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尼泊爾特約記者 陳劍揚
十一黃金周即將到來,尼泊爾的旱季——旅游旺季也馬上到了,氣溫舒適、能見度高,無論登高遠眺喜馬拉雅山,還是徒步、玩滑翔傘等都是最佳季節。但尼泊爾是一個文化習俗、法律法規都與中國很不同的國家,如果了解不夠,會遭遇意想不到的麻煩,今年5月,一位70歲上海老人因超量攜帶黃金飾品被尼泊爾海關羈押了兩天兩夜,后旅行團團友幫湊齊6萬元人民幣罰款,老人才被釋放。《環球時報》記者在當地就游客關心的問題進行了采訪。
一副金手鐲就超限?
根據尼泊爾法律規定,攜帶自用首飾入境,黃金超過50克、白銀超過100克的,經向海關申報并經海關同意,可在繳納金銀首飾價格一定比例的押金后,將首飾暫存機場海關保管,索要相關憑證,離境時提交憑證領取,同時禁止攜帶任何未經加工的裸金裸銀入境。
雖然我駐尼泊爾大使館多次發布相關旅游提示,但是仍有游客對此規定不了解,違規事件近年來屢見不鮮。很多游客對于50克黃金沒有概念,一只手鐲大概是20多克,也就是說一副手鐲就基本接近或超過尼泊爾規定的上限了。
尼泊爾約80%人口信仰印度教。黃金在印度教的信仰中代表財富與吉祥,信徒認為黃金是能帶來好運的金屬。而女神拉克希米被尊為財富、豐饒以及繁榮之神,她被描繪成一個美麗的被黃金裝飾的女子,穿著黃金鑲邊的紅色衣服,從她的手中不斷流出黃金,傳說信奉她的人會得到財富。
尼泊爾人喜歡在宗教節日或女兒結婚時,將黃金作為禮品或者裝飾,很多父母從女孩剛出世就開始積攢黃金,為她準備結婚的嫁妝。并且在廣大農村地區,黃金作為一種貴金屬,能起到保值和抵抗風險的作用。根據最新的牌價,尼泊爾黃金價格為每克392.2元人民幣,遠高于國內的345元人民幣,這也是尼泊爾對黃金等貴金屬進行嚴格管控的重要原因。
帶超量現金過關惹麻煩
根據尼泊爾法律,攜帶超過5000美元或等值外幣入境應主動申報,并妥存申報單備查。在尼泊爾刷卡支付普及率不高,微信、支付寶在尼也沒有合法落地,僅有少量店鋪支持銀聯支付。中國人基于窮家富路的想法,總是希望多帶點現金以備不時之需。此外,還有一些中國人出于做生意以及其他需要,帶超量現金入境。由于攜帶超量現金遭海關盤查羈押并處高額罰金的事件很多。2017年,尼泊爾警方一次性逮捕6名中國公民,因為他們共攜帶315萬元人民幣。
還有部分游客被類似“哈瓦拉”組織(走私黃金和轉移貨幣的國際組織)利用,充當對方的運送工具。在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泰米爾街區或旅游城市博卡拉湖濱區,有當地人或克什米爾人以戀愛為名與中國女性游客交往,再用“人民幣現金兌換尼泊爾盧比會有損失,拜托帶回中國存到銀行轉入我支付寶”為由,囑托自己的女性朋友代為從尼泊爾攜帶超額現金至中國。這些團伙常常用友情、愛情或蠅頭小利來誘騙游客為他們服務。因此,游客,尤其是年輕女游客,對于陌生人的搭訕應保持一定的警惕,交友須謹慎。
來尼相親要小心
近年來,有不少中國男青年以旅游形式來尼相親、娶親,在尼泊爾的婚俗中,一般由女方提供嫁妝和婚禮費用,而中國男青年一般要給女方大量彩禮,這些錢往往落入違法中介或者販賣人口團伙手里。
今年8月30日,尼泊爾警方破獲了一個由10人組成的跨國人口販賣組織,其中4人為中國公民,他們在帶領2名尼泊爾新娘前往中國時,在機場被警方抓獲。受害女性多來自尼北部山區,該團伙尼籍成員通過假結婚,將受害者帶到托卡地區一處房子進行秘密訓練,還可以與中國男青年進行視頻聊天,時機成熟再邀請中國男青年來相親或娶親。為此男方將支付100萬盧比(約合6.4萬元人民幣)的“彩禮費”。
根據中國法律,國內任何婚介均不得從事或變相從事涉外婚姻介紹業務。若在國內遇到婚介介紹來尼娶親,請保持警惕,切記這是違法的。如貿然向當地婚姻中介支付中介費,給女方家庭金錢彩禮,與女方認識時間短、不具備感情基礎、無法進行語言交流等,都可能被視作涉嫌販賣人口的重要證據。▲