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澳大利亞特約記者 木子西 本報特約記者 王曉雄 王會聰
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當地時間19日晚抵達華盛頓,對美國展開長達一周的國事訪問,據稱是紀念兩國建交100周年。這是2006年以來澳大利亞總理首次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也是美國總統特朗普總統任期內第二次有外國領導人進行正式國事訪問。澳媒認為,莫里森希望借此訪強調與美國之間的盟友和戰略關系,但同時還面臨如何妥善處理該國與美國及中國關系的挑戰。
據“澳大利亞新聞網”20日報道,莫里森當地時間周四晚偕夫人珍妮·莫里森抵達美國安德魯斯空軍基地。抵達后他對記者表示,感謝特朗普邀請其對美進行國事訪問,慶祝兩國“100年的友誼”,同時表示希望與美國再持續100年的友好關系。莫里森稱,美國也許有其他更強大的朋友,但“他們不會有一個比澳大利亞更堅定的朋友”。而在特朗普周五為莫里森舉行的歡迎儀式上,后者還表示,“世界上沒有兩個人比我們倆更容易成為朋友。”在列舉了美國“構筑現代世界”的諸多偉大成就后,莫里森甚至發出感慨:“美國多么偉大!”他向特朗普保證說,后者可能會遇到更強大的領導人,但不會遇到比澳大利亞“更好的伴侶”。特朗普則在致辭中感謝澳大利亞做出的“重要貢獻”。
據了解,莫里森20日的行程包括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舉行一對一會晤以及參加一系列雙邊會談等。據悉,澳美雙方將就澳大利亞計劃加入美國和英國,在伊朗附近的霍爾木茲海峽進行自由航行演習,以及美中之間的貿易緊張局勢等議題進行討論。此外,雙方還將簽署一份關于澳大利亞協助美國重返月球任務的諒解備忘錄,以及一份關于稀土材料和其他重要礦物的聯合計劃。20日晚間,特朗普將在玫瑰園舉行國宴招待莫里森。據了解,這是特朗普任內第二次為外國領導人舉行國宴。英國廣播公司(BBC)稱,莫里森此行還將前往美國多地,包括參觀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以及參加在紐約舉行的聯合國大會等。
據《澳大利亞人報》20日報道,莫里森在前往華盛頓途中對媒體稱:“作為澳大利亞人,我們永遠不會把我們的盟友關系視為理所當然。”他宣稱美國是澳大利亞“最重要的盟友和戰略伙伴”,“沒有任何關系比美國和澳大利亞之間的關系更好、更穩固以及更深入。美國人知道,他們沒有比澳大利亞更好的盟友。”莫里森同時稱,雖然此次訪問是“進一步深化同盟的機會”,但也是美國和澳大利亞“共同努力建設更加開放、包容、繁榮和安全的印太”的機會。與此同時,美國官員也稱,澳大利亞是特朗普“自由開放的印太構想”的“絕對必要合作伙伴”。
彭博社20日評論稱,澳大利亞和美國當前均對中國不斷增長的影響力有所防范,認為中國的影響力已經擴展至被澳美兩國視為“后院”的太平洋島國。因此,雙方若能在多個方面強化合作對遏制中國影響力十分重要。據稱,莫里森和特朗普計劃共同推出的稀土供給計劃,就是為對抗中國在稀土產業上的優勢。
不過,香港《南華早報》20日援引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戰略與防務研究中心教授休·懷特的話稱,當前這對盟友存在著有史以來在“基本戰略和目標上的最大分歧”。“華盛頓已將中國視為戰略對手和軍事威脅,并發動一場貿易戰,其目的不僅僅是為了改變中國的政策,而是為了永久地將中國和美國經濟分割。但澳大利亞似乎并不同意這一觀點。”
報道稱,在對美國關于知識產權保護和貿易規則的抱怨表示同情的同時,莫里森一直對中美經貿摩擦中的“附帶損害”感到“遺憾”。《澳大利亞人報》稱,莫里森在飛往華盛頓途中并未對媒體提及中國,僅表示“支持全球貿易體系對我們的經濟至關重要,我們必須與美國緊密合作,以確保該體系與現代數字經濟保持同步,并進行更新,從而在發達經濟體與新興經濟體之間提供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并且在競爭激烈的全球市場中保護知識產權”。他警告稱,在美國和中國“處理貿易問題”之際,國際貿易和市場正被“陰影”籠罩。
“澳總理正在美中之間走鋼絲”,《澳大利亞人報》20日以此為題評論稱,從莫里森的言論可以看出,他將繼續敦促美國和中國在國際貿易規則內解決全球爭端,同時采取公開贊揚美國,但不公開批評北京的態度。然而,休·懷特認為,未來,澳大利亞的平衡之術將變得越來越難以維持。“目前,我們依然希望美國是地區主導國家,但我們并不愿意冒著犧牲與中國關系的風險來支持美國。”
《南華早報》援引專家的觀點報道稱,中國不會要求澳大利亞在自己和美國之間做出選擇,但澳大利亞需要做出能為自己國家利益服務的決定。澳大利亞需要在處理國際問題時制定并采取更獨立的政策,而不是盲目地追隨美國作為其“副警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