開發”特色研究法,郭盼盼“自主、合作、探究”數學教學法,王效衛“味道作文”教學法,劉丹“六字”科學教學法,王獻獻“高山訓練”朗誦法。一則專利就是一個教學法,一名教師就是一個教育家。我們評選“教學專利”,就是在培養具有敬仲特色的本土教學專家。
由于措施得力,近年來,全鎮教師整體業務素質明顯提升,促進了全鎮教育的協調發展。39人被評為市區骨干教師,60余人獲省市區優課,70余人獲國家省市級藝體科技優秀輔導教師,教師發表論文200余篇,兩人出版了個人專著,多人在教科研成果評選中獲獎。敬仲二小榮獲全國優秀少先大隊榮譽稱號,并成功舉辦授旗儀式。中心校被評為教育管理示范單位,全區事業單位考核A級,被臨淄區委表彰為“時代先鋒單位”。
1.在育人目標中明確發展方向
校干發展,發展學校;教師發展,成就學生;教育發展,為了師生。在新的教育形式下,在“全國文明鎮”精神鼓舞下,敬仲教育人提出了“教育五化”工程,由事到人的轉變,讓學生站到教育的中央,聚焦學生核心素養,12年一貫制設置育人目標,形成敬仲鎮育人目標金字塔,徹底明確“培養什么人”的問題,創造適合敬仲師生發展的新農村教育。
2.在課題研究中實現專業成長
抓好兩個“龍頭課題”,一是基于解決“怎樣培養人”的區級《實施“教育五化”工程,推進鎮域教育現代化研究》課題;二是基于解決“培養什么人”的市級重點課題“關于農村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的研究與實驗”。認真工作、專業行動、務實研究,讓教師在研究中成長,努力使我們農村日常的教育工作也能充滿科研的力量。
3.在“星光燦爛”中品味教育幸福
繼續開展教師微技能評選工作,并以此為基礎開展第二批星級教師評選活動,為重點“星級教師”分學科舉辦基于核心素養的教育教學藝術專題研討活動,深入挖掘不同學科、不同年級成功教師的教育教學成長經歷、成功經驗,全面展示、全方位推廣“星級教師”,既為全鎮教師樹立典范,又讓“星級教師”重溫品味自己的教育幸福。星級教師、星光燦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4.在品牌創建中贏得同行敬重
判斷一個地區的教育是否健康,我們認為至少有四個標準:黨委政府放心,人民群眾滿意,教師學生依戀,還有很重要的一條是教育同行尊重,要發展同行敬重的內涵,因為“行見行,沒處藏”。
“創受人敬重的教育品牌”是我們兩支隊伍建設的重要目的,我們將進一步完善:以“教育五化”工程為綱,以“臨事以敬,精進善美”工作作風為魂,以師德體檢、星級教師管理、教師微技能認證為載體,全體校干和全體教師“立德、立業、立藝”的隊伍建設格局,努力創辦受人敬重的教育品牌,讓敬仲教育受人敬重,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責任編輯:朱福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